2017年12月28日 星期四

興德週報第706期

§校長隨筆§

今年興德國小申請資訊教育專案與智慧教室學習的計畫,學校裡有幾位老師正在嘗試運 用行動載具進行課程設計與教學研發。 行動載具融入教學早已是現在的進行式,現今學生家庭大都具備智慧型行動裝置,為載 具融入教學增加可行性,載具融入教學設計課程時,也需要反思載具是用來輔助教學,而非 取代教學。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策略要考量教師的資訊能力與專業屬性,選擇適合的融入策 略,也需考量學生使用載具的便利性不要增加學習的負擔。

智慧教室的目的手在提升教學品質。就教學模式而言,可分為個人化學習教學模式、班 級教學模式以及群組教學模式。個人化學習教學模式可以分為教室內的個人化學習與教室外 的學生自主學習兩大類,以教室內的個人化學習來說,目的在藉著科技協助學生了解個人的 學習狀況,讓科技輔助成為小老師的角色,以平板電腦來說,個人化成功學習策略包含重點 有電子書、搜尋、學習力診斷報告與補救教學,這些策略的應用可以藉由平板電腦輔助個人 化學習;而學生自主學習之個人化教學模式,首要是規劃提供學生自主學習之情境建設,學 生有了個人化學習環境,就可以提供學生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與任何人共同創創與學 習 。

另外有所謂群組教學模式,其目的是希望引導學生相互合作,彼此共同合作學習,問題 導向學習就是很好的群組教學策略應用,藉著群組的智慧教室,師生可以共同探討群組學習 策略,藉由合作學習平台,鼓勵孩子於課內外進行問題導向學習,最後可以讓孩子進行自評 與互評,已達成學習目標。 

所謂班級教學模式是最基本的校學樣貌,就是研發創新適性的教學模式,找出如何藉由 智慧教室設施,形成最佳的教學流程、教學方式、診斷分析、評量統計,已達成教學目標老師可以根據學校整體的文化氛圍與基礎建設,再根據老師專長以及擅長教學方式,考量學生 有效學習型態、家長協助配合等程度,依這些條件統整出以班級為中心的班級教學策略,這種教學策略可以因為領域科目不同或教學時段不同,或者座位安排等因素而隨時調整改變 。

由於科技快速發展,藉由科技進行課程設計與研發,讓孩子的學習變得無所不在,適度、適時、適地的運用行動載具,讓老師更能掌握孩子的學習狀況,使得學習更有效能,這是未 來學校的現在進行式,興德教師團隊運用資訊融入教學已有良好基礎,期望能不斷精進研發 創新,以培育積極進取、自主學習的孩子!

資料來源:吳宗哲(2015)。雲端浪潮上的科技領導與教育創新。臺北市。



2017年12月21日 星期四

興德週報第705期

§校長隨筆§

上週五隨著臺北市國民教育輔導團綜合活動領域小組的夥伴到台中市和平區博屋瑪小 學進行標竿學習,博屋瑪國民小學原來的校名是達觀國小,民國 105 年實施民族實驗教育才 更名為台中市博屋瑪國小,也是全台灣第一所原住民實驗學校。 博屋瑪國民小學在未推動民族實驗教育之前,跟許多的偏鄉原住民學校一樣,面臨少子 化與學生流失的重要挑戰,在校長與全校老師共同努力之下,本著「今日不做,明日就看不 到泰雅族」的理念,潛伏醞釀,凝聚共識來點燃教師的教學熱忱,喚回部落家長的重視。 在還未轉型前的達觀國小,學童對於自己的族群與文化概念漸漸弱化,失去認同感;而 在教學現場上,老師們也發現學童在學習上有學習困難、缺乏學習動機的問題,造成學業成 就低落。因此,面對族群文化消失及學童學習不利的危機,激發了學校同仁「現在不做,更 待何時」的使命感,以學校作為課程發展的基地,匯集家長部落力量,以及外部系統的資源, 從 102 年開始啟動教與學的變革。 該校課程的發展大致上有幾個重點: 

一、以泰雅文化為核心,向外開展泰雅民族教育的知識系統。
二、歸零思考,打破重建-積極轉型為民族實驗小學。 
三、規劃更符應泰雅文化生活節奏的課程實施並兼顧學童基本能力。
四、規劃與族群文化主題取代學科界線的主題式課程。 
五、建立教師、耆老、文化工作者、文化指導員的協同教學模式。 
六、課程在『教學設計-教學實踐-評量回饋-修正』的循環模式下,不斷精進。 

在參訪過程中,讓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教師團隊包含主任與級任老師科任老師,共同 經歷課程發展的歷程,能夠親自操作建構,都很熟系課程架構與內涵,這是不容易的事;全校課程解構再建構是漫長艱辛的過程,需要凝聚共識,豐碩成果背後是汗水淚水的積累;同時,對於志趣不同的老師能夠有效分流,建立的教師團隊有高度共識,是成功的最大關鍵。孩子只上國語、英語、自然、數學等學科,而且增加學習節數,基本學力表現高於台中市平 均值,增加學校課程轉型的說服力,同時學校課程發表發展過程充分尊重並接納部落的意 見,結合部落耆老,能夠有效保存泰雅文化。

這趟學習之旅收穫滿滿:
1.課程建構的過程能夠有效凝聚共識,老師能體認課程轉型與 學校存在及部落文化保存的重要性,老師們的熱情非常值得肯定。
2.課程設計與研發,緊密結合泰雅文化,有專家教授的指導,確保課程內涵與教學方式的 正確性,同時兼顧學習評量,周延嚴謹且具有系統性。
3.全校一年共產出 2300 多節的教學 活動設計,教學流程與評量堪稱完整。
4.社會、體育與綜合活動等學科不在課表內,但融入 泰雅文化的課程當中,並以能力指標相呼應,雖然是大膽的嘗試,但又能確保在泰雅文化課 程中達成這些科目的基本能力,很不簡單。

博屋瑪的孩子在國語、數學的基本學力表現優於台中市平均值,以偏鄉而且屬原住民區 域來說,實在令人佩服,具體展現出老師投入的價值,也讓家長吃下一顆定心丸,隨之而來 的課程評鑑也將是重要的課題,另外隨著老師的異動以及協同教學部落耆老的高齡化,課程 如何永續經營,這也是需要未雨綢繆,提早因應。

興德課程因應未來世界趨勢與人才要求,並符應 12 年國教素養導向的教學需求,現在 已開始逐步規劃開展,雖然是一件充滿挑戰的任務,但為了孩子的未來,全體同仁仍需攜手 合作,投入課程設計與研發,教師專業與時俱進,期望興德課程轉型蛻變,風華再現!


2017年12月14日 星期四

興德週報第704期

§校長隨筆§

上個星期六是興德國小的校慶,許多家長扶老攜幼一起來學校歡慶我們的生日,小朋友 度過充實、快樂的一天。 今年天公作美,我們的校運一定遇水則發,來祝賀的貴賓絡繹不絕,顯見興德夥伴努力 經營的績效備受肯定,蒞校參加的家長更是踴躍,樂活操場人氣十足。首先是一到六年級及 幼兒園小朋友的進場表演,幼兒園及每個年級的小朋友在老師指導下,展現蓬勃朝氣,各具 特色的演出,令人目不暇給;成人教育班的同學獲得最大的掌聲,孜孜不倦,奮發向學,終 身學習者的精神是孩子們的學習標竿;由家長會史會長領軍的家長會幹部與志工壓軸,志願 服務、正向支持的家長團隊,是學校經營的最佳夥伴;隨後,也致贈感謝狀,向常年來為孩 子服務與指導的家長志工、社區團體與教練老師們表達最誠摯的謝意! 令人期待的新式健康操由一至四年級的孩子表演,充滿活力的動作與喊聲,氣勢非凡, 讓人豎起大拇指,來賓家長稱讚不已;五、六年級精彩的「民俗搖滾樂」,創新又有趣的表 演,贏得一致的激賞;興邦里與興德退休老師擔綱演出「擁抱世界擁抱你」的熱舞,目不暇 給,帶動現場氣氛;緊接著是臺北市毽球協會「一毽穿興」的演出,示範高難度的毽球動作, 希望可以多加推廣毽球運動;景文科大啦啦隊舞動青春,展現朝氣與活力! 

今年在老師們及各處室精心規劃下,設計 20 個的闖關活動,讓孩子可以向興德小勇士 自 我 挑 戰,每 個 關 卡 都 兼 具 教 育 意 義、挑 戰 性 與 趣 味 性,小 朋 友 跟 家 長 一 起 參 與,大 夥 兒 玩 得不亦樂乎,自我挑戰成功可以得到獎品,每個孩子都是興致盎然,表現可圈可點。 

我們也為「樂學堂」舉辦啟用儀式,本校視聽教室自 85 年建置以來,向為辦理學生活 動、會議、研習與各項競賽之重要場域,以本校規模與條件論,實為不可或缺之活動空間。 近年來,由於教育趨勢與學習需求,校園空間美學與複合式之利用尤為需要,因此,今年經 積極爭取,獲臺北市政府教育局之經費挹注,進行修建,並於 11 月整建完成,以「樂學堂」全新風貌重新啟用,未來辦理師生各項活動更有彈性,空間更得以充分運用,而室內空間之 設計規劃,亦能體現校園美學,陶冶學生美感。

「樂學堂」落成啟用乃集合眾人之力,感謝藍森豪建築師事務所設計與監造、奇郲聯合 室 內 裝 修 有 限 公 司 施 作、許 國 寬 老 師 提 供 美 學 與 工 程 專 業 意 見 尤 為 關 鍵,澎 湖 縣 馬 公 市 嵵裡 國小王文瑞校長與書法家陳文祥先生提供墨寶,藝術家許國寬先生慨贈三幅油畫,蓬蓽生 輝,更添光彩,一併致謝!願興德師生悠遊徜徉於「樂學堂」之際,懷抱惜福與感恩,樂教 樂學!

老師們努力認真,提供孩子多元適性的學習機會,今年的校慶除了動態的演出,也有小 朋友學習成果的靜態展出,內容更加多元豐富,包括社團、小田園、動力機械營與崇德社等 假日營隊活動等,透過觀摩學習,可以擴展小朋友的學習視野。

在活動進行中,許多來賓不約而同的讚許:我們的孩子各項表現都很「到位」,精神飽 滿 代 表 態 度 到 位,動 作 標 準 代 表 技 能 到 位。由 孩 子 的 表 現,展 現 興 德 老 師 對 教 育 的 用 心 與 熱 情,看活動的安排,能互相補位,就了解行政團隊的細膩,接觸研發處夥伴與志工家長,就 會感受濃濃的人情味,這都印證了我們興德國小小而巧、小而美、溫馨精緻又卓越的優質品 牌。

學校經營沒有最好,只有好上加好,希望全體興德同仁,能隨時反思,繼續創新,提升 品質,創造價值!

2017年12月7日 星期四

興德週報第703期

§校長隨筆§

  再過幾天就是我們興德國小的生日,希望當天是一個風和日麗的好天氣,也希望許多來賓以及家長們能蒞臨興德國小,帶給師生滿滿的溫暖與祝福。也可以再次見證我們興德國小引以為傲:小而巧、小而美、既精緻又卓越的優質品牌。
  優良的學校傳統非一蹴可幾,這要特別感謝洪瑾瑜等歷任校長與所有教育前輩用心耕耘,奠定的良好基礎,也要謝謝各位議員、各位長官、各位里長以及熱心家長志工的長期支持與協助。近年來,我們齊心爭取校內外相關資源,並且有效統整運用,硬體上,活化美化校園環境,軟體上,則繼續提升教師專業並為孩子帶來更多學習機會,為孩子的學習注入極大的效益,因此今年我們獲得台北市資源統整優質學校的榮耀!興德國小向以學生學習與教師專業為經營校務之核心,興德教師團隊長年浸淫於專業成長,已形成優良之校風與傳統,老師們努力認真,提供孩子多元適性的學習機會,在德智體群美五育均衡發展的教育理念引導下,每個孩子都有機會闖出一片天,從亮麗的成績也得到印證。興德國小今年的表現可以說是好上加好,從105學年度到今天為止,老師有37人次獲獎;在語文、美術、科學及體育各項競賽則有289人次的孩子參加校外比賽得獎,這對小校來說,並不是容易的事。我們的小朋友在各自的舞台上意氣風發,後面卻有一群熱情專業的老師默默支持教導,這要對我們興德教師團隊致上最深的謝意。其次,也要感謝家長會無私奉獻與支持,在前任游騰頡會長、現任史耀雄會長的領導下,家長會幹部與志工家長攜手合作,為學校提供最堅強的後盾,尤其是克服許多困難,進行募款,為全校班級裝設冷氣,增進孩子的學習品質與效率,更是令人讚佩!
   「自助而後人助、天助」,興德團隊必將延續正向、積極、溫馨、精緻、卓越的優良傳統,持續深耕課程與教學,繼續擦亮小而巧、小而美、小而溫馨、既精緻又卓越的優質品牌,未來一定會以穩定堅定的步伐繼續向前邁進,興德的孩子一定會成為我們的驕傲!

校長 賴延彰

2017年11月30日 星期四

興德週報第702期

§校長隨筆§

一年一度的行動研究專書即將付梓,興德夥伴用心看待教育,堅持專業發展的熱情與行 動,實 在 難 能 可 貴 ! 週 三 下 午 在 備 課 社 群 時 間 進 行 課 程 與 教 學 研 討,老 師 們 針 對 文 本 預 習 與 素養教學熱烈討論;也有同仁在假日學習數學奠基模的教學技巧,返校後在社群研討,並在 課堂上實踐,凡此總總,都證明興德教師團隊為了孩子的學習,展現高度熱情,即知即行, 自我反思,與時俱進的行動力為教育注入源源不絕的活力! 臺北市復興高中前校長李珀教授曾說過:「教學是一門科學,也是一種藝術,既須重視 流程條理,也要兼顧創意與感動」。一門課的教學流程能夠具備清晰的邏輯架構;教學內容 條理分明,環環相扣,則已經具備有效教學的條件,而建構有效教學則須以教師專業發展為 基礎,教師有足夠的專業,不僅會教,而且善教、樂教。

興德國小向以學生學習與教師專業為經營校務之核心,興德教師團隊長年浸淫於專業成長,已形成優良之校風與傳統,其所反映於教學之成效亦獲社區家長所稱道,長年下來,累積的教學研究成果,透過逐年編輯成冊,分享教師之智慧資本,擴大影響,亦為臺北市教育界所週知。自二十餘年前開始,興德教師團隊將課程與教學實施的成果開始收集彙整,在當時已屬開創風氣之先,從民國 87 年開始更是逐年出版,自今已連續 19 載,這項作為一直延續下來,已經成為興德獨特且引以自豪的優良傳統,這是興德的特色,也是臺北市教育界工作夥伴們的共同評價。

今年專刊的內容豐富多元,包括了「興德有你在藝起」、「攜手共創璀璨興德」、「大家 一起來玩吧!啟動數學社群教師專業知能並增進學生數學學習動機之社群運作經驗分享」等 三篇行動研究得獎作品,分別敘說藝術家聚落、民俗體育特色課程及數學社群運作的過程與 反思;「我的禮物不一樣」、「小精靈的線對稱世界」等兩篇獲獎的教學活動設計,探討重大 議題融入教學,極具參考價值;「民俗體育 Happy 學、自在生活一起來」是本校榮獲臺北市政府教育局「教育 111」標竿學校認證通過的文本,亦收錄於專刊,讓師生瞭解本校申辦「教 育 111」之過程與內涵,以期永續發展。

美國奇異公司(GE)前執行長傑克.威爾許(Jack Welch)曾說:『A 級人才與 B 級人才 之間,最大的差別在熱情』。在專業成長過程中看到興德夥伴共享、共學、共好的熱情,大 家一同會教、善教、樂教,讓興德孩子會學、善學、樂學,興德團隊也將與時俱進,繼續朝專業發展之路奮發努力向前行!

2017年11月23日 星期四

興德週報第701期

§校長隨筆§

    昨天中午,家長會辦理水餃聯誼活動,感謝會長及副會長們的熱情邀約,飽餐一頓後,我與大家閒聊,談到興德寶貴資產之一,就是有非常正向的家長會。家長會是家長參與教育最重要的窗口,所謂家長參與教育是指家長與學校緊密合作,以增進學校的效能,提高學生學習成效效果為目的的教育觀念與做法。

  就國內外來說,家長參與教育的觀念與實務,是經過長時間的演化之後,強調雙方良性互動的合作與夥伴關係。許多學者認為,家長參與教育應該掌握以下六項核心的要領,才能產生最大的效果:1、強化親職教育,學校協助家長增進育兒與教養子女的技能,2、提供學校訊息,告知家長與學校教育活動與學生學習情形,3、規劃志工服務,延攬、訓練以及安排家長擔任學校志工服務,4、指導子女學習,鼓勵家長在家參與子女的學習活動,5、參與學校決策,邀請家長參與學校重要會議,共同決定重要政策,6、爭取並協調社會、企業與政府機關資源,提供家庭學生社區相關服務與資源。除此之外,如何促進家長均衡參與學校教育,保障弱勢家庭家長參與及表達的機會,校內外辦理專業成長研習班,政府有系統的辦理家長會幹部培訓與訂定適切的輔導指標,都是未來必須注重的重要事項。

  如果以上述六項核心要領來檢視,興德家長會不僅與學校建立了良性互動的合作與夥伴關係,優質、正向、溫馨與效能的組織文化更為人所稱道。家長會的月刊也恰巧在本月中旬創刊,我在裡面寫了一段文字與大家分享:「興德小而美,小而巧,小而精緻,校園角落處處可學習,而彌漫散發的溫馨氛圍更令人戀上興德。愛心、耐心、專業、熱情的老師與正向、支持、參與與鼓勵的家長交織成最美的風景。孩子是我們的希望,而家長與老師就是共同的推手,興德的家長會在歷任幹部努力之下,秉持優良的傳統,一直是學校最佳的合作夥伴,所有志工犧牲奉獻,更是孩子最佳的學習典範與標竿。」,適逢家長會月刊創刊,謹代表全校師生為家長會的用心與付出致上最高敬意與謝意!

資料引用自:吳清山、林天佑(2011)。教育e辭書。臺北市。

2017年11月16日 星期四

興德週報第700期

§校長隨筆§

原定今天上午要再次進行防災演練,但因為氣候不佳,先暫時順延,小蓓主任仍利用 兒童朝會,與孩子一起示範正確的避難姿勢,說明每一個動作的必要性,不僅加深師生防災 意識,更提升防災減災的技巧。

「安全」是經營學校最核心的要求,提供安全的校園環境是學校的基本任務,面對天然 災害與治安事件頻傳的環境,安全防護的機制也應該與時俱進,自我保護的意識與技能也是 現代國民必備的生活素養。興德國小的校園安全防護機制大體上分為硬體與軟體,孩子學會 並養成正確的避難技巧,平時演練並落實各項防災機制就是軟體之一。

在硬體方面,諸如改 善校園死角,加以適度的照明,不僅美觀,也降低校園角落的安全顧慮;透過定期檢核,確 保校舍水電安全;其次,學校圍牆周邊與校內共設置許多監視器,除了能了解圍牆周邊及校 內各出入口與角落的動態,監控歹徒侵入,更能及時預防孩子不當的危險舉措。 在軟體方面,校警與保全,每小時巡邏校園,行政同仁及輪值導護老師也定時巡視,校 長與主任每日多次巡堂,在上課時段形成多層綿密巡邏機制;而圍牆外圍周邊也有員警及社 區守望相助隊定時巡邏;在門禁管制方面,嚴格落實換證制度,確實掌握校外訪客動態。 我們在軟體部分雖然盡力建立綿密周延的機制,但由於天然災害與人為犯罪的不可預測 性太高,還是不能保證百分之百的校園安全,所以根本解決之道,還是要建立親師生的安全 防護意識,教職員平時要熟悉緊急應變各項措施,更要教會孩子懂得應對與應變。

以防災教育的規劃為例,全校教職員同仁務求具備防災意識與技能,首重落實防災應變 組織整體機制的運作與流暢,並能互相補位,確實到位。其次強調課程教學系統性與永續性, 在學生學習上,嘗試延伸現有學科內容,發展課程模組的方式融入相關領域,期許防災自我 保護意識能扎根於每位學童心中,透過操作與體驗,內化成為生活技能,並藉由學童的影響 力,將防災減災意識與技能擴散至家庭及社區。而在人身安全方面,要教導孩子上廁所要結伴同行,不隨陌生人到校園角落,看到著訪客背心的客人以禮相待,遇到未著訪客背心及識 別證者則提高警覺並立刻通報老師等等。

提供安全的校園環境是學校最基本的任務,安全防護的機制也應該與時俱進,例如臺北 市國民小學全面建置校園電子圍籬,利用科技資訊傳輸,能更及時發現不當入侵者,運用警 民連線,及早處置以維護校園安全,師生安全會更有保障;此外,也要隨時宣導演練師生自 我防護的方法,比如孩子學會使用安全警報器,建立保護自我的安全意識與技能才是最根本 的做法。全校師生除了具備自我安全防護的知識、態度與技能以外;更需同時善用學校社區 化的優勢,整合社區相關資源,藉由學童的影響力,將自我安全防護與防災減災意識與技能 擴散至家庭及社區,學校、家長、社區共同攜手合作,讓孩子倘佯於安全、溫馨、精緻的生 活環境!

資料引用自「災害應變參考程序手冊」,2011,教育部



2017年11月9日 星期四

興德週報第699期

§校長隨筆§

 108 年度上路的 12 年國教新課綱的強調素養導向教學,素養導向的課程與教學之實施 含括了三種型態: 
第一種是領域的素養導向課程與教學實施,部定課程在國小階段是領域學習課程,領域 學習課程的節數占學習總節數的八成以上,因此領域內的素養導向課程與教學設計是最基本 的型態 。 

第二種是跨領域的素養導向課程與教學設計,課程統整是新課綱課程中的重要精神,課 程統整的面向和做法很多,領域的統整是一種方式,這種型態的課程與教學設計仍舊維持領 域型態的教學,但是哪個領域先教後教,可以有一定的順序,但也沒有一定的先後關係,端 賴課程與教學設計與實際需求而定。 

第三種是主題式的素養導向課程與教學設計,在實際生活中孩子遇到的問題中,所分屬 的領域界線並不清楚,這是一種追求超越領域思考,或者可以說是更為統整的素養學習。跨 領域的課程是維持領域教學,每一位老師任教與自己領域跟主題有關的內涵;而主題式的素 養導向課程老師教授的內容很可能跨越不同的領域,所以當老師進行主題式的素養導向課程 設計時,老師之間相互學習不同領域的知識就顯得格外重要。

在上面介紹的三種型態中,領域內的素養導向課程與教學必須由各領域的授課老師在平 日教學中落實,跨領域的素養導向課程與教學設計與主題式的素養導向課程與教學設計則可 以配合學校的活動、彈性學習課程等,來設計學校本位的素養導向課程與教學,這兩者所佔 的份量與領域內的素養導向課程與教學設計,相較是之下比較少的。 

老師在進行素養導向課程與教學設計時要重視學期和學年的備課,學期或學年備課是一 種重視整體性和系統性的做法,老師是否能教對、教會、教好取決於老師的備課,如果老師 一直用教科書上的光碟,老師就沒有存在的必要,專業性也就喪失了;老師在學期和學年備課時,必須清楚了解各領域的核心素養內涵,將教科書的內容進行全面的檢視,分析學習表 現和學習內容交織而成的學習目標,依據目標轉化教材來構思教學與評量活動。

老師在備課的時候要思考每一堂課或每一課累積起來可以統整形成的概念與原則,這些 概念與原則可以如何應用,教孩子怎麼應用,然後來規畫跨課堂、跨課和跨領域的課程。同 時也要落實期中備課,學期中的備課著重於教學與評量活動細節的設計;在備課之間,老師 們互相的觀課跟專業回饋是最佳的方式,在新課綱中規定,校長和老師每年都要舉行公開授 課一次並進行專業回饋。所以老師在期初期中備課後,還是應該結合觀課活動,進行系統的 觀察記錄,並且進行專業的回饋。

九年一貫課綱的教學並非是完全沒有素養的內涵,而是未來我們的教學必須更加重視孩 子 素 養 的 培 養,除 了 領 域 教 學 紮 根 外,跨 領 域 與 主 題 式 的 課 程 與 教 學 之 知 能,是 未 來 教 師 專 業成長必備的利器,12 年國教課綱是九年一貫課綱的進化版,老師也需與時俱進,專業跟 著隨時進化,才能面對未來的挑戰。 

資料引用自 
一、葉興華(2017)。談素養導向之課程與教學設計。臺北市國小共同備課手冊。臺北市。

2017年11月2日 星期四

興德週報第698期

§校長隨筆§


12 年國教課程是九年一貫課程的延續,在強調核心素養的 12 年國教課程當中,課程與 教學設計究竟要如何進行,是學校老師最關心的課題。在 10 月 17 號的興德週報中 ,提及 臺北市立大學葉興華教授指出,核心素養是適應生活和面對挑戰的知識、能力與態度,因此 老師在教學時必須掌握「教對」、「教會」與「教好」三個層次,茲針對此三個層次,依據葉 興華教授之論述,摘要如下:

 一、如何教對: 現在的生活情境,各方資訊充斥,日益複雜,必須要以正確的知識當作基礎。所以教對 是第一個必要,教對就是「用正確的方法教正確的內容」,可能有人認為只要照著教科書教 就應該教對,其實教科書中的內容雖然不外乎知識、能力與價值,但是,這些都不是只教教 科書所能發揮的功能,老師必須藉助同儕共同備課,不斷精進才可以應付。 

二、如何教會: 教會就是「教導學生知道如何學習」,在教學的過程中,最基本的是老師本身對知識的 理解。最重要的是思考教學生如何學,而不是只有把學習的內容講述而已。不會教學的老師 常常就是把課本內容講完了,或者是他們無法理解學生為何不會。會教學的老師會將學習內 容適當的拆解,運用策略一步一步引導學生思考,澄清迷失的概念,讓學生不只學會了內容, 更學會了學習的方法。在老師教對之後,教會成為第二個需要思考的層次。 

三、如何教好: 教好是真正把學生引領邁向素養導向的學習,教好就是在學生學會正確的內容跟學習方 法之後,能夠應用他所學來解決問題、分析和評鑑,進而有所創新。 因此在教會學生之後, 必須提供情境與機會讓學生去運用、統整和實踐。

以國語文教學為例,在段落摘要教學的時候,老師常會教孩子把不重要的訊息刪掉,然
後把剩下的內容串聯或用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刪掉訊息」是正確的方法,執行這個方法 所剩的大意為正確的內容,這就是「教對」。但學習困難之處是「不會分辨訊息的重要性」, 所以老師就要引導學生運用課文標題、標點符號、連接詞等策略分辨訊息的重要性,這是「教 會 」。 老 師 如 果 能 夠 繼 續 引 導 孩 子 運 用 前 面 的 策 略 , 完 成 整 篇 課 文 大 意 、 完 成 其 他 課 文 甚 至 是社會科文本的閱讀,這就是「教好」。

教對、教會和教好代表由低到高的三個層次,它具備了以下的意義:

 一、教對、教會與教好對應到學生學習,則是學對、學會、學好。前面的層次是後面層次的
基礎,前面層次做到了,才可能達到後面的層次。但是前面的層次做到了,後面的層次 卻不一定能夠達到,每一個層次的設計都需要老師精心設計。

二、老師雖然努力設計教學,但是學生如果達不到較高層次,可能是方法不適合學生的特性, 相同的教學,部分的孩子可能僅達到部分的層次,所以仍要注意差異化的教學。當然也 可能是評量的方法未能適切評量到所學的內容,再加以孩子有多元的智慧,所以多元評 量更有其重要性。 

三、學對、學會是基本的目標,發現學生的優勢,適當的啟發讓孩子學好,這就是適性揚才。 而學好本身也有層次性,知識複雜度越高,應用的情境越困難,所以學好也就是素養, 達到的層次也就越高。

單次的簡單或複雜的學習中,不一定可以達到三個層次,由於是 螺旋式的課程結構,如果能夠把握每一次教學的機會,達成三個層次是可以預期的。所 以老師在教學中要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隨時讓孩子保持學習的熱誠,這是素養導向課 程教學不可忽視的環節。也由於學習是不斷累積的歷程和結果,同時也涉及運用與行為 的實踐,所以實作評量的進行,有其必要性以及重要性。

總之,面對 12 年課綱,老師必須充把握核心素養導向課程與教學的理念與內涵,在課 堂上「教對」、「教會」、「教好」,讓學生「學對」、「學會」、「學好」,適性揚才,成就每一個 孩子,學會終身學習,讓孩子能夠全人發展。 

資料引用自 1.葉 興 華 ( 2017)。 談 素 養 導 向 之 課 程 與 教 學 設 計 。 臺 北 市 國 小 共 同 備 課 手 冊 。 臺 北 市 。

2017年10月26日 星期四

興德週報第697期

§校長隨筆§

在上一個星期的興德週報中,跟大家介紹了在 108 學年度實施之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 程綱要中,有關於核心素養的基本概念,所謂『核心素養』是指一個人為了適應現在生活及 面對未來挑戰,所應該具備的知識、能力與態度。『核心素養』強調學習不以學科知識及技 能為限,而應該關注學習與生活的結合,透過實踐力行彰顯學習者的全人發展 。

在 12 年國 教的總綱中,所謂三面九項的核心素養,再轉化為各教育階段與各領域的核心素養,並對應 了各個學科領綱的學習重點,學習重點包含了學習表現與學習內容。所謂學習表現就是行 為、態度以及後設認知,而學習內容便是學科裡面的知識與素材。 

大家最關心的素養導向教學,必須參照各個領域的核心素養以及學習重點來設計,素養 導向的教學有四大原則,首先必須整合知識、技能與態度;其次必須注意情境脈絡化的學習,也就是學習的內容與過程一定要與生活情境相結合,例如:以前國中的時候學習開根號,由 於沒有與生活情境相結合,孩子的學習失去了意義,同時也必須讓孩子了解所學知識的來龍 去脈,例如學出師表就必須了解諸葛亮的作為與決定之前因後果;同時必須引導孩子建構正 確的學習方法及策略;最後,能夠在生活中表現出活用與實踐。換言之,在進行素養導向課 程教學的時候務必要連結實際的情境脈絡,讓學習產生意義;同時強調學生參與與主動學 習,以有機會運用與強化相關能力;課程設計的時候要兼顧學習內容與歷程(學習表現), 以彰顯素養乃包含知識、技能情意的統整能力;而且,針對不同核心素養的項目,應該有不 同的設計重點。 
雖然在新的課綱當中非常強調核心素養的課程與教學,但是並不是每一堂課都要呼應核 心素養,因為每一個領域都有它的特性,其課程與教學的設計往往較有助於某些素養項目, 就整個學期的語文課而言,應該有適當的單元可以用以強調某些核心素養的養成,比如說, 國語課可以安排小組討論來促進 C2 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但國語課有許多其他的學習重點,因 此,未 必 每 一 堂 課 都 需 要 強 調 這 樣 的 小 組 討 論。同 時,並 不 是 每 一 堂 課 都 要 呼 應 很多 核心素養,每一堂課都有其教學目標,核心素養的養成僅是其中之一,在有限時間內不用勉 強呼應過多的核心素養。

核心素養的課程與教學對老師來說似乎是陌生, 但在九年一貫課綱中,其實老師就已 經在進行部分的素養導向教學,只是在 108 新課綱當中,更強調知識、技能與態度的整合; 同時注意情境脈絡化的學習;希望能夠引導孩子建構正確的學習方法與策略,在生活情境中 能夠活用實踐,老師只要透過學期前和學期中的共同備課,了解其關鍵理念與原則,透過教 學觀察與專業回饋,必定可以扮演好教師的關鍵角色,給孩子一堂堂學對、學會、學好快樂 學習之旅。 

資料引用自
1.范信賢(2017)。十二年國教課綱共讀與深學。國家教育研究院。 
2.林永豐(2017)。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總綱:核心素養概念及其課程轉化。

2017年10月19日 星期四

興德週報第696期

§校長隨筆§

攸關我國未來國家發展國力以及教育競爭力,新課綱即將在 107 學年度上路,十二年國 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已經在民國 103 年 11 月 28 號公佈,總綱重要內涵如下: 

一、在理念目標方面:成就每一個孩子-適性揚才、終身學習的課程願景結合自發、互動、 共好的理念,透過學習者的核心素養,培養身心健全發展,讓潛能得以依序開展,進而 能運用所學,善盡責任,成為學習的終身學習者。 
二、在核心素養方面:以核心素養作為課程發展主軸,包括自主行動、溝通互動和社會參與 三大面向。核心素養主要應用在國民中小學及高級中等學校的一般領域,核心素養是指 一個人為適應現在生活和面對未來挑戰所應具備的知識、能力與態度,核心素養強調學 習不宜以學科知識與技能為限,而應關注學習與生活的結合,透過實踐力行而彰顯學習 者的全人發展。 
三、課程架構方面強調 : 1.連貫統整:國高中小進行整體連貫的系統考量,例如統一各教育階段的領域名稱與內 涵 , 並且強化主題課程、探究課程、實作課程等務實推動領域之內以及彼此之間的橫向統 整 。 2.課程彈性:在部定課程的共同基礎上,鼓勵學校發展辦學特色,在彈性學習課程以及校定 課程的必修、選修規劃上,給學校更多彈性設計的空間,強化學校本位發展。 3.適性學習:鼓勵國中小發展主題性、探究性、實作性、社團以及技藝試探等課程,讓孩子 有更多適性探索的空間,增加實現學生為學習主體的教育理念之可能性。 在國際方面,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 1996 96 年及 2003 年提出學會求知、學會做事、學 會共處、學會自處以及學會改變等五大支柱頭。歐盟於 2005 年提出母語溝通、外語溝通、 數學與基本科技素養、數位素養、學習如何學習、人際及跨文化與社會和公民素養、創業家 精神、文化表達等八項核心素養內容。經濟合作發展組織於 2005 年提出的自律自主的行動、互動的運用工具溝通、與異質性團體互動等三大核心素養等等。而國內方面,許多的專家學 者也針對核心素養進行相關研究,換言之,以素養為核心思考國民教育課程的發展,兼顧學 習者的自我實現與社會的優質發展,近年來日益受到國際組織及國內的重視。在整合國內外 相關研究後,國家教育研究院提出「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體系發展指引」,確定以「核 心素養」做為十二年國教課綱發展的主軸。

在新課綱中,老師們對所謂素養存有許多疑惑,素養是指一個人接受教育後獲得知 識 、 能力與態度,而能積極的回應個人和社會生活需求的綜合狀態。素養當中選擇關鍵的、必要 的重要的,就是「核心素養」。除了承續過去課程綱要的基本能力、核心能力與學科知識之 外,更加強調情意態度、學習策略整合活用等層面。

台北市立大學教授葉興華曾經指出 ,依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而言,即為 所列三面九項之內容,這九項核心素養在轉化成為各領域個學習階段的具體內涵,因應新領 綱的實施,老師應該調整教學方向,帶領學生進行素養導向的學習。

核心素養是適應生活和面對挑戰的知識、能力與態度,因此老師在教學時必須掌握「教 對」、「教會」與「教好」三個層次。「教對」是用正確的方法教正確的內容,「教會」是引導 學生學會策略,「教好」是幫助學生融會貫通,能夠應用分析、評鑑和創造所學。掌握「教 對」、「教會」與「教好」的關鍵,必須有賴「情境」、「統整」、「實踐」之策略。

所謂「情境」 就是從學生熟悉的經驗是著手,在熟悉的經驗中學生學習時要處理的資訊少,可以專注學習 的目標,也容易類化、遷移。「統整」就是老師透過課程跟教學設計,引導學生將相關知識 技能和態度進行連結,在老師刻意設計下,學生容易探究初學習內容之間的關係,建構出屬 於自己的知識。「實踐」就是什設計情境,讓學生自己所建構出的知識有練習應用的機會, 或者在進行更多知識的串聯。素養無法直接教導,必須奠基於「教對」、「教會」與「教好」 的基礎,素養也沒辦法只靠活動來培養,而必須以領域學習為基礎,素養更無法藉由評量卷 上的題目來學習,這都有賴平日教學厚植根基,素養導向的教學無須於 108 年才開始,為了 孩子的未來,現在就可以行動! 

資料引用自 
1.范信賢、洪泳善。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之簡要說明 
2.范信賢、陳偉泓(2016)。素養導向。載於潘慧玲主編,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普通高中課
程規畫及行政準備,頁 9-18。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3.葉興華(2016)。從教對、教會、教好邁向素養導向之教學。


2017年10月6日 星期五

興德週報第695期

§校長隨筆§

偶有機會在外與親友聚餐,常看見一家人大大小小聊天聯誼少,滑手機看臉書者多,白 白喪失難得的互動機會,實在可惜。又如隨手翻開報紙或打開電視,網路不斷謾罵與不實批 評網常引發許多社會治安事件,屢見不鮮,因為沉迷網路,反社會人格引起傷害案亦所在多 有,如何防治網路成癮,實為刻不容緩的議題。 

網路成癮又稱為網路上癮、網路沉迷,是指網路使用者過度沉迷於網際網路所形成的一 種上癮的行為,有如沉溺於藥物、酒精、賭博一樣,片刻離開就渾身覺得不舒服。由於網際 網路具有匿名、使用便利以及資訊豐富的特徵,而且與生活的種種需求相結合,因此近年來 民眾上網人數快速的增加,而上癮者也不在少數,時下青少年學生的生活方式受到網路科技 影響極,網路科技突破了地域的限制,打破國界的藩籬,具備安全隱密性、反應立即性、資 料豐富性、使用方便性等種種特性,加上各類網站內容五花八門,各種電腦遊戲推陳出,刺 激青少年上網和打電動的動機與慾望,而且滿足了青少年的好奇心,導致青少年使用網路趨 之若鶩,但是網路資訊良莠不齊,素質不一,青少年如果缺乏足夠的判斷能力常常沉迷於網 路虛擬世界而無法自拔,不僅為危害自己的身心健康,有時還會做出害己害人之事,所以青 少年的網路輔導有其迫要性與必要性。 

根據研究美國研究,有 6%的網路使用者成為網路成癮者,這些上癮者上網頻率很高, 對網路存有某種幻覺,常常因為沉溺於網際網路而減少甚至拋棄過去實際生活中重要的工 作、人際互動以及休閒娛樂活動,個人的悲歡離合都在網際網路中度過,網路成癮者通常與 適應不良有關,生活的壓力、課業的壓力以及人格特質與沉迷網路息息相關。學生為了逃避 壓力,宣洩情緒,容易迷戀於網路,網路提供使用者虛擬的溫暖情節以及宣洩的管道,更讓 使用者難以自拔,網路成癮者一旦上網就遲遲不肯離開,上網的時候精神奕奕,離開之後則 精 神 不 濟 或 情 緒 低 落。由 於 長 期 沉 迷 網 路,忽 略 了 日 常 正 常 生 活,而 有 耽 誤 工 作 學 業 情 形 ,甚至造成許多生理不適的現象。學校為了防止學生網路成癮,通常會有許多輔導的策略,而 網路輔導就是其中之一。

網路輔導指的是學校和老師引領和指導學生善用網路資源,避免學生沉迷網路,以及學 校和老師有效應用網路資源拓,展輔導領域判技術,與擴大輔導效果。所以有網路輔導具有 雙重的意義。網路輔導內容包含五個方面:(1)網路使用的正確認知、(2)瞭解網路使用與 健康關係、(3)適當的使用網路資源、(4)熟悉網路使用倫理規範、(5)理解網路沉迷後果。 一方面是要讓學生了解網路的優點及有害的影響,積極面則是鼓勵學生有效利用網路資源 , 擴大學習效果;而消極面則是指導學生避免不當使用網路,導致身心都受到傷害。另一方面 則是學校和老師充分利用現代資訊科技與網路系統,不再是只有傳統的輔導方式,例如運用 電子信箱 email 的方式來輔導學生,也可以協助學生解決問題,幫助孩子成長。

總之,青少年缺乏正確的使用網路認知,常常會成為網路世界的受害者,學校運用有效 的網路輔導,可以使青少年成為網路的受益者。除了學校之外,家長也要隨時關心孩子的平 常作息,透過陪伴、傾聽、晤談與同理心,適度的引導孩子正確使用網路的時間與方式,畢 竟,投入學業活動、建立人際關係以及正常的休閒娛樂活動都不是過度的「人機互動」可以 替代的。
資料引用自:教育小辭書,吳青山、林天祐,2010



2017年9月28日 星期四

興德週報第694期

§校長隨筆§

根據今天國語日報的報導,台灣高溫屢創新高,有民眾認為,高溫已明顯妨礙學生學習。 在國發會平台上提議位全國中小學教室加裝冷氣空調。不過縣市教育局處大多擔心財政問 題,學校校長、教師及家長則大多贊同,但也擔心後續的電費和冷氣維護的問題。教育部國 教署表示,將與相關單位研議,在期限內提出說明。 這項提議已有 6000 多人附議,超過 5000 人門檻,因此提案成立。家長團體表示,贊成裝設 冷氣,但政府也需要正視財政困難縣市的冷氣裝設後續電費等經費;而學校也要注意不能因 為裝設了冷氣,孩子就放棄了戶外的運動。 各個縣市的教育局多以冷氣維修裝設的經費為考量,同時站在節能減碳的觀點看待裝設冷氣 的提案。以台北市來說,教育局認為全面設置冷氣需要做好長期的規劃,目前教育局以輔導 節能減碳為主,例如加強學校降溫設施,如果必須裝設冷氣,也會以有身障學生的班級為優 先考量。 由於極端氣候的影響,近幾年台北市氣溫突破 37、38 度已屬常見,隨著氣候變遷,學 校裝設冷氣與否的思維亦應調整。以興德來說,一節課 40 分鐘,孩子在戶外活動回到教室, 在酷暑中,要平復暑熱煩躁情緒,大約只剩 20 幾分鐘,大大影響學習效果,高年級孩子身 軀較為高大,上完體育課,在蒸籠似的教室中,體味、汗味夾雜,要讓孩子靜下心上課,對 老師、孩子來說,真是殘酷的挑戰。 作家羅怡君認為小學裝設冷氣這個問題不如表面上的簡單,往往觸及幾條敏感的神經線,到 最後吹不成冷氣的原因,未必只是經費問題,而是教育的價值觀之辯,以下是他的觀點; 論戰一:吹冷氣是過度保護,還是身體需求? 全球氣候變遷、溫度持續創新高,雖然是科學事實卻任人詮釋,溫度再高總會有人能說 這是「磨練」,或者舉出戶外工作者的辛勞來暗喻父母過度保護。先不討論「磨練說」的合理度,若去研究一下國中教室,部分公立國中早已在家長會捐錢裝設、各班負擔電費的情況 下備有冷氣。當時口口聲聲說要給孩子磨練的老師家長,為了「讓孩子讀得下去」、為了升 學率,此時又認為教室悶熱難耐,這樣的原則是不一致的。仔細觀察小學課堂裡的情況,老 師 們 忍 耐 悶 熱 揮 汗 如 雨、孩 子 們 個 個 汗 流 浹 背、起 疹 抓 癢,若 小 學 上 課 難 以 專 心 狀 況 不 佳 , 又如何能打下好的讀寫算基礎呢?此外,學校除了教室之外,教職員辦公室、休息室、圖書 館等多數備有冷氣調節溫度,而這些空間裡人員活動的「密度」沒有一個比教室更高。若連 大人都難以適應高溫影響辦公效率,如何認為授課老師與尚在發育成長的小孩必須有能力適 應溫度?

這樣的磨練觀如同過去軍隊過度操練一樣的不合理,要磨練就得先親身示範。最令人費 解的是許多人家裡照開冷氣,這樣又如何能讓孩子適應沒有冷氣的教室呢?
論戰二:這是天龍國的人才會有的困擾,鄉下地方都沒錢吃午餐了還吹冷氣? 關於都市裡的熱島效應,的確是都市人(或者乾脆就說是台北天龍人)的困擾沒錯。都 市裡沒有樹蔭、臺北盆地地形受限難時常有風,加上台灣較為潮濕,相信大多數人也有過同 樣經驗:我們能在山上、大樹下、海邊或較空曠處靜心乘涼,卻難以忍受在水泥森林中的騎 樓短暫步行。關於裝設冷氣,除非要政府統一編列預算,才必須依法一一視同仁全部 裝 設; 若是由各校家長會自籌經費,當然就不須考量其他鄉鎮的問題,因此說這句話之前,我們必 須界定,到底我們討論的是「校」的問題,還是「全國」的政策?裝設冷氣除了考量 線 路 、 冷氣機的費用外,也需確認是否後續能有維護管理、電費繳交的預算,每年這些都將成為固 定支出。開冷氣也可討論配套規範:包括溫度的控管、每月電費上限的管理、保護修繕的頻 率……等等,這些都是可事先預想管理的範圍,一併粗算後再來討論是否裝設,都會比意識 形態的爭論來得具體。 在現今預算吃緊的現況下,每個學校都應該審視自校的「優先順序」,看看地方政府和 學校可以自理的範圍內,有沒有機會照顧這項越來越必要的需求。 論戰三:不是說要保護地球嗎?怎麼還開冷氣? 是的,但是卻不是自己享受著舒適便利,期待他人愛護地球。若所有公共場所都能嚴守 控管冷氣溫度,相信就有足夠電力分給學校冷氣使用,我們應在盡量不超限的前提下,重新 檢視所有電力使用者的消費方式,而不是只喊著不夠,讓下一代承受後果,難道我們不是優 先滿足孩子、老人等更需要被照顧的群體需求嗎?資源有限、電力有限,一樣是檢視我們嘴 裡說的珍惜照顧,是否真能放在比賺錢、利益更重要的位子。日益嚴重的少子化現象並沒有 讓我們集中資源更珍惜孩子,按理說需要照顧的孩子數量縮減,理應可以得到更好的教學品 質和服務,但在大人們資本主義的思考下,反而讓偏鄉小校面臨廢併校、沒有營養午餐,都市小學也不斷併班資源減少、只想聘請代課老師,更別提是不論城鄉,每所小學都「預算緊縮」……。這些結構性問題來自於政府政策的設計方向,我們應該積極督促政府改進「重新分配」,而不是落入同樣節省、刪減的思維裡。冷氣問題可以是家長們積極了解學校財務運作、校務管理的起點,也是參與公共事務很好的練習。積極出席班親會、參與學校家長會 ,讓學校了解使用者(老師、學生)的需求與心聲,也進一步了解學校經營的困難,這才能整合資源和力量。
從以上的論述,可以澄清一些迷思概念,也因此在上學期,興德家長會在游會長領導下,成立冷氣裝設小組,克服重重挑戰與困難進行募款,在暑假中為所有班級裝設了冷氣,開學後,一樣酷熱難耐,但巡堂時,看到孩子回到教室,能迅速安定情緒、集中精神投入學習活
動;午休時,孩子可以舒適的休息養神;皮膚過敏的孩子免受起疹抓癢之苦,大人們的辛苦
都有了回報,當然學校也訂定了相關配套管理措施,不僅要節電節能,也要盡力避免裝設冷
氣後的負面問題,誠如以上所述,裝設冷氣與否的原因,是教育的價值觀之辯,我們應從教
育觀點,提升興德孩子節能減碳環境教育的知能,這才是兼顧需求與理想卻又務實的做法 。
資料引用自
1.http://best.parenting.com.tw/blogger_article.php?w=4285吹不吹冷氣,該怎麼看?
羅怡君,嚴選親子天下
2.國語日報,106.09.26

2017年9月21日 星期四

興德週報第693期

§校長隨筆§

    9月21日是國家防災日,今天早上午我們也進行無預警的地震避難疏散演練,小朋友在老師用心指導下,迅速有效的就地避難,並疏散至操場。
由於全球氣候變遷、世界人口快速的成長,加上天然資源耗竭,三者的交互影響,人類的生存面臨嚴峻的考驗。雖然防災科技與防災體系不斷進步,但是由於都市人口密集,導致近年來各種類型的天然與人為災害,對社會的衝擊有增無減。如何透過充分的減災準備與適當的應變來減緩災害的衝擊,成為每一個國家是否能永續發展的重要關鍵,我國推動防災教育已經歷15年,從播種到深耕、萌芽到茁壯,但防災教育向下紮根仍需靠學校與社區繼續努力,才能永續發展。
要深植災害應變能力並提升校園防災成效,最有效的方式是讓師生熟悉災害應變程序,經過反覆的練習,成為我國國民基本的知識與技能。為了提升學校災害防救應變能力,以減輕災害的衝擊,本校擬定有校園災害防救計畫,建立了災害防救應變組織,校園災害防救與應變組織在平時必須負責各類災害的減災與準備工作,並且在災害發生的時候,負責疏散、避難、搶救的應變工作;災害應變組織需清楚界定各分組於災害發生時的工作,避免救災時人力分配不均的情形,已延誤搶救的時機,以本校來說,災害發生的時候本校設有通報組、避難引導組以及搶救組,而老師在平時就應該教導學生了解在災害發生時,各自必須採取的減災與準備應變措施,老師平時應該指導孩子學會災難發生時的應變措施,如何正確避難與疏散,在災害發生中,老師應該有效引導協助學生進行疏散避難並採取其他適當的應變作為,同時指導孩子善用1991留言平台語家庭防災卡。平時針對各種可能的假設情境進行不斷的練習,讓師生熟悉各項應變作為,在真正災害來臨的時候,就能夠迅速有效地採取避難的行動,減少傷亡的發生。
學校必須藉由教育與訓練提升師生防災知識與技能,具備防災知能也是我國國民需要具備的基本能力之一,同時透過親職教育與社區相連結,達成學校、家庭與社區一體防災共同減災的體系,加強防災教育可以維護校園安全並增加師生抗災能力,同時也是未來我國國民防災與永續發展的基礎。


資料引用自「災害應變參考程序手冊」,2011,教育部



2017年9月14日 星期四

興德週報第692期

§校長隨筆§

    興德教師團隊多年來深耕專業成長,奠定興德優質品牌的基礎,亦是優良校風與傳統,自91學年度起,老師們將課程設計、教學過程或行政規劃執行的成果,以行動研究的方式進行探討,並開始參加臺北市教育創新與行動研究徵件比賽,前年大放異彩,送出10件作品,10件皆獲得入選以上之獎項,勇奪團體乙組第一名的殊榮,去年也獲得團體乙組第六名的佳績,這已是連續第十年獲得團體優勝,興德堅持專業發展的熱情與行動,在臺北市教育界實在令人刮目相看!
    所謂行動研究,是指實務工作者結合學者專家的力量,針對實務問題進行研究,以求解決實際所遇到的問題。「行動研究」的目的是在解決教育現場的問題,可以幫助學校提升行政效率,強化老師進修的效果,增進學生輔導的成效,協助課程修訂,增加班級經營的效能,激發教材教法的革新。對於老師教與學的效能之提升有實質的功能。
   「行動研究」不必講究過於嚴謹的研究設計,也毋須採用高深的統計方法,一般教育實際工作者有能力加以運用。過程大致上可分為:1.確定研究問題及重點;2. 與相關的同仁討論初步研究計畫;3.參考相關的文獻;4.決定研究方式,例如問題調查、觀察記錄、文件分析、訪談等等;5.進行資料蒐集;6.進行資料結果分析與解釋;7.提出改進的建議。行動研究有很大的使用價值,如果教育工作者能夠妥善運用,對於個人或學校的發展都相當有幫助。
  興德國小向來以專業與熱情的師資自豪,這也是興德能否面對未來挑戰的關鍵。「變是不變的真理」,在二十一世紀後的將來,唯有不斷創新求變,才能滿足未來世界的競爭。在今天的教育現場,我們無法以一、二十年前所學的教材教法教導現在的孩子去面對他們未來數十年的社會,老師同樣需要創新求變,隨時調整心態與做法,具備教師專業,這是責任更是使命。因此,教師們為了要解決教學現場面臨的問題與挑戰,必須透過專業成長,來提升教學效能。「教師即研究者」是時代發展的客觀要求,以科學方式結構性分析教學成效的行動研究即是眾多專業成長途徑之一,對檢視省思教學過程與效能頗有助益。行動研究除了可以展現教師個別的專業與效能,也可以讓集體智慧資本加乘影響,這是團隊的有效資產,更是吸引校內外資源挹注學校最有效的利器與憑藉。
今年是興德的專業成長年,我們要以備課社群與行動研究成為課程轉型兩大支持系統,興德團隊必須朝此目標堅定向前邁進!
資料引用自「教育小辭書」,2010再版,吳清山、林天祐


2017年9月8日 星期五

興德週報第691期

§校長隨筆§


    轉眼間,新學期又開學了,站在校門迎接小朋友,發現孩子都長高了,變壯了。孩子不一樣了,校園也有一些改變,在暑假中,綜合球場、多功能教室、視聽教室、行政辦公室也完成整修,提供更優質的學習環境;在家長會的努力之下,一至六年級的教室裝設了冷氣,在酷暑炎熱中,孩子的學習會更有效率。本週六就是學校日,以下幾點與各位家長分享,讓我們攜手合作,共同為孩子建構美好的學習環境:
一、興德的老師都很用心地在培養孩子語文、數學、自然等學科的基本學力,但無論未來社會如何變遷,全人發展才能彰顯一個人真正的價值,人生的旅途上有許多第一,不需要靠比賽,只要下定決心,孩子就可以拿到第一〜『生命第一、健康第一、品德第一、行善第一、夢想第一』,而且這些第一名,將對孩子及社會帶來美好的影響,希望家長一起鼓勵孩子朝向全人發展。
二、國小階段非常強調孩子能夠適性發展,只要孩子具備積極的學習態度,希望家長不要過度重視孩子的學業成績(分數),能了解自己孩子的性向與興趣,讓孩子發展他的優勢領域,讓孩子充分發揮。
三、103學年度興德孩子參加校外競賽有46人次獲獎,104學年度有96人次,105學年度增加至238人次,孩子的表現傑出,學習也是快樂的。甚麼是快樂學習呢?因著孩子興趣有發揮的舞台,獲得肯定,他會覺得快樂;因著孩子的能力設定目標,他做到了,他會覺得快樂;因著孩子的目標堅持過程,他做到了,他會覺得快樂。例如,為了準備臺北市多語文競賽、毽球比賽,指導老師常要求孩子到校練習,一開始孩子常覺得苦不堪言,沒有老師的引導,很有可能半途而廢,但比賽後就會有新的體驗與成就感。所以我們要鼓勵孩子接受磨練,學會忍耐,鍛鍊毅力,這種經過努力,達到目標而得到的快樂,就會培養出積極的學習動機與態度,也希望家長以共同的理念來教養我們的孩子!
四、在資訊科技時代,沒個人無法自外於資訊科技之外,藉助科技的進步,「人機互動」能讓「人際互動」無遠弗屆,更加快速便利,但絕不能取而代之,更不能讓資訊科技過度干擾生活,例如手機成癮、網路成癮。根據調查研究,2030年最有價值的資產是人際關係能力,希望家長能有效引導孩子從事更多的人際互動,讓「人機互動」成為「人際互動」的助力,而非阻力。
五、我們不僅欣賞興德孩子的個殊性,也要培養興德孩子的合群性。因此也希望家長多與老師合作,疼愛不溺愛、寬容不縱容,在家裡以溫柔但堅持的方式,指導正確合宜的生活態度,由於少子化的關係,在家庭中少了很多兄弟姊妹之間情誼的互動,到學校或在群體中要學會尊重、分享與合作,都需要教導孩子如何忍耐與等待。
六、小學是孩子成長過程的關鍵階段,健康的體魄是未來亮麗人生的重要基礎,所以也期待家長能與學校配合,在家中留意孩子牙齒與視力保健,提醒孩子適度使用3C產品;雖然興德沒有很大的操場,但無損於孩子體育學習活動,老師還是用心的規畫多元有趣的體育課程,希望家長與學校一起合作,從小培養良好的運動習慣。 
七、各位家長都深知閱讀對孩子學習的重要性,但是由於資訊發達,3C產品隨手可得,孩子閱讀習慣的養成,沒有家長的配合亦是事倍功半。所以要懇切的請家長在家務必陪孩子一起閱讀,家長們如果能夠在家中營造有效的閱讀環境,對孩子的學習一定有極大的助益。
八、現在是強調終身學習的時代,請家長踴躍參加本校辦理的親職教育成長講座。透過講座的授課及家長們的分享,可以有效開拓自己的視野,並提升教導子女的知識與技巧。
九、請各位家長共同維護校園安全,定期到校服務的志工家長請佩戴志工識別證,一般家長到校請換證並著訪客背心,共同維護校園安全,並讓我們的孩子學會應變與應對。
十、各位家長都非常關心孩子在學校的學習與生活,興德雖然是個規模很小的學校,也是個友善的校園,希望家長有任何意見,可以透過導師反映或打電話、E-mail或來一趟學校,表達意見或請求協助,我們都樂意為大家服務或說明。


2017年6月29日 星期四

興德週報第690期

§校長隨筆§

感謝感動、璀璨興德

回顧這一年來的表現,興德國小仍然璀璨輝煌、得獎連連,本校榮獲臺北市優質學校評選資源統整優質獎;校務評鑑獲九大向度全數通過,六大向度獲一等最高評價,三大向度榮獲二等榮耀!英語教學訪視獲得績優學校肯定,教師行動研究競賽連續多年獲團體優勝,推動傳統藝術教育再度榮獲特優,多位老師參加教案徵件活動獲獎;為提升運動風氣,臺北市教育盃毽球錦標賽及排球標賽分獲教師組冠軍;學生方面,臺北市多語文競賽榮獲五項優等,其中字音字形與閩南語演說獲得前六名,毽球隊參加多項校外毽球比賽均榮獲冠亞軍的佳績,在全國總統盃台式毽球競賽更取得小男團體冠軍與小女團體亞軍的殊榮;不管在語文、科學競賽、美術創作、電腦閱讀創意寫作、田徑游泳比賽、民俗踢毽賽…等等校外比賽中都爭取到很高的榮譽,依據統計結果,我們的孩子在105學年度至今已有238人次榮獲校外競賽獎項,比起去年,呈現大幅度成長。對於我們僅有12班200多位學生的小校來說,極為難得,這是在全校親師生的積極努力下,才有這樣的好成績。
    興德校園小而巧,但是我們面對世界的心很寬,在面對未來無限可能的時代哩,我們更需要重視孩子多元學習的價值,深耕智育基本學科,是為了奠定孩子學習的基礎;促進孩子多元的參與活動,是為了培養孩子重要的應變及素養能力,讓孩子在均衡安全的學習環境中,不斷地勇於追求自我、展現自我,讓孩子在多元的探索裡找到自我存在的價值,這是興德培養孩子健全成長的目標。
學期即將結束,我仍然持續以精緻空間、推廣閱讀、多元活動、精進教學、關懷弱勢、正向文化、型塑特色幾個面向來參照比對我們興德今年的發展方向與經營策略,我們可以確定,興德仍然持續精進,並朝向卓越努力前行。因此,我要再次的感謝興德的行政同仁積極打造優質學習環境,主動安排多元活動,努力支援教學,簡化行政流程,積極提升效能,任勞任怨、無怨無悔的付出;教師們始終以孩子為中心,認真用心找方法的教導孩子;研發處與家長會積極投入校慶、園遊會、優質學校評選等各項校務,無怨無悔熱情支持與協助,讓校務運作更為精緻有活力。未來的一年,是興德發展的關鍵年,我們興德親、師、生未來還要共同努力,在既有堅實的基礎上,課程與教學必須積極創新,才能提升社區對興德的認同感,讓我們繼續攜手邁向新的學年,合力打造一所有特色的好學校,也是一所幸福的學校,辦學沒有最好,只有好上加好,一起加油!
部分資料引用自李孟津,今日興德51期編後語,2017



2017年6月14日 星期三

興德週報第688期

§校長隨筆§

六年級同學畢業臨別贈言

  夏季的六月初,下午常驟然一陣暴雨,去年山馬茶花移植到典禮台兩側,今年已含苞朵朵,暴雨後百花綻放,象徵六年級的同學接受挑戰與磨練,即將迎向另一個生活與學習的里程碑,未來仍有璀璨亮麗的人生。
  回想在興德的六年歲月,常有志工爸爸媽媽的身影穿梭在校園,為你們服務與照顧,因為有老師們愛心的照顧與耐心的教導,你們慢慢茁壯懂事;興德的每個角落都有你們學習的蹤影,老師們精心設計許多活動與競賽,讓你們探究潛能,累積經驗;為了擴展你們的人生視野,老師們陪你們不斷精煉,在校外的各種活競賽,流下感動的汗水與淚水,凡此種種,你們都要心存感謝與感恩!
  畢業考後,與校長有約,與孩子暢談未來的人生與師長們的期許;在即將到來的畢業典禮,應該給孩子們什麼樣的祝福呢?
一、還記得五個第一嗎?「健康第一」、「生命第一」、「品德第一」、「夢想第一」、「行善第一」這五大根基是對所有興德同學的期望,在小學階段,是每個小朋友努力學習的目標與方向,在人生的旅途上,不需要靠比賽,只要下定決心,你就可以拿到第一名,而這些第一名,將對你自己及社會帶來美好的影響。
二、好好思索自己的興趣與潛能,及早立定未來發展的方向與目標。只要是正當又符合自己的興趣,都是最理想的選擇。你的學習潛力是可以被開發的,試著找到契合自己的情境學習模式,一定可以事半功倍,同時獲取學習的樂趣與成就。
三、「態度」是一種「具有正確價值觀的個人品牌」,深切期盼興德的孩子「做事」態度能「抗壓堅持」,「做人」態度懂「感恩禮貌」,「工作」態度能「互助合作」,「學習」態度能「認真負責」。「態度決定一切」,未來的社會競爭激烈,擁有專業已不是人才的第一要求,唯有「態度」才能決定一切。
  成功的代價就是忍受挫折與孤獨,「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只要勇敢接受挑戰與磨練,做事、做人、工作與學習都具備正確的態度,你們一定可以成為能生存、會生活、愛生命、展生涯,具備21世紀國際競爭力的興德好小子,加油!

2017年6月7日 星期三

興德週報第687期

§校長隨筆§

恭喜榮獲資源統整優質學校

  上週傳來喜訊,繼98年榮獲校園營造優質學校的肯定,今年興德國小再度獲得優質學校資源統整的獎項,此次獲獎意義非凡!
  所謂學校「資源統整」意指是為健全學校組織發展,有效綜合組織內外部資源,使彼此間獲得連結,並將所有資源系統整合與交流的歷程,其結果可促成學校組織永續發展(引自楊文凱,2010)。興德推動資源統整,有其清晰之脈絡,以照顧弱勢孩子為優先,接續開展特色及環境建置,然後規劃執行多元社團並融入領域教學方案,最後彰顯孩子的學習成果,不僅要帶好每一個學生,更期望達成:揚其優、扶其弱、保其成。除了整合校內資源,積極對外尋找有助於學校整體經營發展之各項資源,秉持著「用愛打造普遍卓越」的精神,與社區和家長緊密合作,透過爭取校內外的認同來提升辦學績效。
  評選當天,評選委員最後綜合各項評比,給予回饋與建議,再次簡要說明如後:
一、優點:
(一) 貴校定期做家長滿意度調查,而且滿意度皆達到九成以上,實在不容易。
(二) 特色學校發展上,邀請黃家耀老師協助發展民俗項目,讓民俗體育能傳承發展。在閱讀特色上榮獲台北市閱讀磐石獎與教育部閱讀推手獎,能獲得肯定真是不容易的事情。藝術教育上發展,貴校巧藝廊有3D的透視圖,可見其用心創新。貴校真的是小美的學校,辦學不輸私立學校。
(三) 兩位里長發自內心的分享,如果沒有親身的投入,是無法感動人的,有真正的投入現場才能有這樣感動的話,貴校的志工也是如此。
(四) 各處室主任的回饋,內容明確,可看出有長遠規劃,可以說出所以然,可見有真的在投入,令人敬佩。
(五) 黃家耀老師在教具製作及教學上面真的非常值得學習,黃老師願意長期投入興德、付出心力,相信這裡一定有吸引人的地方。
(六) 貴校資源統整有四個特點:
1. 物盡其用的資源統整。貴校很有傳承,校地狹小,空間運用會受到限制,但是貴校的空間、廊道、屋頂空間、運動場地皆能物盡其用。
2. 人盡其才的資源統整。貴校鄭主任、楊主任及研發處同仁退休後皆主動回校服務,四位主任與老師們各有專長而且有貢獻,一個單位主事者能讓人盡其才,這個單位就旺。
3. 物盡其用的資源統整。有經營特色主題的資源統整,這方面的統整不容易,但貴校作的很好。書香團、一生一專長、民俗體育、小精靈志工、科技學習、生命教育都能深耕資源並能有課程及產出,這是一種特色主題的資源統整。
4. 全人發展的資源統整。以學生為本位的全人發展,學生都有才藝。品格與智慧兼重、藝能與情藝融合、自然(田園)與創意(廊道、民俗)集匯。貴校簡報能以資源統整的理論來檢核,這是委員們到現在為止,看到的第一所學校。
  從評審委員的評語來看,我們獲得了優質學校資源統整的肯定,得來不易,平時需要爭取並統整現有資源,加以有效運用,老師們必須支持協助,為孩子建構學習機會與舞台,才能發揮極大教育價值。我們回想平時所做的努力與用心,這獎得來實至名歸,並不僥倖。這個項目之所以能報名參賽,主要還是全體老師在平時能在教學與課程盡心盡力,主動積極提升教學與學習成效,並能支持協助行政夥伴的規劃,為共同目標同理包容。在準備複審時,老師們要幫忙提供資料,行政同仁一邊處理日常事務,一邊還要準備佐證資料,主任們更是長時間挑燈夜戰,加班似乎永無止境,但所為何來呢?就只為興德孩子而已!
  在過程中,看到大家同理包容、互相補位、相互支持鼓勵、彼此扶持,這是興德最重點的資產,有這種正向積極,努力踏實的文化,熱情的教育愛會持續下去,這是興德的孩子的福氣!
  謝謝全體教職員的支持,無論有聲無聲;謝謝主任們的奉獻犧牲,更要感謝您的家人包容體諒;謝謝研發處同仁,文凱主任、芳枝主任及玲玲高品質的後勤支援;謝謝游爸高熱量與高熱情的探班,這會讓我們欲罷不能,家長會幹部與志工的協助令人感動;還有張里長常在夜巡社區時,夜闌人靜,捎來溫暖的問候與關心,這一切的一切都是支持我們為孩子堅持下去的動力。要感恩的太多,所以感動無限,謝謝大家,恭喜大家。

2017年5月24日 星期三

興德週報第686期

§校長隨筆§

態度決定一切、態度是要教的

校長賴延彰

我們都聽過也知道「態度決定一切」,未來的社會競爭激烈,擁有專業已不是人才的第一要求,唯有「態度」才能決定一切。每每與家長談到孩子學習在小學階段應該著重哪個面向,我總是認為,「五育均衡發展」、「鍛鍊健康體魄」、「體驗探索優勢潛能」都相同重要,但這些面向的後面,其實踐與否的關鍵還是在「態度」,只要態度對了,學科學習會慢慢進步;只要態度對了,優勢潛能會逐漸展現;只要態度對了,人際互動會良性發展;只要態度對了,我相信人生也會順心如意。但「態度」是什麼?正確的「態度」怎麼教呢?李河泉老師的一篇文章很值得分享,我摘錄如下: 為了怕自己的觀察有誤,最近一年來幫年輕(大約 25∼ 35 歲)的主管上課時,我都會開玩笑的問:「你們小時候有被爸媽修理過的請舉手?」,幾乎所有年輕主管都舉了手。

有的說被打手心,有的被打屁股,有的被罰面壁,有的抄寫文章,有的不准吃飯,有的被罰跪……..。

一時之間,課堂上充滿了童年各式各樣曾經被處罰的回憶。

通常聽完後,我都會問:「同學們請問一下?你之所以能夠這麼年輕就成為主管,是因為上面主管看重你的什麼?」

有的人回答「能力」,有的回答「專業」,有的回答「機運」,有的回答「態度」。

「的確,一般來說」我接著問:「如果『能力、專業、機運、態度』,從高層的觀點來看,各位覺得哪個比重可能最高?」

一年來大約請教了將近 1000 位同學,我得到最多的答案是「態度」。

我又問:「大家有沒有想過,你的態度為什麼得到上面肯定?是因為你自己的「天生麗質」呢?還是從小被父母或老師協助訓練而成?」

年輕的主管們都笑了,幾乎一致的回答:「應該是被訓練而成。」 我接著說:「那麼,同年齡的人未必能當上主管,你今天能夠有一點點地位,比別人受 到更多被肯定的機會,你有沒有感謝過訓練自己的父母或老師?」年輕的主管們開始若有所 思。 在職場這麼多年,我真的發現「態度決定一切」。 過去的主管真的非常重視專業,但是近年來,卻慢慢地更重視「態度」。許多高階主管 甚至苦笑告訴我:「老師,我們發現專業不夠的新人,進來還可以訓練。但是態度,竟然無 法訓練。」 然而「態度」究竟是什麼? 其實「態度」就是一種「具有正確價值觀的個人品牌」。 一般有「做事態度」、「做人態度」、「工作態度」、「學習態度」。 所以我們會聽到某人: 「做事態度」能抗壓堅持, 「做人態度」懂感恩禮貌, 「工作態度」能互助合作, 「學習態度」能認真負責。 問題來了,這四種「抗壓堅持」、「感恩禮貌」、「互助合作」、「認真負責」態度, 究竟該從什麼地方學到? 大家不妨看看下面四個案例:
1、「不管是唸書或是打怪,每次碰到比較難的或者麻煩的,我就不想再做下去。可是爸媽都會陪著我,即使我哭鬧也當作沒聽到,他們還是很委婉而堅定的有耐性。於 是,爸媽教這個小朋友學會了「抗壓和堅持」,避免習慣「逃避放棄」。
2、「爸爸連續加班幾天,感覺回來都很疲倦,過去我從來沒發現,今天媽媽提醒我回 來先去給爸爸一個擁抱,我才覺得爸爸很辛苦。」於是,爸媽教這個小朋友學會了 「感恩和禮貌」,避免了「認為父母做的都是應該的」。 
3、「我和爸爸媽媽去大賣場買了三大袋東西,爸媽說我也是家庭的一分子,所以也要 幫忙拿一小袋。」於是,爸媽教這個小朋友學會了團隊「互助合作」,避免了「這些又不是我的事」。 
4、「今天功課沒有寫完,因為我覺得老師出的太難,媽媽說碰到難題要練習解決,而且自己的功課一定要寫完才能睡覺。」於是,爸媽教這個小朋友學會了「自己認真 負責」,避免了「習慣找藉口」。「態度」真的是從家庭的教養而來。 我所說的「教養」不一定是體罰,而是父母親在小孩成長的過程中,「讓他知道什麼是 正確的行為和價值觀。」,請千萬記得「碰到就要教」。別因為疼惜小孩的「寬容」,慢慢 地變成不斷退讓底線的「縱容」。 許多大人常常覺得年輕人不懂事,然而我卻發現讓年輕人不懂事的真正原因可能不在年 輕人身上。現在的小孩都非常聰明,從小就「不斷挑戰爸媽的底線」,父母最難訓練的教養, 就是讓他知道「禮貌和尊重」。父母親的愛絕對無庸置疑,但是父母的教養就像天秤,一端 當然是「愛」,但是另一端應該是「紀律」。這個紀律就是「自我要求」,包括「禮貌和尊 重」。 「禮貌」是讓自己懂得「知所進退,拿捏分寸」。 「尊重」是讓他人感覺「謙虛客氣,感恩主動」。 教養是一輩子的事,也是父母無可迴避的天職。每個父母對子女都「費盡心思」,然而 重 點 是 要「 費 盡 有 幫 助 的 心 思」,才 是 對 子 女 最 大 的 造 就。「 子 女 的 成 就,真 的 是 父 母 最 大 的收穫」。 如果在學習後,辛苦的父母能夠更清楚「如何去建立小孩的態度」,這個家庭有機會更 加溫馨和諧。最重要的是,如果每個家庭都能溫馨和諧,這個社會才能更加安定祥和。 李河泉老師的文章點出了現在家庭教育的盲點,「為孩子找藉口」、「疼惜小孩的寬容, 變成不斷退讓底線的縱容」、「千錯萬錯都是別人的錯」、「以為自我自私就是有主見」, 當孩子錯誤的態度成為習慣,未來人生嚴峻的挑戰才要開始。因此,正確的態度從小就要培 養,而且「碰到就要教」,一端當然是「愛」,但是另一端應該是「紀律」,這個紀律就是 「自我要求」,包括「禮貌和尊重」這需要老師和家長隨時不厭其煩的教導。 資料引用自:李河泉,http://www.superschool.com.tw/attitude0514/,2017.05.14

2017年5月10日 星期三

興德週報第684期

§校長隨筆§

看看我們在把孩子往哪個方向餵養


  趁著假日,將電腦硬碟中繁雜的資料整理一番,該刪的刪,該定位的定位,該備份的就備份。一份毫無印象的檔案,想必是朋友傳來或是網路上隨手下載,慢慢咀嚼,覺得頗有深意,發人深省,我想就與大家分享吧!
一、5月3日(星期三)上午辦理校際交流,澎湖縣嵵裡國小19位師生到校訪問,我們安排了校園巡禮、民俗體育體驗、轉盤製作、綠手指栽植、田園作物食譜與入班學習等活動,讓朋友度過充實的上午,下午則安排貓空樟樹步道導覽,飽覽貓空人文與自然景觀,晚上家長會設宴款待遠道而來的師生,搭起雙方友誼的橋樑。整個活動順利圓滿,規劃執行周延到位,謝謝淑娥主任與學務處同仁的規劃準備,謝謝相關處室的支援協助,謝謝家長志工與家長會大力支持協助!
二、5月4日(星期四)上午參加臺北市民俗體育錦標賽,小朋友成績亮眼,謝謝哲賢老師辛勞訓練。
三、5月6日(星期六)辦理警專崇德社假日學習營隊,讓孩子在假日中享有不同學習活動,謝謝孟津主任聯繫規劃準備,謝謝嘉紋老師到校支援協助。
  一個流浪漢來到我家門前,他想向母親要點吃的。這個流浪漢很可憐,他的右手連同整個手臂斷掉了,空空的衣袖晃蕩著,讓人看了很難受。
  我以為母親一定會慷慨施捨的,可是母親指著門前的一堆磚對流浪漢說:“請你幫我先把這堆磚搬到屋後去,可以嗎?”
  流浪漢生氣地說:“我只有一隻手,你還忍心要我搬磚?
  如果你不能幫助我,我不會怪罪,何必刁難我呢?”
  母親不生氣,她對流浪漢笑一笑,然後俯身用一隻手抓起了兩塊磚。
  當搬過一趟回來時,她溫和地對流浪漢說:“你看,一隻手也能幹活。
  我能做的,你為什麼不能做呢?”
  流浪漢怔住了,他用異樣的目光看著母親,尖尖的喉結像一枚橄欖上下滾動兩下,終於伏下身子,用僅有的一隻手搬起磚來。
  一次只能搬兩塊,他整整搬了兩個小時,才把磚搬完。
  他累得氣喘如牛,臉上有很多灰塵,一頭亂髮被汗水濡濕了,斜貼在額頭上。
  母親遞給他一條雪白的毛巾,流浪漢接過去,很仔細地把臉和脖子擦了一遍,白毛巾變成了黑毛巾。
  母親又遞給他一杯水,一塊麵包,臨走的時候,母親遞給他20美元。
  流浪漢接過錢,感動地地說:“謝謝你,夫人。”
  母親說:“你不用謝我,這是你憑力氣賺的工錢。”
  流浪漢感激地說:“我不會忘記你的。
  ”他向母親深深地鞠了一躬,就昂首上路了。
  過了一些天,又有一個流浪漢來到我家門前,向母親祈求施捨。
  母親讓他把屋後的磚搬到屋前,照樣給他水和麵包,還有20美元。
  我不解地問母親:“上次你叫人把磚從屋前搬到屋後,這次又讓人把磚從屋後搬到屋前。
  你到底是想把磚放在屋後還是屋前呢?”
  母親說:“這堆磚放在屋前屋後其實都一樣。”
  我噘著嘴說:“那就不搬要了。”
  母親摸摸我的頭說:“可是,對流浪漢來說,搬磚和不搬磚可就大不一樣了……”
  此後,經常有一些流浪漢來到我們家,每一次母親就會把過去的戲重演一遍,我家的磚就屋前屋後地被搬來搬去。
  幾年後,有個很體面的人來到我家。
  他西裝革履,氣度不凡,跟電視上那些成功人士一模一樣。
  美中不足的是,他僅有一隻左手,右邊是一條空空的衣袖,一盪一蕩的。
  他握住母親的手,俯下身說:“如果沒有你,我現在還是一個流浪漢。
  因為當年你讓我搬磚,今天我才能成為一個公司的董事長。”
  母親說:“這是你自己做的,與我無關。”
  那人挺直身子,看著母親說:“是你幫我找回了尊嚴,找回了自信。
  就在那一天,我才知道,我還有能力做一些事情。”
  獨臂的董事長為了感謝母親,他決定贈送我們一套房子,比我們現在的好很多。
  母親說:“我不能接受你的饋贈。”
  “為什麼?”
  “因為我們一家人個個都有兩隻手!”
  董事長堅持說:“我已經替你們買好了。”
  母親笑一笑說:“那你就把房子送給連一隻手都沒有的人吧!”
  我們家有四個孩子,雖然我們的家境並不富裕,可是,我們長大之後都自立成才了。
  我的兩個哥哥都得到了博士學位,我的姐姐現在是一家超市的經理,我是一名律師,馬上準備競選我們州的議員。
  我的母親年紀很大了,我們家的那一堆磚,有時候還會在母親的指揮下被搬來搬去。
  故事結束,請你思考兩分鐘,再繼續。
  讀完上面的文字,大家不要以為我在向大家展示一個行善的故事。
  絕對不是,我想讓大家讀到的是,一個關於教育的奧秘。
  你一定沒有想過,我們的孩子來到我們生活中的時候,是不是很像那個流浪漢?他們沒有能力,他們弱小,他們需要我們施捨,需要我們幫助……
  可是,我們應該怎樣幫助他們呢?
  有的父母就真的把孩子當成了流浪漢,當成了乞丐,他們把衣服給孩子穿好,把碗筷端到孩子麵前,把錢塞在他們手裡。然後對他們說:看,是我辛苦地在養你!
  如果這樣的話,孩子真的就變成了流浪漢和乞丐,在父母日復一日的施捨中,他們慢慢就失去自信,失去尊嚴,失去生存的能力。
  然後我們又會大聲說:你怎麼這麼沒有出息?
  你為什麼啥都不會做?
  難道你將來還要我們養你?
  請仔細回味一下這個故事,想一想這個母親的用心,想一想她的做法:對待孩子,其實我們不也應該如此嗎?
  讓他們從小學會自立,給他們機會,讓他們有展示自己的信心,讓他們在驕傲中長大,在自尊自愛中長大!
  孩子來到我們身邊的時候,他們確實弱小,但他們不是弱者;他們確實需要幫助,但絕不是施捨;他們不光要得到關愛,他們更需要得到希望和夢想。
  從現在起,檢點一下自己的養育方式,看看我們在把孩子往哪個方向餵養?
  這篇文章或許大家曾經看過,孩子許多能力,必須經由實作、體驗、挫折、失敗慢慢培養建立,所以,在學校的課程與教學,甚至包含品德教育與輔導管教,老師必須透過備課,發揮創意與巧思,讓孩子在適當的情境中操作體驗,不怕挫折失敗,這種歷程才能建構正確的學習素養與學習態度;在家庭,父母應適度放手,讓孩子面對挑戰,凡事幫孩子設想周到,親手代勞,只是剝奪孩子學習機會,孩子永遠長不大,溫室的花朵,經不起現實環境的考驗,唯有在關愛中,讓孩子面對失敗與挫折,建立學習信心,孩子才能成長茁壯。

2017年4月26日 星期三

興德週報第682期

§校長隨筆§

學生經營核心-學生學習

  興德在本週四將再接受優質學校複審訪視,這次的向度是「學生學習」,學生學習是學校經營各面向中的核心,學生學習強度指標聚焦於學生及學習本身,特別是呼應近期教學趨勢,強調學生中心、學生主體性、協同學習、學習共同體、差異化教學與適性教學等學習的核心概念,其概念架構更聚焦於學生的課堂學習,以保障學生學習權出發,提供學習機會,聚焦學習歷程,陶冶學習態度,確保學習成效為依歸。學生為學校教育的主體,優質學生學習的具體作為乃在於提供學生全人發展的學習場域,落實公平正義的教育機會,創造多元豐富的教育活動,讓每個學生都能適性且有效的學習。

  學習機會是指以保障學生學習權出發,透過課程教學、環境規劃與社會資源運用,所提供給學生的學習機會,以及學生從中實際運用到的主動創造的學習機會;而聚焦學習歷程,是指高品質確保學生的學習歷程與經驗,聚焦在學生學習歷程能依循民主、多元、適性、均等、卓越等學習與評量之原則與策略,以達成提升學力的結果;陶冶學習態度是指學生面對自我、對他人、對環境、對個人生涯發展以及多元的社會文化,具有主動積極、多元尊重、感恩關懷的學習態度,且能與負責協同的學習態度與他人互學;確保學習成效是指學生經由學校教育作為,所習得的學習成果,包括基礎的學習能力、高層思考能力、重要生活能力及公民實踐能力。

  在資料準備的過程中,也一併檢視學校在學生學習的規劃與執行,我們發現,學校為孩子提供的學習機會多元且豐富;學習歷程關注適性與均等;透過班級經營與各種活動培養正向積極的學習態度,養成孩子各種重要的學習能力。參加優質學校評選,目的在展現學校有效作為,同時也獲取經驗,作為學生學習策略改進之依據,以求好上加好。
  
資料引用:優質學校學生學習第三輪(2014~2017)評選理念、重點與實務。陳麗華(2013)

2017年4月19日 星期三

興德週報第681期

§校長隨筆§

用愛打造普遍卓越

  上週二下午,本校接受資源統整優質學校方案「用愛打造普遍卓越」的評選複審,經由簡報、環境參觀、資料檢視及訪談後,評選委員對本校統整各項資源而創造的教育價值給予高度肯定。在上週的興德週報,我曾引述楊文凱博士對資源統整所下的定義:所謂「資源統整」意指是為健全學校組織發展,有效綜合組織內外部資源,使彼此間獲得連結,並將所有資源系統整合與交流的歷程,其結果可促成學校組織永續發展(2010)。在訪談過程中,行政同仁、校內老師、家長志工、社區里長以及外部支援教師都針對「為何引進資源-如何統整-發揮什麼價值」的脈絡,發表自己的看法,表現出來的愛心與熱情很令人感動,也直接佐證我們為了給孩子更多機會,提供更多舞台,有效統整各方資源,確實創造極大的教育價值。
  評選委員最後綜合各項評比,也給予回饋與建議,茲簡要說明如後:

  一、優點
(一)貴校定期做家長滿意度調查,而且滿意度皆達到九成以上,實在不容易。
(二)特色學校發展上,邀請黃家耀老師協助發展民俗項目,讓民俗體育能傳承發展。在閱讀特色上榮獲台北市閱讀磐石獎與教育部閱讀推手獎,能獲得肯定真是不容易的事情。藝術教育上發展,貴校巧藝廊有3D的透視圖,可見其用心創新。貴校真的是小美的學校,辦學不輸私立學校。
(三)兩位里長發自內心的分享,如果沒有親身的投入,是無法感動人的,有真正的投入現場才能有這樣感動的話,貴校的志工也是如此。
(四)各處室主任的回饋,內容明確,可看出有長遠規劃,可以說出所以然,可見有真的在投入,令人敬佩。
(五)黃家耀老師在教具製作及教學上面真的非常值得學習,黃老師願意長期投入興德、付出心力,相信這裡一定有吸引人的地方。
(六)貴校資源統整有四個特點:
1.物盡其用的資源統整。貴校很有傳承,校地狹小,空間運用會受到限制,但是貴校的空間、廊道、屋頂空間、運動場地皆能物盡其用。
2.人盡其才的資源統整。貴校鄭主任、楊主任及研發處同仁退休後皆主動回校服務,四位主任與老師們各有專長而且有貢獻,一個單位主事者能讓人盡其才,這個單位就旺。
3.物盡其用的資源統整。有經營特色主題的資源統整,這方面的統整不容易,但貴校作的很好。書香團、一生一專長、民俗體育、小精靈志工、科技學習、生命教育都能深耕資源並能有課程及產出,這是一種特色主題的資源統整。
4.全人發展的資源統整。以學生為本位的全人發展,學生都有才藝。品格與智慧兼重、藝能與情藝融合、自然(田園)與創意(廊道、民俗)集匯。貴校簡報能以資源統整的理論來檢核,這是委員們到現在為止,看到的第一所學校。

  二、建議
(一)以下給貴校兩點建議,讓貴校在既有的基礎上往精緻優越發展:
1.希望貴校以教育的四大趨勢,來精緻化資源統整
(1)特色教育:學校要有品牌。
(2)創客教育:老師與學生都要有琳瑯的作品。
(3)智慧教育:現在是學習翻轉的教育,但真正的教育,是讓老師跟學生都要成為有智慧的人,這才是本質,不只是會用手機的學生,而是要展現智慧。
(4)價值教育:就是要有核心價值的教育。
2.最後建議貴校發展智慧教育及創客教育。如何做?可以商請研發處兩位主任,帶領學校各領域老師研發「智慧、創客教材」,發展KTAV單元學習食譜(知識、技術、能力、價值)四位一體的教育。

(二)貴校有研發處協助推動校務,實在難能可貴,平時這些同仁時間較寬裕,來學校也不希望干擾各位,如能安排獨立的空間,相信更好發揮。

  從委員的建議與回饋,可看得出本校獲得極大肯定,同時也建議在優質的基礎上,朝向精緻卓越邁進。以興德資源統整的完整過程和優異成果來看,孩子的學習機會、歷程與成果是豐碩的,未來我們仍將有機連結各方資源,為孩子的學習更加努力,感謝所有同仁們這段時間辛苦的努力與付出,我們共同完成一件具有高度教育意義的工作,非常感謝!


2017年4月5日 星期三

興德週報第680期

§校長隨筆§

教育若水

  在去年的校務評鑑中,由於親師生的共同努力,我們以優異的表現全數通過,而且有六個向度得到一等的最高榮耀,因此我們可以提報四項優質學校直接進入複審,臺北市優質學校向度有學校領導、行政管理、課程發展、教師教學、專業發展、校園營造、資源統整及學生學習等向度,我們今年提送了資源統整及學生學習兩個向度參加評選。曾有家長與同仁想了解興德參加優質評選的原因,其實從臺北市辦理優質學校評選活動目的即可一窺全貌,其目的有三:

  一、表揚及鼓勵學校經營的卓越成就。
  二、肯定及推廣學校經營的優質經驗。
  三、強化及深耕學校經營的精緻發展。

  換言之,以興德資源統整的完整過程和優異成果來看,我們應該有信心獲得表揚與鼓勵;其次,藉由獲獎的肯定,透過分享與推廣優質經驗,讓臺北市的教育邁向卓越;最後經過評選的過程,得到建議與反思,繼續深耕學校經營,由精緻而卓越,孩子的學習品質可以越來越好。這就跟我們的孩子一樣,用盡心力去栽培照顧,總是希望把孩子推出去,讓他發光發熱,因為受到肯定,而越來越進步,是一樣的道理,所以就算同仁們再辛苦,也因為具有高度教育意義,我們還是堅持到底完成評選的準備工作。

  所謂學校「資源統整」意指是為健全學校組織發展,有效綜合組織內外部資源,使彼此間獲得連結,並將所有資源系統整合與交流的歷程,其結果可促成學校組織永續發展(引自楊文凱,2010)。興德推動資源統整,有其清晰之脈絡,以照顧弱勢孩子為優先,接續開展特色及環境建置,然後規劃執行多元社團並融入領域教學方案,最後彰顯孩子的學習成果,不僅要帶好每一個學生,更期望達成:揚其優、扶其弱、保其成。除了整合校內資源,積極對外尋找有助於學校整體經營發展之各項資源,秉持著「用愛打造普遍卓越」的精神,與社區和家長緊密合作,透過爭取校內外的認同來提升辦學績效。我們提出多項具體作法,以學生為核心,建構縝密的資源網絡,透過有系統、有計畫的整合校內外資源,以體現資源統整後之六大成果:

  1.多向整合資源,提供多元學習。
  2.深化品格紮根,培養五育兒童。
  3.引進美感教育,共創幸福園地。
  4.重視扶弱拔尖,展現天賦潛能。
  5.整合家長能量,結合社區發展。
  6.創新設研發處,活絡資源統整。

  在資源統整的過程中,需要行政團隊縝密規劃、積極爭取,更獲得第一線的教師團隊用心落實執行;家長會正向支持與熱情協助絕對是重要力量;社區里長無私引入與投入,擴大資源效益;興德創新設置研發處,不僅本身即是高效能的學校資源,更將連結、擴散之影響力發揮至極致。本校近年持續精進並廣獲家長好評,都是經由全體夥伴攜手深耕,長年資源挹注統整後,呈現於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上的成果,我們希望興德正向能量能持續循環累積,攜手共創精緻、優質、溫馨的興德幸福學園。

2017年3月29日 星期三

興德週報第679期

§校長隨筆§

事在人為、永不放棄

  每年的新生家長說明會,總有家長問,興德沒有一般學校都有的操場,孩子的體育課怎麼辦?我總是說,體育教學的內容五花八門,透過課程與場地的安排,我們會選擇因地制宜的體育課程,無損於孩子的學習,定期透過策略聯盟,到溪口國小上游泳課,到興福國中進行體適能檢測與田徑訓練;其次我們還有許多體育性社團,供孩子選擇;有體育潛能的孩子,有體育校隊可以加深學習。所以儘管興德沒有操場,但事在人為,山不轉,路轉,上學期末奪得南區運動會女子壘球擲遠第一名、跳遠第四名、大隊接力第五名,摘下女童乙組田賽錦標第三名;上週再榮獲臺北市教育盃樂樂棒球錦標賽拋球組殿軍,要為孩子的表現大聲喝采,更感佩哲賢老師、嘉紋老師與文齡老師的付出與指導,非常感謝,這代表老師有熱情有巧思,孩子的體育表現一樣會很豐富!
  兩、三個月以前,收到排球比賽的公文,除了為孩子報名,初試啼聲外,也鼓勵老師們組隊參加,我們是小校,仍然盡力湊足人數,由於沒有室內場館,現有場地使用頻繁,必須以孩子優先,因此練習次數少的可憐,大家抱著以球會友,活動健身的目的參賽。星期六上午忙完園遊會,興德女教師排球隊的夥伴兼程趕到長春國小參加臺北市教育盃排球錦標賽,雖然疲憊,但當天下午仍然將士用命,連勝兩校後,就隱約覺得有機會奪冠。進入複賽後,我們籤運不佳,週六傍晚知道賽程,覺得難度超高,但我還是很有信心,因為週六的兩場比賽,看到大夥兒各司其職,場上的夥伴賣力拼搏,場外的同仁大聲加油打氣,並隨時提供後勤支援,絕佳的團隊動能與氣氛會是興德寫下奇蹟的最佳利器。
     自助而後人助、天助,星期天早上的一場雨助我們一臂之力,能以完整陣容出賽,我們延續高昂士氣,事在人為,永不放棄,多次處於落後局面,咬牙苦戰,勝利險中求;最後一戰,大夥已氣力放盡,靠著頑強意志力,終能逆轉勝出,以五戰全勝的佳績,不僅為興德留下歷史性的一座冠軍獎盃,老師們表現的堅持與毅力更成為孩子絕佳的學習典範!
  感謝嘉紋老師、欣茹老師帶領大家,咬緊牙關,關關難過關關過;謝謝最佳板凳惠光老師權充啦啦隊長率領大家喊到燒聲,而且適時開講,凝聚士氣,謝謝淑娥、雅菁、以靖與哲賢週到的後勤支援,大夥兒都感受到互相照顧的溫暖。賽後我們簇擁著獎盃,惠光老師開講,只要有心,堅持到底,小校一樣做的到,實在彌足珍貴。在外界不看好之下,我們堅持到底,跌破大家的眼鏡,共同完成一個夢想,過程艱辛但果實甜美,非常感謝大家。

2017年3月22日 星期三

興德週報第678期

§校長隨筆§

不同面貌的興德農藝薈

  結束3天的畢業旅行,利用假日回到校園,站在陶蛙園旁邊,由於天氣慢慢暖和,池裡面的絲藻大量繁殖,我捲了褲管,下水將池內的石頭整理一番,同時將這些絲藻盡可能的移除掉,池裡面有魚有蝦,也有許多水生植物,生氣盎然,雖然滿身大汗,但池裡頓時清爽不少。興德不大,每個空間都要充分利用,小小的一個角落提供給孩子觀察、記錄、實作、體驗的機會,校園雖小,但每一個角落必須是孩子可以進行學習的場域。去年底,在學務處與總務處的同仁合作努力之下,我們克服了環境的限制,在屋頂建置了興德農藝薈的小田園,在老師們的指導之下,孩子進行播種、照顧、採收,在實際的體驗中,食農教育與田園教育在孩子的生活中播下了種子,我們也與學校活動結合,最近即將採收的農作物將在園遊會中進行義賣。
  除了屋頂的小田園,校長室的前方也有迷你多肉小田園,多肉植物在原生地區,為克服乾燥、炎熱、少雨的惡劣環境,會將水分儲藏在葉、莖或根當中,所以顧名思義,這些植物會以葉多肉、莖多肉或根多肉的形態出現,外型與一般植物大相逕庭,饒富趣味。我收集了許多多肉植物,有夾竹桃科、仙人掌科、龍舌蘭科、景天科、百合科、番杏科、馬齒莧科,還有長相奇特的薯蓣科-南非龜甲龍、墨西哥龜甲龍等等,像最近惠比須笑開花了,孩子問我這個長相奇怪的植物叫什麼啊?我不厭其煩的跟孩子說明,多肉植物的長相都非常奇特,與其他的植物大不相同,很容易激發孩子的好奇心,屋頂的小田原的蔬菜水果在氣候條件的配合之下,孩子細心的照顧,生長速度很快,相較之下,多肉植物的特點就是長得特別慢,還有冬型種與夏型種的差異,澆水與施肥的管理必須依植物習性妥善計畫,孩子可以做一個明顯的比較。
  學校植物建置的目的,就是讓孩子可以透過照顧、觀察、實作、記錄、分析、假設、驗證,來讓孩子學習科學的知識與科學的方法,單單帶孩子認識植物名稱,澆水、抓蟲、施肥、除草、採收還不夠,還必須透過課程的設計,指導孩子觀察、紀錄、分析、歸納和驗證,這些科學方法就是孩子帶著走的能力,我們的自然老師逐步帶領孩子訓練科學的方法,我們也會將學校田園教學與課程逐步系統化與組織化,將食農教育、田園教育、營養教育與科學教育透過興德農藝薈,落實在孩子的學習活動之中。

2017年3月15日 星期三

興德週報第677期

§校長隨筆§

到喜樹有喜事

  結束三天兩夜的畢業旅行,小朋友安全的回到溫暖的家。這三天兩夜的行程,孩子度過快樂又充實的時光,孩子玩得開心,但是老師們壓力可就大了,謝謝六年級的老師以及隨隊的主任老師們,辛苦了。
  輔導室每年都會規畫愛心鞋盒送暖的活動,請小朋友將家中嶄新但是又不常用的文具、玩具捐贈出來,經由家長以及老師細心的分類包裝,以愛心鞋盒的形式將興德國小小朋友的祝福傳遞給另外一個學校的小朋友。以往幾年都是用貨運寄送的方式來進行,今年配合六年級的畢業旅行,我們在行程當中規劃臺南市喜樹國小的愛心鞋盒捐贈活動,讓我們的孩子親手將祝福傳遞給喜樹國小,雖然只有一小時短暫的停留,喜樹國小的師生以無比的熱情歡迎我們,他們表演的南管及舞獅呈現平日辛苦練習的成果,我們是客人,我們也以平常音樂教學的成果-小朋友吹奏直笛與歌唱來回應喜樹國小小朋友的熱情。我們的孩子很安靜的欣賞演出,並給予喜樹國小小朋友的演出熱情的讚美,喜樹國小的校王長表示,我們的孩子大方活潑、動靜皆宜,顯示生活教育與態度技能的訓練很紮實,他也觀察到我們的老師主動積極,表演時,隨行的同仁主動協助排除音響障礙,導師隨時關注孩子的活動表現,並立即指導提醒,老師積極負責,孩子進退有節,我們師生的表現令喜樹的校長讚不絕口。
  教育不是一時的,需要長時間的紮根,在喜樹國小王校長眼中,我們的孩子表現大方,有禮活潑,進退得宜,這都需要師長平時千叮嚀萬交代,讓孩子慢慢養成好的學習態度,我們的師長們也透過許多的活動讓孩子有展現的機會,孩子慢慢習以為常,能在舞台上展現自信,這都需要老師的教導,同時讓孩子有表現的舞台,長時間的訓練,孩子的好表現就會呈現出來。
  一趟畢業旅行,驗收平日的學習成果,臺南喜樹之旅,讓我們這一趟旅程更具有豐富的意義與內涵,從孩子的表現,以教育熱情驗證我們的教育理念-紮實耕耘、主動積極是正確的方向。

2017年3月8日 星期三

興德週報第676期

§校長隨筆§

美學可以親近,美感就在身旁

  興德國小向來很重視美感教育,校園環境的每個角落都具有美感的巧思,孩子的作品散見在校園的角落,除了學校的美感教育,我們也嘗試走出校園,融入在地社區,將孩子、老師、家長及社區朋友的美學作品與大家分享,興德美學展於是誕生了。

  美學是美感教育的一環,本次的興德美學展以溫馨精緻的風格,走出校園,融合社區,推廣美感教育。這次美學展的作品,邀約了本校退休校長洪瑾瑜校長精緻細膩的細密畫畫作,青年藝術家劉馨文老師為興德揮毫的書法作品,孩子們參加兒童美術創作展及台北市美術比賽等許多富有童趣的畫作,家長會會長游騰頡先生及家長林至闓先生精采的攝影作品,家長及社區志工細緻的手工拼布包作品、拼貼畫創作,本校林婉慧老師帶領學生的禪繞畫及紙蕾絲作品,以及幼兒園小朋友的捏塑畫創作等等,作品既多元、精彩又豐富,我們只是想以認真創作卻又親切易懂的作品,告訴大小朋友們,只要用心體會,美感就在生活週遭。

  謝謝提供作品的大朋友小朋友,謝謝蒞臨指導的所有貴賓,謝謝文山區公所鄭區長到場鼓勵,公民會館羅館長提供場地幫忙張羅,家長會、研發處、興邦里張里長隨時支援一併致謝,最要感謝興德國小教務處孟津主任率領同仁策展,倍極辛勞。策展準備的過程與現場豐富多元的作品充分展現親師生及社區一家親的精緻溫馨氛圍,非常值得大家一起細細地品味與欣賞!眾多好朋友認真努力,共同成就美事一樁,真的好美,您說是嗎?

  展期:106年3月4日至3月31日
  地點:臺北市木柵路三段189號 文山區公民會館


2017年2月23日 星期四

興德週報第675期

§校長隨筆§

自主學習與母語文化

校長賴延彰

以往的寒假,學校跟老師都幫孩子安排了寒假作業清單,設定了學習框架、學習內容及每 天 的 學 習 進 度,好 像 連 孩 子 的 假 期,我 們 都 很 難 做 到「 學 習 者 中 心 」,猶 記 得 去 年 在 寒 假前,臺北市政府教育局廢止了民國 64 年訂定的「臺北市國民小學寒暑假作業實施要點」,於是,為了延續學習,也讓孩子學會對自己負責,老師必須引導孩子依照自己的興趣、傾向、性情,發覺自己的長處與需補強之處,放手讓孩子找知識、學技藝、探究問題及體驗生活,為自己訂下學習目標,決定自己的學習內容。興德的老師搭建學習鷹架,協助孩子訂定學習計畫,假期結束後,鼓勵孩子參與發表。今年是第三次的發表活動,我看到孩子逐漸了解如何訂定、執行、省思自己的學習計畫,發表態度從生 澀 到 自 信,發 表 內 容 慢 慢 熟有架構,只要老師與家長有效引導,鼓勵孩子勇於展現,可以證明孩子有無限可能,例如有孩子以學校社團所學的電腦程式設計出電玩遊戲,以紙板拼貼出逼真的鋼彈模型與彈珠台,或者以一本小書紀錄閱讀過程或旅行札記等等,每個孩子的學習過程都很精彩,這也需要師長們持續來協助孩子。

今天也辦理世界母語日暨本土語言學習成果展演,孩子在老師精心策畫與指導下,有詼諧幽默的閩南語戲劇,有活力十足的客語唸謠,布農族歌謠旋律動人,全校孩子一起唱和,氣氛熱烈,最後以直笛演奏台灣民謠,樂音悠揚,為活動畫下完美句點。我也利用機會提醒孩子,要珍惜自己族語的學習機會,小小年紀都是稱職的文化傳承者;孩子們也要以自己原
生族群為榮,無論父母是漢族、客家族群、原住民族,或來自大陸、印尼、越南、菲律賓等地區,我們共同生活在校園、在台灣,就應彼此尊重,互相公平對待,絕不可有歧視的行為 或心態,台灣這麼小,不應分彼此,應該共生、共好、共榮,從孩子的教育開始,建立正確 的價值觀與寬廣的視野,這也需要家長們一起努力。

2017年2月16日 星期四

興德週報第674期

§校長隨筆§

嶄新學期、興德飛躍

由於天公作美,相信大家都度過了一個暖洋洋的新年,在此預祝各位家長雞年行大運,闔家健康平安、事業順利、鴻圖大展!新年新氣象,新的一年,我們將繼續為興德的孩子們打造更好的學習環境,更期望各位家長能繼續支持與協助,讓興德好上加好,以下說明事項請大家支持與協助:
一、精彩猴年、興德豐收:
去年在全校同仁兢兢業業,努力不懈與家長會游會長領導合作下,興德表現亮麗,在學生學習方面,參加語文、繪畫、閱讀及科學有7項、27人次獲獎,在游泳、田徑、毽球等項目,有29項、130人次獲獎,尤其是本校毽球隊去年更囊括全國中正盃冠軍、亞軍與殿軍,參加臺北市多語文競賽,有16位小朋獲得5項優等以上獎項;老師們的表現也不遑多讓,再度獲得臺北市第17屆教師行動研究競賽國小團體乙組優勝,已經是連續第十年在團體組獲得好成績,我們在上一學年度也獲得臺北市教育111標竿學校認證結果;隨之而來的校務評鑑,更以三項二等佳績,六項一等的絕佳表現,全數通過!
二、「金雞報喜迎新春~開學暨友善校園週活動」的開學典禮:
2月13日是開學日,校長、會長、主任與家長會的幹部熱烈歡迎小朋友返校上課,此起彼落互道新年好,希望孩子以元氣與活力迎接新的一年。師長們用心設置了四個關卡,分別是:「金雞報喜」、「搶得先『機』」、「『機』不可失」、「神『機』妙算」。透過這些活動,讓孩子練習說吉祥話、學習自我保護的概念,包含性騷擾、反毒、反霸凌、反酒駕、自我保護,也讓孩子們祈福集氣,祝福自己也祝福別人,今年能更健康、更進步。
三、本校持續辦理安心就學方案申請與攜手激勵學習潛能計畫:
安心就學的申請相關資格及文件,輔導室都會公布,必須每年依規定提出申請才可以請領補助,致於「攜手班」是不收費用的,但學生必須參加教育部線上篩選測驗,完成國語、數學或英文評量後,符合資格與學習需求才可參加攜手班接受輔導。
四、本學期末繼續進行校園環境改善工程:
我們去年爭取了900多萬的經費,辦理12項的修建工程,提供孩子更好的學習環境,今年我們仍然爭取了許多經費,規畫進行視聽教室與操場等修建工程,來改善校園硬體,大約在學期末陸續施工,施工期間仍以學生安全為首要考量,並將教學影響降至最低,希望各位家長能共同支持與協助,一起營造優質的學習環境!
五、興德的孩子要學會尊重、分享與合作:
品德才能彰顯一個人真正的價值,因此也希望家長多與老師合作,在家裡以溫柔但堅持的方式,指導正確合宜的生活態度,尤其在少子化的現代,在家庭中少了很多兄弟姊妹之間情誼的互動,集萬千寵愛於一身,到學校或在群體中要學會尊重、分享與合作,都需要提早教導孩子如何忍耐與等待。
六、一起陪孩子進行「身教式持續安靜閱讀」:
「身教式持續安靜閱讀」(ModeledSustainedSilentReading,簡稱MSSR),也就在大人陪伴下,每天要有一段連續不被打擾的時間來安靜無聲的共同閱讀,在家裡進行MSSR可以循序漸進,一開始利用週末假日兩天,孩子年紀小就從十分鐘開始,慢慢拉長每次的時間與每週的頻率,並以閱讀書籍為主。,在家裡多陪孩子閱讀,MSSR可以還原閱讀的本質「自然、容易、簡單」,為孩子打下好的基礎。
七、關心孩子視力保健與齲齒防治,培養運動的習慣:
健康的體魄是孩子追求夢想的基礎,請各位家長的留意孩子眼睛與牙齒的健康,嚴格控制看電視與使用3C產品的時間,已經近視的孩子,不要再讓度數惡化了;也請要求孩子飯後睡前務必正確刷牙,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另外,雖然本校沒有跑道操場,但無損於體育課程的推動,透過課程設計與資源共享,我們的體育課一樣活潑有趣,也希望各位家長在課餘時間,多帶孩子從事各項運動,規律的運動是影響孩子一輩子的大事!
八、「童軍教育」是極有價值的青少年生活教育:
在幼童軍活動中,透過進程考驗、探涉活動、技能章考驗、分站活動、大地遊戲、綠野追蹤、定期團集會等,以「做中學,學中做」為原則,希望藉由各種活動課程,讓孩子自行去體驗、操作、探索與發現,協助他們道德、智力、健康和群性友愛精神的成長,正如同我們強調的「培養孩子帶得走的能力」。同時幼童軍透過小隊、徽章、榮譽制度的運用,尊重個別差異、因材施教,依努力程度及個人能力予以彈性合格標準,鼓勵其努力向上,這也是差異化教學精神的實踐,請家長們與孩子共同參與幼童軍活動。
九、鼓勵自主學習就從寒假作業開始:
寒假是讓孩子自我探索最棒的時光,希望漫長的假期能成為孩子自己的時間,讓孩子體會學習是自己的事,應該學會認識自己、判斷省思、做選擇及決定自己學習的內容。從去年寒假開始,在老師引導下,孩子必須依照自己的興趣、傾向、性情,發覺自己的長處與需補強之處,為自己訂下學習目標,擬定自己的學習計畫,請家長們鼓勵孩子踴躍勇敢地發表自己的學習成果,透過觀摩交流,能更負責、更有效的安排自己的學習內容。
十、提供孩子多元展能的機會,讓孩子都有一項以上的藝能專長:
興德國小強調五育均衡發展,「天生我材必有用」、「各人頭上一片天」,孩子的潛力無窮,只要肯給孩子機會學習,孩子的多元智慧就有發展的可能。所以孩子除了學科學習,藝能科的學習也很重要,我們希望興德的孩子在畢業前都能具備一項以上的藝能專長,所以從這學期開始,三年級以上的孩子在老師的指導下,都要能夠在音樂、美勞、體育等課程參加專長認證,隨著年級不同,逐級而上,除了給予孩子肯定與成就感,同時結合本校特色,建立「興趣即專長,專長即休閒」的理想生活,希望各位家長能多給孩子關心與支持,鼓勵孩子踴躍參加專長認證!
十一、共同營造和諧溫馨的友善校園:
各位家長都非常關心孩子在學校的學習與生活,興德雖然是個規模很小的學校,也是個友善的校園,希望家長有任何意見,可以與導師溝通反映或打電話、E-mail或來一趟學校,表達意見或請求協助,我們都樂意為大家服務。

2017年1月19日 星期四

興德週報第672期

§校長隨筆§

精彩興德迎金雞

學期即將結束,回顧去年,在全校師生與家長攜手努力下,又是興德國小豐收的一年,我們爭取了900多萬的經費,辦理11項的修建工程,提供孩子更好的學習環境。在學生學習方面:參加語文、繪畫、閱讀及科學有7項、27人次獲獎,在游泳、田徑、毽球等項目,有28項、103人次獲得殿軍以上獎項,尤其是本校毽球隊今年更囊括全國中正盃冠軍、亞軍與殿軍,參加臺北市多語文競賽,有16位小朋獲得5項優等以上獎項;我們是小班小校,但是小校志氣高,在德智體群美五育均衡發展的教育理念引導下,給每個孩子機會,給每個孩子舞台,從這些亮麗的成績也得到印證。我們的小朋友在各自的舞台上意氣風發,後面卻有一群熱情專業的老師默默支持教導,老師們的表現也不遑多讓,再度獲得臺北市第17屆教師行動研究競賽國小團體乙組優勝,已經是連續第十年在團體組獲得好成績。也因為全校同仁兢兢業業,努力不懈;在家長會史會長、游會長領導合作下,我們在上一學年度也獲得臺北市教育111標竿學校認證結果;隨之而來的校務評鑑,更以三項二等佳績,六項一等的絕佳表現,全數通過!
  展望未來,本校申請臺北市精進課程與教學資訊專案計畫,在研發處楊文凱主任協助下,獲得審查通過,未來將積極鼓勵及協助老師推展行動學習融入教學;其次,我們也申請通過臺北市教育局特聘教師專案計畫,邀請臺北市翁永傑特聘教師與本校自然領域的夥伴一起合作,協助推展自然科學教學、科學展覽指導、陶蛙園生態池、校園植物與興德農藝薈的教學研發,豐富孩子學習內涵的主題課程,讓自然領域成為探索、體驗、操作又好玩的學習活動;而在寒假伊始,麗媚老師與文齡老師也開設數學好好玩的假期營隊,以數學遊戲提升孩子的學習興趣,破解聞數學色變的刻版印象;而其他領域的教學,在老師們持續追求專業的努力下,將繼續來提升孩子的學習效能。
  孩子是興德的主角,興德全體同仁一直努力認真,提供孩子們多元適性的學習機會,新的一年,我們仍然堅定共同攜手建構小而巧、小而美、既精緻又卓越的優質品牌,為興德的孩子提供更好的學習舞台與環境。


2017年1月5日 星期四

興德週報第671期

§校長隨筆§

學習動機

學期接近尾聲,趁著興德書香團志工以及小小精靈讀書會志工最後一次服務與團討,以一顆蘋果及賀卡,代表全校師生,向志工家長們致上誠摯的謝意與深深的祝福。在閒聊中,志工家長都覺得孩子的閱讀習慣是需要培養的,如何讓孩子自動自發喜歡閱讀,這是師長與家長需要面對的課題與挑戰。
  其實不光是閱讀,許多親師都認為獎賞都沒少,好話也說盡了,孩子就是不肯學,遇到這種狀況,有經驗的老師大概都知道孩子的學習動機消失了。在過去的聯考時代,讀書是為了升學,念好學校以取得成功的門票,動機毋須被討論。但到了12年國教又是少子化的時代,人人都可以就讀高中職,學習動機就必須從外在升學的威脅與誘因,轉化為內在的興趣與熱情。
  家長與老師都希望孩子能自動自發學習,動機強大的孩子學習策略較有效率,學習動機的確是學習成功的關鍵。但「動機就像是隨身碟」,讓動機運轉的驅動程式到底是什麼?家庭與學校要如何找到驅動程式呢?
  當孩子面對一件工作,都會進行四個層面的評估:
  價值:這件工作重不重要?有沒有用?
  預期:即預先設想成功的機率,如果成功可能性低,就算重要的工作,也不一定會去完成,但這也與個人特質相關,飽受責罵批評的孩子,成功預期也較低。
  情感:做這件工作好不好玩?快不快樂?強調學習有趣快樂雖然是正確的方向,  但學習會有挫敗、不快樂的時候,只靠快樂驅動學習,效果無法持續。
  意志:當同時面臨兩件事情且衝突時,有堅定意志力和責任感,完成自己該做的 工作。
  清華大學劉政宏教授從動機心理學的角度說明「動機就是引起並且維持個體持續做一件事的力量」,依此定義,前三點是「引起」動機的方法,執行意志可以「維持」學習動機。根據劉教授的研究,真正影響學習行為積極與否的因素是「情感」與「執行意志」,所以學校和家庭的任務就很清楚了,老師必須想辦法提升孩子對任教科目的「情感」,讓這門課變得有趣好玩,或是形塑班級共學的氣氛與向心力,讓孩子願意為班級奮戰,這些都是值得嘗試的方法,同時老師與家長也要讓「執行意志」展現力量,因為,學習不見得都是快樂的,惟有以「情感」吸引孩子學習,以「執行意志」來完成工作,透過完成工作的成就感與滿足感的快樂,將外在動機轉化為內在動機,孩子越做越開心,逐漸養成自動自發的習慣,這都需要老師與家長深入探討,針對引起與維持學習動機,擬定有效的執行策略。
  資料引用自:親子天下49期,2013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