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26日 星期四

興德週報第697期

§校長隨筆§

在上一個星期的興德週報中,跟大家介紹了在 108 學年度實施之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 程綱要中,有關於核心素養的基本概念,所謂『核心素養』是指一個人為了適應現在生活及 面對未來挑戰,所應該具備的知識、能力與態度。『核心素養』強調學習不以學科知識及技 能為限,而應該關注學習與生活的結合,透過實踐力行彰顯學習者的全人發展 。

在 12 年國 教的總綱中,所謂三面九項的核心素養,再轉化為各教育階段與各領域的核心素養,並對應 了各個學科領綱的學習重點,學習重點包含了學習表現與學習內容。所謂學習表現就是行 為、態度以及後設認知,而學習內容便是學科裡面的知識與素材。 

大家最關心的素養導向教學,必須參照各個領域的核心素養以及學習重點來設計,素養 導向的教學有四大原則,首先必須整合知識、技能與態度;其次必須注意情境脈絡化的學習,也就是學習的內容與過程一定要與生活情境相結合,例如:以前國中的時候學習開根號,由 於沒有與生活情境相結合,孩子的學習失去了意義,同時也必須讓孩子了解所學知識的來龍 去脈,例如學出師表就必須了解諸葛亮的作為與決定之前因後果;同時必須引導孩子建構正 確的學習方法及策略;最後,能夠在生活中表現出活用與實踐。換言之,在進行素養導向課 程教學的時候務必要連結實際的情境脈絡,讓學習產生意義;同時強調學生參與與主動學 習,以有機會運用與強化相關能力;課程設計的時候要兼顧學習內容與歷程(學習表現), 以彰顯素養乃包含知識、技能情意的統整能力;而且,針對不同核心素養的項目,應該有不 同的設計重點。 
雖然在新的課綱當中非常強調核心素養的課程與教學,但是並不是每一堂課都要呼應核 心素養,因為每一個領域都有它的特性,其課程與教學的設計往往較有助於某些素養項目, 就整個學期的語文課而言,應該有適當的單元可以用以強調某些核心素養的養成,比如說, 國語課可以安排小組討論來促進 C2 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但國語課有許多其他的學習重點,因 此,未 必 每 一 堂 課 都 需 要 強 調 這 樣 的 小 組 討 論。同 時,並 不 是 每 一 堂 課 都 要 呼 應 很多 核心素養,每一堂課都有其教學目標,核心素養的養成僅是其中之一,在有限時間內不用勉 強呼應過多的核心素養。

核心素養的課程與教學對老師來說似乎是陌生, 但在九年一貫課綱中,其實老師就已 經在進行部分的素養導向教學,只是在 108 新課綱當中,更強調知識、技能與態度的整合; 同時注意情境脈絡化的學習;希望能夠引導孩子建構正確的學習方法與策略,在生活情境中 能夠活用實踐,老師只要透過學期前和學期中的共同備課,了解其關鍵理念與原則,透過教 學觀察與專業回饋,必定可以扮演好教師的關鍵角色,給孩子一堂堂學對、學會、學好快樂 學習之旅。 

資料引用自
1.范信賢(2017)。十二年國教課綱共讀與深學。國家教育研究院。 
2.林永豐(2017)。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總綱:核心素養概念及其課程轉化。

2017年10月19日 星期四

興德週報第696期

§校長隨筆§

攸關我國未來國家發展國力以及教育競爭力,新課綱即將在 107 學年度上路,十二年國 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已經在民國 103 年 11 月 28 號公佈,總綱重要內涵如下: 

一、在理念目標方面:成就每一個孩子-適性揚才、終身學習的課程願景結合自發、互動、 共好的理念,透過學習者的核心素養,培養身心健全發展,讓潛能得以依序開展,進而 能運用所學,善盡責任,成為學習的終身學習者。 
二、在核心素養方面:以核心素養作為課程發展主軸,包括自主行動、溝通互動和社會參與 三大面向。核心素養主要應用在國民中小學及高級中等學校的一般領域,核心素養是指 一個人為適應現在生活和面對未來挑戰所應具備的知識、能力與態度,核心素養強調學 習不宜以學科知識與技能為限,而應關注學習與生活的結合,透過實踐力行而彰顯學習 者的全人發展。 
三、課程架構方面強調 : 1.連貫統整:國高中小進行整體連貫的系統考量,例如統一各教育階段的領域名稱與內 涵 , 並且強化主題課程、探究課程、實作課程等務實推動領域之內以及彼此之間的橫向統 整 。 2.課程彈性:在部定課程的共同基礎上,鼓勵學校發展辦學特色,在彈性學習課程以及校定 課程的必修、選修規劃上,給學校更多彈性設計的空間,強化學校本位發展。 3.適性學習:鼓勵國中小發展主題性、探究性、實作性、社團以及技藝試探等課程,讓孩子 有更多適性探索的空間,增加實現學生為學習主體的教育理念之可能性。 在國際方面,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 1996 96 年及 2003 年提出學會求知、學會做事、學 會共處、學會自處以及學會改變等五大支柱頭。歐盟於 2005 年提出母語溝通、外語溝通、 數學與基本科技素養、數位素養、學習如何學習、人際及跨文化與社會和公民素養、創業家 精神、文化表達等八項核心素養內容。經濟合作發展組織於 2005 年提出的自律自主的行動、互動的運用工具溝通、與異質性團體互動等三大核心素養等等。而國內方面,許多的專家學 者也針對核心素養進行相關研究,換言之,以素養為核心思考國民教育課程的發展,兼顧學 習者的自我實現與社會的優質發展,近年來日益受到國際組織及國內的重視。在整合國內外 相關研究後,國家教育研究院提出「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體系發展指引」,確定以「核 心素養」做為十二年國教課綱發展的主軸。

在新課綱中,老師們對所謂素養存有許多疑惑,素養是指一個人接受教育後獲得知 識 、 能力與態度,而能積極的回應個人和社會生活需求的綜合狀態。素養當中選擇關鍵的、必要 的重要的,就是「核心素養」。除了承續過去課程綱要的基本能力、核心能力與學科知識之 外,更加強調情意態度、學習策略整合活用等層面。

台北市立大學教授葉興華曾經指出 ,依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而言,即為 所列三面九項之內容,這九項核心素養在轉化成為各領域個學習階段的具體內涵,因應新領 綱的實施,老師應該調整教學方向,帶領學生進行素養導向的學習。

核心素養是適應生活和面對挑戰的知識、能力與態度,因此老師在教學時必須掌握「教 對」、「教會」與「教好」三個層次。「教對」是用正確的方法教正確的內容,「教會」是引導 學生學會策略,「教好」是幫助學生融會貫通,能夠應用分析、評鑑和創造所學。掌握「教 對」、「教會」與「教好」的關鍵,必須有賴「情境」、「統整」、「實踐」之策略。

所謂「情境」 就是從學生熟悉的經驗是著手,在熟悉的經驗中學生學習時要處理的資訊少,可以專注學習 的目標,也容易類化、遷移。「統整」就是老師透過課程跟教學設計,引導學生將相關知識 技能和態度進行連結,在老師刻意設計下,學生容易探究初學習內容之間的關係,建構出屬 於自己的知識。「實踐」就是什設計情境,讓學生自己所建構出的知識有練習應用的機會, 或者在進行更多知識的串聯。素養無法直接教導,必須奠基於「教對」、「教會」與「教好」 的基礎,素養也沒辦法只靠活動來培養,而必須以領域學習為基礎,素養更無法藉由評量卷 上的題目來學習,這都有賴平日教學厚植根基,素養導向的教學無須於 108 年才開始,為了 孩子的未來,現在就可以行動! 

資料引用自 
1.范信賢、洪泳善。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之簡要說明 
2.范信賢、陳偉泓(2016)。素養導向。載於潘慧玲主編,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普通高中課
程規畫及行政準備,頁 9-18。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3.葉興華(2016)。從教對、教會、教好邁向素養導向之教學。


2017年10月6日 星期五

興德週報第695期

§校長隨筆§

偶有機會在外與親友聚餐,常看見一家人大大小小聊天聯誼少,滑手機看臉書者多,白 白喪失難得的互動機會,實在可惜。又如隨手翻開報紙或打開電視,網路不斷謾罵與不實批 評網常引發許多社會治安事件,屢見不鮮,因為沉迷網路,反社會人格引起傷害案亦所在多 有,如何防治網路成癮,實為刻不容緩的議題。 

網路成癮又稱為網路上癮、網路沉迷,是指網路使用者過度沉迷於網際網路所形成的一 種上癮的行為,有如沉溺於藥物、酒精、賭博一樣,片刻離開就渾身覺得不舒服。由於網際 網路具有匿名、使用便利以及資訊豐富的特徵,而且與生活的種種需求相結合,因此近年來 民眾上網人數快速的增加,而上癮者也不在少數,時下青少年學生的生活方式受到網路科技 影響極,網路科技突破了地域的限制,打破國界的藩籬,具備安全隱密性、反應立即性、資 料豐富性、使用方便性等種種特性,加上各類網站內容五花八門,各種電腦遊戲推陳出,刺 激青少年上網和打電動的動機與慾望,而且滿足了青少年的好奇心,導致青少年使用網路趨 之若鶩,但是網路資訊良莠不齊,素質不一,青少年如果缺乏足夠的判斷能力常常沉迷於網 路虛擬世界而無法自拔,不僅為危害自己的身心健康,有時還會做出害己害人之事,所以青 少年的網路輔導有其迫要性與必要性。 

根據研究美國研究,有 6%的網路使用者成為網路成癮者,這些上癮者上網頻率很高, 對網路存有某種幻覺,常常因為沉溺於網際網路而減少甚至拋棄過去實際生活中重要的工 作、人際互動以及休閒娛樂活動,個人的悲歡離合都在網際網路中度過,網路成癮者通常與 適應不良有關,生活的壓力、課業的壓力以及人格特質與沉迷網路息息相關。學生為了逃避 壓力,宣洩情緒,容易迷戀於網路,網路提供使用者虛擬的溫暖情節以及宣洩的管道,更讓 使用者難以自拔,網路成癮者一旦上網就遲遲不肯離開,上網的時候精神奕奕,離開之後則 精 神 不 濟 或 情 緒 低 落。由 於 長 期 沉 迷 網 路,忽 略 了 日 常 正 常 生 活,而 有 耽 誤 工 作 學 業 情 形 ,甚至造成許多生理不適的現象。學校為了防止學生網路成癮,通常會有許多輔導的策略,而 網路輔導就是其中之一。

網路輔導指的是學校和老師引領和指導學生善用網路資源,避免學生沉迷網路,以及學 校和老師有效應用網路資源拓,展輔導領域判技術,與擴大輔導效果。所以有網路輔導具有 雙重的意義。網路輔導內容包含五個方面:(1)網路使用的正確認知、(2)瞭解網路使用與 健康關係、(3)適當的使用網路資源、(4)熟悉網路使用倫理規範、(5)理解網路沉迷後果。 一方面是要讓學生了解網路的優點及有害的影響,積極面則是鼓勵學生有效利用網路資源 , 擴大學習效果;而消極面則是指導學生避免不當使用網路,導致身心都受到傷害。另一方面 則是學校和老師充分利用現代資訊科技與網路系統,不再是只有傳統的輔導方式,例如運用 電子信箱 email 的方式來輔導學生,也可以協助學生解決問題,幫助孩子成長。

總之,青少年缺乏正確的使用網路認知,常常會成為網路世界的受害者,學校運用有效 的網路輔導,可以使青少年成為網路的受益者。除了學校之外,家長也要隨時關心孩子的平 常作息,透過陪伴、傾聽、晤談與同理心,適度的引導孩子正確使用網路的時間與方式,畢 竟,投入學業活動、建立人際關係以及正常的休閒娛樂活動都不是過度的「人機互動」可以 替代的。
資料引用自:教育小辭書,吳青山、林天祐,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