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26日 星期四

興德週報第781期

§校長隨筆§

這個星期二我進行了公開授課,我選擇的授課內容是本校三年級校訂課程興德時間「田園樂活」的『耶誕組合盆栽』,謝謝許多同仁的指教和建議。
  在進行教學前,我參閱了「田園樂活」三年級上學期的課程地圖如下:
  1. 意願、嘗試動力:能樂於與家人分享簡易盆栽製作心得。
2. 方法與知識;認識植物的各部位(葉子、莖、根、花….)並能了解植物在生活中的運用。
3. 實踐與共好:能考量植物各部位的特性,組合成簡易的盆栽,並與家人分享感受。(配合節慶活動,一項植物結合簡易盆栽布置)
  在了解課程地圖後,採取自然領域與綜合活動領域的垮領域課程設計,設定學習目標後,進行統整課程的教學活動。經在課程設計與教學當中,由現場學生的回饋,我更了解課程統整的重要性。興德時間是校訂課程,強調主題統整與跨領域課程設計。所謂課程統整是指針對學生學習內容加以有效的組織和連結,打破現有領域內容的界線,讓學生獲得較為深入與完整的知識。以未來的社會發展來看,學生學習的內容需要加以統整,學生學習才能運用於生活中,並能解決問題與創新,因此領域跟領域之間的關聯性更需要加以重視。然而隨著知識的發展,分科越來越細,學生也慢慢偏重於學科的學習,但是各個學科的學習加起來並不等於整體的學習,於是這種學科式的學習受到了批判,認為學習內容過於零碎、呆板,缺乏實用,與實際生活不符合,學科統整的理念受到大家的重視。課程統整的實施,有助於學生生活化與完整性的知識的獲得,老師必須設計合宜的學習任務,深入了解素養導向教學的原則,具有統整的教學能力,同時以多元評量協助學生統整所學,才能逐漸為學生積累生活素養。
資料來源:吳清山、林天祐,教育小辭書,2010,台北市
     校長 賴延彰

2019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興德週報第780期

§校長隨筆§

最近幾週,老師們跟著教學進度,興德時間的田園樂活與探索體驗課程正逐步進入實作與學習任務的指導,探索體驗需走出戶外學習,例如五年級走出戶外進行低空探索,三年級則到仙跡岩踏查。興德國小受限於校地狹小,必須將學習場域延伸至戶外,並與生活情境結合,才能擴展學習視野,並學會解決問題,探索體驗課程有其必要性。
  探索教育是指學生利用戶外冒險情境,藉由團體活動和體驗學習的方式,探索未知的情境,以培養個體自我認知改變和強化社會人際互動的一種教育方式。基本上探索教育會安排一系列的活動學習,從暖身、建立信任活動、問題分析與解決、初級及高級繩索課程,到攀岩、溯溪、登山等。課程中,學生可以進行自我省思,也可學到如何突破障礙,以更有創造性的方式解決問題。探索教育不是動一動,玩一玩而已。他是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的執行教育活動,具有深厚的教育意義,可以擴大學生學習的視野,讓學生不是只有學習課本的知識,在室內學習而已。因此,探索教育可透過戶外學習,得到生活的知能,落實體驗學習創造高峰的經驗;運用團隊學習培養合作能力, 展現自動學習,尋求問題解決;參與服務教育,激發社會責任;發展自我學習,找回學習的樂趣。細究其教育內涵,與108新課綱強調素養導向的學習,並重視「自發、互動、共好」的理念,十分契合,深具教育價值。
  過去學校進行探索教育大多應用在國中童軍活動的課程或綜合活動領域當中,但隨著108年課綱的實施,校訂課程賦予了極大的彈性,探索體驗教育可以成為系統性的課程,將來勢必有非常大的發展空間。探索教育不僅合乎學習的本質,也有助於培養解決問題、人際溝通和團隊合作的能力,是一種很好的教育方式,在過度強調智育學習的社會氛圍中,探索體驗教育可以擴大學生的學習場域,學生可以學會運用知識,積累生活能力,興德時間之探索體驗課程實在有其實踐的必要。
資料來源:吳清山、林天祐,教育e辭書,2011,台北市
     校長 賴延彰

2019年12月12日 星期四

興德週報第779期

§校長隨筆§

興德一年一度的研究專書即將出刊,看到夥伴們用心看待教育,堅持專業發展的熱情與行動,令人感動!從民國79年開始,興德就將老師在課程與教學實施的成果集結成冊,從民國87年起更是逐年出版,至今已經21載,在當時已殊屬不易,這項作為一直延續下來,已經成為興德獨特且引以自豪的優良傳統,也是臺北市教育界令人稱道的專業特色。這代表興德夥伴在專業的自我要求上,隨著社會的變遷,與時俱進,為了有效提升學生學習成效,以行動研究解決教育現場的問題,提出改善措施,長時間的堅持與耕耘,實在難能可貴!
  今年開始,全國高國中小實施十二年國民教育的課程綱要,乃是以「成就每一個孩子-適性揚才,終身學習」為願景,強調動機、意願之培養;重視知識、方法之學習;關照實踐、活用。學校經營核心在課程與教學,興德國小為了因應108新課綱,自106年開始,著手進行學校課程的盤點與轉型,期盼藉由調整後之「自發悅自在」、「互動e起來」、「共好樂生活」課程願景,引領人性尊重、全人發展、績效管理為校務經營之理念,期盼每一個孩子都能「自發悅自在、互動e起來、共好樂生活」,成為具備未來競爭力的世界公民。經過兩年的努力,系統性建構了雙核心(晴空享閱、科技創思)三主軸(民俗體育、田園樂活以及探索體驗)及寰宇學堂的校訂課程,與部定課程有效連貫統整,全校在本學年度同步實施,是興德課程發展重要的里程碑。
  因此,今年專刊主要呼應課程研發的過程與教學研究,也有學生多元學習的面貌。包括「自在生活e起來再出發 興德十二年國教課程轉型二部曲」,論述本校課程願景如何調整闡述、雙核心三主軸之課程發展方向及課程轉型的過程;「那一年我們一起追的書--素養導向的班書共讀成效探討」則是以核心素養的內涵分析班級閱讀的活動與目標;「長者是寶、感恩敬老」探討生命教育融入教學活動設計,學生可以發自內心尊重長者、並學習感恩;「佛拉森分數國歷險記—除之攻略」是透過故事情境,引導學生在充滿趣味的學習環境下,完成數學學習任務;「科技躍進悅展能 閃耀璀璨興之光~每一個孩子都是明星」是本校榮獲臺北市「學生學習」優質學校的文本,亦收錄於專刊,讓親師生瞭解本校努力促進學生升學習的歷程,並取得創新優質成果,以期永續發展。
  本校作者群平時的教學工作與行政業務繁雜沉重,尤其這兩年著重於興德校訂課程研發,更是備極辛勞,能完成研究並付梓,歸因於對興德的愛與熱情,專業精神令人敬佩!研發處王玲玲小姐今年仍持續操刀,協助作品排版,精緻與細膩,堪為典範標竿;心怡主任及教務處夥伴不辭勞苦的規劃與推動,毅力與決心,令人動容。溫馨、熱情、堅持與毅力構築了精緻、卓越、優質的興德品牌,幕前幕後合心齊力,感動無限,在此一併申致謝忱!
  當我們一再檢視興德過去的纍纍碩果時,更需以超乎想像的熱情與使命感,繼續大步向前行,唯有「擁抱改變、價值創新」才能風華再現。成果彙編的集結與付梓相得益彰,深具意義,亦殷切期盼全體同仁繼續攜手合作,續創興德高峰!
     校長 賴延彰

2019年12月9日 星期一

興德週報第778期

§校長隨筆§

興德國小精緻又卓越的優質品牌,是全體同仁共同耕耘的甜美成果,要維繫良好的校園文化與氛圍首重優質正向的傳承。興德有諸多教育界前輩奠定堅實的基礎,一棒傳一棒,學校經營才能日新又新,其中行政能否順利銜接,更有關鍵作用,繼續邁向精緻優質的校園營造也是如此。本校朱雅菁主任擔任總務主任任滿後,吳次寶主任繼續接棒,優異表現榮獲台北市第一屆百大績優總務人員的殊榮,今天以興德週報繼續介紹吳次寶主任用心認真,積極付出的事蹟。
    吳主任之前服務於吳興國小,於107學年度調任本校。在兩校總務主任任內,共完成音樂廳及活動中心地板整修工程(吳興)、幼兒園圖書室暨校舍周邊和兩歲專班整修工程(吳興)、校園特色營造優質化教育環境生態綠能教學區設施改善工程(興德)等65件校園工程與勞務採案,其累積之豐富經驗與本職專業自不在話下,不僅精進個人學能,也大幅改善學校環境,同時必須犧牲假日,監造施作,犧牲奉獻值得肯定。
    同時積極配合推動市府及教育局政策,在吳興國小任內,辦理完成社區公共托育、兩歲專班及樂齡教室工程,0到2歲及2歲孩童有良好托育空間,也提供樂齡長者優的良學習環境;106年協助度辦理全市市長獎頒獎典禮工作績優、承辦教育盃籃球賽、教育盃民俗體育賽及台北市民俗訪問團等大型活動和招標,任勞任怨,總能順利完成上級交辦任務。
    總務主任工作內容繁雜,除了平時例行性工作如:採購、修繕、財產、飲用水保養檢修、校園美綠化、職工工作編配等事項;臨時性工作尚有:配合政策事項活動、辦理災民收容作業、臨時交辦事項與配合處室舉辦活動等。其中有安全顧慮的工作包括:消防系統檢修、電梯、泳池、校園各項建築物及設備維護;另外採購工程更是須遵守相關法規,都須謹慎辦理。吳主任除了熟稔相關作業規定,總是設法化繁為簡,提升效率,並在人力精減的現狀下,將人力做最妥適的運用。
    吳主任剛到興德時,發現問題後都能因地制宜找出改進策略。例如水溝雖定時投防蚊蟲藥,仍有不少蚊子,因此水溝上加裝紗網,大幅減少病媒蚊孳生;另外在椰子樹下加上護網防止椰子樹葉掉落,維護老師和學童安全。行政工作首重事前的規劃安排以及溝通聯繫,吳主任總能正向思考,視為難得的學習經驗,可以從中學習,事後獲得上級肯定,就很有成就感。吳主任說,總務工作是學校後勤支援,學校設備設施維護良好,能規劃完成一項工程,讓校園多一份好的學習環境,孩子能在這個好環境中學習,工作縱使忙碌,常犧牲假日,但能聽到孩子的歡笑聲,一切都值得了!
    吳次寶主任處事經驗老到,講求效率,總是提供有品質的後勤支援;工程與採購都能主動積極爭取規劃;帶領總務團隊也能以身作則有效領導,得獎可謂實至名歸。

     校長 賴延彰

2019年11月27日 星期三

興德周報第777期

§校長隨筆§

校長隨筆
  興德國小是小而巧、小而美、既精緻又卓越的優質品牌,除了老師認真、用心、有效的教學,縝密、系統的課程規劃以外,精緻優質的校園營造也是必要條件,日前傳來喜訊,本校朱雅菁主任與吳次寶主任雙雙榮獲台北市第一屆百大績優總務人員的殊榮,對照本校近年來極力提升校園環境,可謂實至名歸,今天以興德週報先介紹朱雅菁主任努力付出,積極任事的事蹟。
   朱主任在六年總務主任任內,共完成四維樓耐震補強工程、優質圖書館精進方案、校園教學與學習空間優化工程、校舍屋頂及梯間漏水暨安全設施等27件約三千餘萬的校園工程,大幅改善孩子的學習環境,同時以校園美學設計的概念設計,不僅注重實用性,校園美感處處可見。
    同時配合推動市府及教育局政策,自103年起申辦小田園專案,至今已連續三年榮獲臺北市高中職以下學校田園城市綠屋頂小田園「特優」,朱主任更榮獲107年綠屋頂百大良師,帶領本校榮獲107年度校園珍食達人選拔珍食共享Food績優團隊。
    每遇酷暑,教室高溫嚴重影響孩子學習,為了解決此長年問題,積極與家長會合作統籌全案,順利完成全校普通班教室冷氣安裝,提升學生學習環境;為落實「學校社區化、社區學校化」,借用校園空間辦理里民活動,敦親睦鄰,帶領學生進入社區融入學校特色,並將校內資源與社區共享,開辦田園營隊活動、樂齡親子課程等以促進鄰里互動。
  朱主任回顧多年來擔任總務主任的歷程:「從臺北市設計之都系列活動開始學習成長,美學設計師帶領著學生進行校園角落創作,讓興德特色民俗展現在典禮台上;改造原有生態池,師生合力打造親水性佳、易觀察且生態多元的興德陶蛙園;延伸假日營隊帶領孩子的創意進行社區裝點,讓學校特色與社區角落巧妙融合獲得好評,里長更將這份美意持續擴散在巷弄之中;歷程中感謝里長居中協調與推動,設計師為興德特色絞盡腦汁的規劃,校長每次參與活動,陪伴著孩子在設計思考的美學活動中發想、創思,身為總務主任的我,從中學習到設計規劃中美學的重要,更發現自己可以做的事情可以更多更好。
  為了繼續展現興德閱讀課程的特色,積極爭取優質圖書館工程,全校師生共同投票命名,建置以熱氣球為主題的「晴空書屋」,讓孩子徜徉在飛往閱讀世界的書海裡。學校廊道優質化、校園教學與學習空間優化、普通教室學習空間共學化及小田園的建置規劃,皆以學生需求為規劃核心,結合課程發展無限延伸,共同打造更多的幸福空間,讓小而美、小而精緻的興德角落,產生最大的使用效益,讓處處充滿學習機會。107年更與家長會共同統籌本校普通班教室冷氣建置,多次積極與家長溝通並配合公開說明會的努力下,順利完成募款並進行採購與安裝,讓本校學生在炎炎夏日中,能有更舒適的學習環境。每年的磨練與挑戰,有苦有樂,還好有著家長與老師的肯定與支持,一路上秉持著工程課程化的理念,配合著學校課程發展進行規劃設計,讓校園情境角落與學生學習能順利結合以發揮最佳效益。
  擔任總務主任瞭解到自身職責首要為建置安全校園,從一開始學習複雜的法令與規則開始,到之後透過實務經驗能與學校發展方向或課程相結合,就是憑藉著自己對工作的熱誠,看見校園建置配合著學校發展一步步往前邁進,就是最大的回饋與成就感。經過逐年實施的成果下,軟硬體建置完成,校園角落空間活化,資訊網路及創客資材備足,師生沉浸在美意的校園中共同學習,為本校奠定課程發展的良好基礎,讓108年校訂課程發展一路走的穩健、更加踏實,順利轉型建立興德雙核心(閱讀、科技)三主軸(田園、民俗體育、探索)校訂課程。」
    從朱主任擔任總務主任歷程中,不難發現,朱主任善於溝通,帶人帶心、以身作則,為人圓融卻守法講理,所以能整合並發揮處室團隊戰力,全校同仁間可以扶持與合作;時時學習營繕修建之技術與教學場域之規劃,所以校園環境實用美感兼具;總務工作常需犧牲假日,更重協調互動,在現今社會氛圍中,朱主任能正向積極、隨時保持教育熱情,更加難能可貴。教育是一畝福田,朱主任猶如辛勤耕耘,只求付出,不求回報的園丁,是興德之福,更是吾人學習之典範。
     校長 賴延彰

2019年11月21日 星期四

興德周報第776期

§校長隨筆§

校長隨筆
  本週六就是興德校慶,這一年來,我們的孩子有長足的進步。孩子是興德的主角,興德全體同仁一直努力認真,提供孩子們多元適性的學習機會,而我們的家長也一直秉持教育合夥人的專業信念,扮演合作支持的角色,共同攜手建構了興德國小小而巧、小而美、既精緻又卓越的優質品牌。
  今年又是興德國小豐收的一年,在學生學習方面:從107學年度至今,在語文、藝文、自然科學及體育各項競賽有180人次的孩子參加校外比賽並且得獎,這對一所只有200多位學生的小校來說,並不是容易的事,我們是小班小校,但是小校志氣高,在德智體群美五育均衡發展的教育理念引導下,給每個孩子機會,給每個孩子舞台,每個孩子都有機會闖出一片天,從這些亮麗的成績可以得到印證。我們的小朋友在各自的舞台上意氣風發,後面卻有一群熱情專業的老師默默支持教導,老師們的專業表現也不遑多讓。老師們的行動研究和教案設計年年得獎;學校的核心在學生,我們獲得學生學習優質學校的肯定;學生學習首重課程,連續兩年獲得課程計畫特優,尤其今年是新課綱實施第一年,獲獎別具意義;閱讀是我們特色課程之一,我們是台北市閱讀活動特優學校;學校雖小,五臟俱全,我們永續推廣田園教育,連續兩年獲得特優;生活安全教育是基礎,我們獲得交通安全教育特優金輪獎;這幾年來完成幼兒園改善等20餘項工程,提升學習環境的品質,同仁們備極辛勞,吳次寶主任、朱雅菁主任榮獲台北市百大績優總務人員金質獎與銀質獎的殊榮,感謝所有老師與行政同仁無私無悔辛勤付出。在這些榮耀後面,興德親師合作無間更是重要推手,家長會全力支持學校辦學,家長會歷任與現任會長:史耀雄會長、游騰頡會長、高顥瑋會長與蔡孟芹會長一棒接一棒領導合作,家長志工提供最優質最專業的服務與支持,保健室志工、書香志工、導護志工、小精靈志工、注音符號媽媽是校園最美的身影;社區議員里長們熱情的支持協助,提供所需資源,也讓我們的辦學好上加好!
  謝謝所有教職員用心與努力,以及熱心家長志工的支持與協助,我們一定會以穩定堅定的步伐繼續向前邁進,興德的孩子一定會成為我們的驕傲。
     校長 賴延彰

2019年11月14日 星期四

興德週報第775期

§校長隨筆§

校長隨筆
  今天至潛多班觀課,看到孩子們在藝婷老師與鄧文老師的指導下,按部就班的學習,覺得很欣慰。老師們花了許多時間備課,依孩子的個殊性與需求,設計學習任務,運用適宜的教學策略,孩子不僅都有參與,學習也有效。特殊需求的孩子經由特殊教育課程設計,在老師愛心與耐心陪伴下,雖然慢飛,也是我們的天使,老師真的太重要了。
  這讓我想起之前的一位孩子,他在興德有老師們的呵護,有所有孩子的包容接納,他可以安心、放心的快樂成長,透過福智教育基金會志工(2016)的筆觸,是一個溫馨的美麗故事。
    小志來過校長室了
  小志 長得清秀可愛、安靜,是個多重障礙的孩子,自閉不擅長表達。
  小志喜歡吃香蕉,喜歡下課到校長室開電視看卡通,只要看到校長室有香蕉就會拿來吃;喜歡紙盒,看到紙盒就把裡面的東西掏出來,再把紙盒帶走;喜歡公仔及附有公仔的筆,看到就會帶回去。
  不論校長是否在辦公室,小志都會這麼做。所以只要看到香蕉皮或紙盒不見了,就知道小志來過校長室了。
  校長原本不以為意,但小志的班導及母親希望小志還是要學些規矩,至少校長不在時,不可以偷偷進入。於是老師和特教老師就開始想辦法……
  卡通鎖碼無效
  首先,第一招:老師將卡通頻道鎖碼,這樣小志進入校長室看不到卡通,可能就不會擅自闖入。但是小志依然故我,即便是校長與老師們在校長室開會,小志也會自顧自的進入校長室開電視看。依然進來吃香蕉、拿紙盒,對他喜歡的公仔及有公仔的筆,也會帶走。因為小志不像一般的孩子,拿了東西會藏起來,結果當然就會被老師及母親發現。鎖碼這個方法顯然無效。
  紅綠燈也不管用
  接著,第二招:在校長室門口貼了紅綠燈,在班上時先不斷告訴小志,紅燈代表校長不在,不可以進入;綠燈代表校長在,才可以進入。但是這一招也不管用。
    有一天,校長回到辦公室發現東西移位了,原來是小志穿過窗戶兩片遮陽板的縫隙,開窗,避開窗檯的植物及窗檯附近的擺設,在沒破壞現場任何東西的情況下,進入校長室。
    開啟密碼奏效
  於是老師們再出新招─第三招:在小志穿越過的遮陽板左下角貼了「小志,不可以爬窗戶,回教室」。老師們如同往昔,先教導小志這些話的意涵。結果這招果然奏效。校長發現小志每次靠近校長室,看到遮陽板的字條,就會退了回去,不論校長在或不在,他都不再私自闖入,除非校長帶他進入。 
    師長密切合作
  校長說小志的班導師與特教老師密切合作,把小志所在班級帶得很好,小志到校長室看電視時,同學看到上課了他還沒回教室,就會到校長室來,牽著小志說:小志,上課囉,我們回教室上課,小志也會乖乖的跟同學回去,而且每次來帶小志回去的還不是同一個同學。即便小志在上課或集會時做出一些脫序行為,班上同學都會包容他,其他班級同學如果想欺負小志時,班上同學也會保護他,這樣的氛圍擴大影響,變成全校的學生都對小志很好。
  校長的結論─老師想辦法時,要有耐心,要去找到那個開啟的密碼。
    後記:
  每次回想這個實例時,心裡還是滿滿的感動!每個孩子都是父母親心頭的一塊肉,也是身為師長心裡的一塊寶。老師們對於小志不恰當的行為,完全沒有一絲惱怒,卻以極度的愛心、耐心、智慧、善巧,想方設法,不斷出招,終於找到這把鑰匙開啟「小志密碼」。
  在老師繁忙的工作中,卻能不厭其煩,多次改變策略,如此次第的解決了這個問題,教育了小志,也教育了全校師生。這其中的關鍵就是「我願意」-為人師表初發心的大愛,為了學生,我願意……。只要我願意,天下無難事!不是嗎?
  謹以此故事分享給老師們,彼此共勉。當我們困頓時,這故事或許會有所啟發吧!
     校長 賴延彰

2019年11月7日 星期四

興德週報第774期

§校長隨筆§

校長隨筆
  上週六應吉中非營利幼兒園邀請,帶領園內老師實作多肉植物組盆,這是該園推動幼兒美感教育,針對教保人員進行美感生活創作與美感環境的專業成長活動。
  陳伯璋、盧美貴(2012)說,「美」常常停留在一種感覺的狀態。「美學」在學習整理人人類的感覺,它是透過日文翻譯出?的漢字(蔣勳,2007),也就是把一種科學加以整理用來研究人類視覺、聽 覺、味覺、嗅覺以及觸覺的學問,這門「感覺學」日本譯成漢字稱為「美學」。而幼兒園中的美感教育目標,是透過老師指導運用「五感教育」,喚起幼兒對周遭環境事物的敏銳感受力,激發豐富的想像與創作潛能,並培養個人的美感偏好與判斷能力。
  園藝植物是校園美化的最常見到的媒介之一,由於過於普遍卻也容易視而不見,又或擔心缺乏相關的專業知識而卻步。其實運用園藝植物來營造幼兒園美感環境或進行美感生活創作並沒有想像中的困難。以本次課程為例,以多肉植物為素材,非常容易連結五感操作,只要初步認識植物特性,透過簡單的巧思,讓大家發現多肉植物的美,完成操作更會有滿滿的成就感。
  幼兒在每日的生活需求不外乎「食、衣、住、行、育、樂」,這些都是幼兒美感教育的素材。例如透過食材認識美感顏色、質感紋理、線條造型等元素,可以轉化實際運用至幼兒園例行性活動;主題/學習區及環境布置可以引導幼兒從日常生活發現美感。「美感」課程設計的教學實踐策略中,教師應激發幼兒「五感」的好奇與想像力,並採取「遊戲」的精神和營造「悠遊」的氛圍,擺脫「標準化」和「填鴨」的桎梏,進而發揮創造力,是引導幼兒及教師自身透過參與、發現、對話、認同、學習、創意的過程。
  「美感從幼起、美力終身學」,培養美感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從小開始扎根,希望增強學齡前兒童及幼保人員的環境感知與美感覺察能力,增加多元生活體驗和環境探索,了解美感的各種形式以及與生活之間的連結關係。美感教育是最好的國民教育,不只可以帶動社會和諧、發揚個人軟實力,還能帶動國家持續進步成長。美,不只是賞心悅目的創意之美,同時也是一股最柔軟、最堅定的力量,讓我們內心感到無比堅毅,營造和諧而有趣的社會!
資料引用:
幼兒園美感教育扎根計畫,
https://www.facebook.com/幼兒園美感教育扎根計畫-1106541892742456/
,2019。
陳伯璋、盧美貴(2012)。「慢」與「美」共舞的課程 ─幼兒園新課綱「美感」內涵領域探源。
     校長 賴延彰


2019年10月31日 星期四

興德週報第773期

§校長隨筆§

    放學時與一位家長聊孩子的學習狀況,她很謝謝學校老師耐心的陪伴,常常跟家長溝通,依孩子的狀況適時的轉換輔導與教學策略;同時學校的溫馨氣氛,同學間的包容接納,讓她的孩子能安心的學習。短短幾句話,其實已說明接受特殊教育的孩子在學校能正常學習,實施融合教育所應具備的條件。
    融合教育是指身心障礙學生的安置方式由特定的機構走入一般的社區,由特殊學校轉到普通學校,由特殊班進到普通班,也就是強調回歸主流和正常化。
    為了達成「特殊而不隔離」的理想,避免身心障礙學生形成孤立,培養學生能適應未來社會的生活,資源班的教育型態漸漸成為一種主流,事實上要實施完全融合教育,將身心障礙學生完全回歸到普通班,仍有其現實上的困難。不過,透過適當的教育情境設計,讓身心障礙學生與一般學生能夠得到最大的互動機會,增進一般學生對身心障礙學生的了解與尊重,已成為當前特殊教育努力的重要課題。
    融合教育的實施,猶如一棵樹苗需要不斷的灌溉與滋養,才會茁壯,並長出美麗的花朵。所以它不僅需要政府強而有力的政策支持,也需要學校老師(普通班老師與特殊班老師)的合作,家長的配合態度也很重要,如此相加相乘,才能得到最大的效果。特殊需求的孩子就好像是慢飛的天使,只要在一個友善和諧溫馨的學校環境中,普通班的孩子會尊重與接納,全體老師給予支持跟協助,我們相信慢飛的天使總有飛上天空的一天。

 資料引用;吳清山、林天祐,教育小辭書,台北市,2010。
     校長 賴延彰


2019年10月24日 星期四

興德週報第772期

§校長隨筆§

現代的年輕父母或老師,受西方文化的影響,在教育下一代上,常常借鏡西方教育方法。然而相當一部分家長及老師忽略文化的的不同,也曲解了西方教育的理念。例如「尊重孩子」常被曲解成「孩子的意見全盤接受,任其自由發展」。
    現代父母及老師重視親子或師生溝通,也尊重孩子的意願,因此很多事情會詢問孩子意見「好不好」,甚至變成常用的口頭禪。但若牽涉到身體健康、會影響他人的行為、未來的學習態度等,必須予以規範與引導的事,就不能問好不好,這樣反而讓孩子有討價還價的空間。尤其遇到必須禁止的事,就請用直述句,別再用詢問句了。
    魏瑋志(2017)認為,對待孩子的教養與態度,要給予有規矩的自由,務必做到「尊重而非放縱、同理而非溺愛、傾聽而非順從」。踩在規矩之上的行為,不要再問孩子了,請給予直述的肯定語句即可,以幼兒為例,有幾個做法可以練習看看。
一、給予緩衝,但目標不變
  「因為你最近青菜吃太少了,等一下要把我給你的青菜吃完喔。」
  「我不要吃青菜啦。」
  「至少要吃兩大口,沒吃完就不能出去玩。」
  「後面有人在等了,我們從鞦韆上面下來吧。」
  「我不要,我還要玩。」
  「那麼我們再盪十下,如果你還不下來,爸爸一定會抱你下來。」
  重點在於讓孩子以看得到的目標來慢慢接受,而非一次就強迫他接受。
二、轉移目標,但堅持到底
  「剛剛已經吃過很多餅乾了,明天再吃吧。」
  「我不要,我現在就想吃。」
  「不然你吃海苔好啦,但就是沒有餅乾。」
  「你的蛀牙又痛了,我們一定要去看醫生。」
  「為什麼? 我害怕去看牙醫。」
  「只要你看牙醫成功了,我們去吃你愛吃的壽司。」
  換個可以接受的事物來替代,或是採用鼓勵的方式來轉移念頭,引導孩子一起堅持地朝著目標前進。
三、要求孩子一定要做的事,我們要說直述的肯定句:
  句型: 「等一下要吃完青菜喔。」
  句型: 「要騎車出去玩,一定要帶上安全帽。」
  句型: 「我們要從鞦韆上面下來囉。」
    網路作家大V(2019)說,無規矩,不成方圓。在一個清楚,明確的規範裡,給予孩子獨立發展、探索的自由,是蒙特梭利「自由與紀律」的中心思想。不是每件事情只要孩子想做都可以做、都可以得到;成人有責任讓孩子知道,什麼事情是不應該的、是不被允許的;「愛」他不是事事順從他。我們用溫和的語氣、堅定的表情、明確的態度對孩子說「No」,讓他明白在環境裡面準則是什麼,在即將要偏離的發展軌道,回到正常的航向。
    而在小學校園,小學生成長首重生活習慣與學習態度,有關品德教育的基礎-生活教育的要求與輔導,如果誤解尊重的原意,想必班級秩序一團亂,生活常規脫序,學生行為舉止乖張無禮,學習也不會有效果;而在學習態度方面,老師可以發揮專業引導的技巧、從旁鼓勵指導(這就不是強迫),讓孩子勇於嘗試參與各項學習活動與競賽,如過於順從孩子的選擇,孩子不僅失去觀摩學習的機會,也會慢慢形成消極怠惰的心態,實非教育之目的。
    換言之,我們都不希望孩子成為無理取鬧、養尊處優、生活脫序,抑或消極被動、沒有學習意願的小霸王。這都需要老師與家長釐清尊重與放縱的界線,輔以合適的溝通引導技巧,長時間積累下來,就會成為有禮、同理、愛學習、樂學習的興德好兒童!
資料引用於:
魏瑋志,風傳媒,https://www.storm.mg/lifestyle/275809  2017.06.06
大V生活,教養 | 以愛之名行放縱之實。尊重與放縱僅有一線之隔/自由與紀律 2019.10.08

     校長 賴延彰


2019年10月17日 星期四

興德週報第771期

§校長隨筆§

這個學期開始,許多家長拿到孩子的課表,對『興德時間-晴空享閱、科技創思、民俗體育、田園樂活、探索體驗、寰宇學堂』一定充滿好奇;這學期也有幾位新夥伴加入興德團隊,我想有必要將這兩年來,課程發展的發想與研發實踐過程再概要闡述,凝聚共識,期待雙核心三主軸的課程能永續優質發展!
  九年一貫時期的校本課程如何透過優雅轉身與十二年國教課綱相銜接,對每個學校來說,都是個全新的議題。為持續優化學校整體的發展,興德從106年開始便積極嘗試,開展一段新課程實踐的「驚艷之旅」。
  行政團隊因應大環境劇變,先重行審視並思考現行校本特色課程-民俗體育與閱讀課程,能否禁得起少子化的考驗,持續發揮培育關鍵競爭力人才之功效;接著再評估學校優劣勢、各項條件與挑戰後,確立「雙核心三主軸」課程架構,明定以閱讀課程與科技資訊為工具領域,同時發展田園課程、民俗體育與探索體驗三大課程。
  雙核心三主軸課程乃立基在原有課程基礎上,融入素養導向精神,以系統性觀點做好橫向聯繫與縱向統整。運用「變動最少、負擔最小」的操作模式,賦予課程全新風貌與亮點,為小型學校注入全新風貌和活力。
  課程願景是引導課程發展方向的關鍵,興德在確定課程架構後,隨即透過闡述,將學校願景與108新課綱之理念相連結。「自在、生活、e起來」是興德全校具共識的願景,連結新課綱「自發、互動、共好」後,內涵如下:
一、自發悅自在(learn of):激發向上之意願及積極學習之動力-願嘗試、有意願、有動力;
  二、互動e起來(learn from):重視基礎知識學習及方法之探究力-有知識、有方法;
  三、共好樂生活(learn for):涵育正向態度及應用所學之實踐力-好態度、樂實踐。
  雙核心三主軸課程便是以「自發悅自在、互動e起來、共好樂生活」課程願景作為指引,關照「意願動力、知識方法、態度實踐」三大面向,注重部定課程與校訂課程之整合,從而發展課程地圖。
  興德是小型學校,課程發展需全體老師投入才有成功的可能。在老師有熱情、有專業的支持和投入下,順利透過新課綱宣導、行政及教師團隊協作,完成課程轉型與建構任務。期間,校長與主任時時關注教育趨勢變化,自106年初就主動對新課綱進行了解,接續參加各項研習自我精進;也帶領同仁進行校外標竿參訪,豐富教師學習視野,了解各校課程建構歷程及內涵,為學校課程轉型及發展做足準備。
  為確保課程建構步驟與內涵之正確,還定期聘請專家學者到校指導,針對課程願景詮釋、雙核心三主軸之課程內涵、架構與課程目標深入研討,直到課程雛形建構為止;過程中,對話人員與規模大小會依階段需求而靈活變化,有時是校長主任對談,有時會邀約領域召集人加入,有時則是全校老師一起來,目的在豐富對話之內容及養分。
  目前「晴空享閱、科技創思、田園樂活、民俗體育、探索體驗」五套課程之課程地圖均已初步研發完成,108年8月起開始在教室實踐並隨時蒐集課程與教學回饋資料。相較於過去的九貫課程,興德新課程最大的改變是:每套課程清楚臚列「意願動力、知識方法、態度實踐」三個層面的學習目標,更強調融合知識情意技能之素養導向教學;校訂課程強調態度實踐、部定領域課程重視知識方法,彼此相互為用;五套課程之間有工具領域及發展運用,角色不同卻互為統整;每套課程縱向與橫向連結之脈絡清晰明確。
  歐用生教授(2018)曾說:「課程是趟驚豔之旅,學習始於驚奇,終於驚奇。學習始於驚嘆號和問號,終於驚嘆號和更多的問號!課程currere是跑的過程,在跑中和自然相遇;探索世界,和他人相遇;擴展人際,和自己相遇,覺醒自我!所以課程是人與自然、社會,人與人,人與自己的相遇和對話。」以歐教授的這段話為「雙核心三主軸」課程建構歷程下註腳,再恰當不過了。願興德夥伴能再接再勵、同攜手齊努力,為興德孩子的未來續譜美妙的生命樂章!

     校長 賴延彰

2019年10月10日 星期四

興德週報770期

§校長隨筆§

昨天下班後,整理硬碟裡的照片,104年參訪芬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及立陶宛的回憶再度湧現,與大家分享立陶宛所見所聞。
  維爾紐斯大學創建于1579年,是最著名的綜合性大學,也是為波羅的海三國中最古老的高等學府之一,為全國規模最大的大學。許多立陶宛的名人,也大部分畢業於這所大學。很多在世界知名的宗教家,政治家和歷史學家都來拜訪過維爾紐斯大學,像教宗約翰保羅二世、西藏精神領袖達賴喇嘛、曾拿過諾貝爾文學獎的波蘭詩人Wislawa Szymborska,立陶宛作家Czeslaw Milosz等,因此威爾紐斯大學應可稱為立陶宛之光。
  建校已經超過4個世紀的維爾紐斯大學,跟隨著受教人口增加,原舊有的校地早已不敷使用了,在20世紀後人口快速增長下,校區分布整個市區,也是其學校之特色之一,因此佔地之廣貫穿整個老城區,它總共擁有13個園區,其中包括12個學院、8個部門、10個研究中心和三所附設醫院,至目前大約有22,000位學生正在就讀,估計約有二成的立陶宛的人口,由此大學畢業。維爾紐斯大學目前已成為國際上有影響的學術中心之一,具有廣泛緊密的國際聯繫,學術交流活動非常活躍,該校也開始接受他國的公派和自費留學生,由於教育品質高、費用低廉,將能為留學生構建了一個良好教育的平臺。因此該校也配合世界潮流,創教育思維和改革教育方針,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為方向,拓寬專業基礎的向度,改變以往狹窄的培養方式,改善並優化課程結構以建立完善管理制度,減少必修課,增加討論會、實習、模擬生產、現場教學等生動活潑的方式,啟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並重視學生的個性發展並加強學生能力的培養,這樣的改革方向與台灣現行教育略為相似,台灣教育若能更加重視實際操作與生活技能配合,必能加速知識連結,讓學生將所學更為積極展現。
  文學街道穿梭在城區間內小街道牆上,佈滿著大小不一的藝術創作,包括繪畫、詩篇、彩繪磁磚等,形成一條獨特的文學之道。這是2008年為了紀念曾居住這條街上的19世紀詩人以及眾多和立陶宛有關聯的詩人及文學家們,特別設置的小徑裝置為永久的戶外藝廊,目前累積的藝品已經超過百件以上。
  一眼望去獨一無二的紅磚建築,數不清的拱門及裝飾品,其中讓人驚豔的建築-聖安娜教堂就坐落於維爾紐斯。這美麗的建築物是由聖安娜教堂和鄰近的修道院組成的建築群,共同譜出令人嚮往的哥德式美景。此教堂為羅馬天主教教會,以獨特的建築與結構聞名,堪稱威爾妞斯最美的著名建築,更是晚期哥德式建築的卓越典範。然而此教堂原為木造結構的教堂,但因毀於大火,於1500年以改造為磚造教堂。不同的砌磚方式,形塑了優雅的線條,至今已500年。
  興建時網羅了當代最傑出的藝術工匠共同合作,巧妙的融合廣泛的藝術形式,外觀和內部都是哥德式樣式,但聖壇卻是巴洛克式,優美的塔鐘則充分傳達哥德式建築的垂直比例、生氣蓬勃。
  考納斯堡是立陶宛第一座防禦城堡,也是暫時的臨時首都,歷經多次的戰火摧殘,現今面貌為參考文獻經多次修復,呈現復古風味,堡內展示當時的裝置,如刑具與公爵司法判決區域,顯現當時真實生活的一面,其內部展示充分利用原有空間,巧妙運用光線,展品充分融入情境,毫不覺有突兀之感,且動線規畫良好,在參觀便利與維護古蹟之間,取得很好的平衡。
  聖麥可天主教堂因年代久遠,內部老舊殘破,正在進行修復工程,參觀當天有工人正在施工,從已修復與未修復部分兩相比較,可看的出來在當時教堂陳設不僅具宗教意涵,亦極具藝術價值,日常的宗教生活也是可以陶冶美感。在參訪行程中參觀許多各具建築特色的教堂,無論正在修復與否,都可見當地政府與民眾對文化資產的重視,同時也將文化資產與觀光產業適當連結,不僅進行行銷與宣傳,亦提昇其經濟效益以永續經營與發展。
  市政廳是一棟白色建築,興建於16世紀,前方為商人廣場,周圍環繞具中古歐洲建築特色的街道,參觀當天,在廣場中間,豎立一圓形立柱,上方有兩個金屬圓環,各裝置數量自行車,並插上姊妹城市的旗幟,不僅傳達意象亦饒富趣味,現代的設計與顏色的配置竟與中古風味的街道自然融合一體,堪稱佳作,只要經過審慎的思考,好的設計作品也可以與現實情境互為幫襯。
  在市政廳廣場的周邊街道房舍,為維持中古歐洲風味的建築特色,其牆面雖經整修,但維持特殊風貌,在招牌與公共標誌的設計上,可看得出極為用心規劃,例如交通標誌與建築融合一體;藥局的招牌採用中古世紀蛇的標示,卻又極具現代感;商家營業的家具選擇也成為街景的一部份;就算整修中的建築,其施工遮蔽亦不馬虎,在在顯示,在街區的營造上,除了富設計感並融合情境的硬體外,更重要的是已內化為設計思維的生活美感。
     校長 賴延彰


2019年10月3日 星期四

興德週報第769期

§校長隨筆§

志工服務 共榮共好
張朝雄里長榮獲108年杏壇芬芳錄表揚
  超過了15個年頭風雨無阻地擔任興德國民小學的導護志工,每週一清晨準時出現在興德大門交通崗的熟悉面孔,就是學校學區所在的興邦里張朝雄里長!
  「偉大的工作,並不是用力量,而是用耐心與堅持去完成的」!愛孩子的心是他奉獻付出的原動力。從愛自己的孩子,到愛興德的孩子,再延伸到愛社區的孩子,這也是多年來堅持導護工作的原因。張里長協助交通導護工作,迄今已達15年,風雨無阻未曾間斷,除了固定崗位的執勤,同時也擔任導護志工隊小隊長,更主動支援學校臨時的需求。這樣的一份堅持也影響了校內的其他志工,效法這樣的精神同樣的成為終身的導護志工,這對於學童上放學的安全有莫大的助益,張里長也於107年度受推薦獲選為臺北市優良導護志工。
  校園中不時可以看到張里長穿梭的身影,大大小小的委員會都有他的參與。「交通安全會議」中,常常利用站導護時所觀察到的細節提出建議,如果是路面需要修補或是里民需要勸導,他也義不容辭的協助。張里長同時也是「中輟生鑑復輔會議」的一員,如有未入學或者中輟之虞的孩子,也會主動提供有用的資訊協助學校能即時有效的幫助孩子。
  校園附近有一狹窄巷道,道路坑坑洞洞,到了晚上漆黑無比,成了治安死角。為解決此窘境,除了改善了照明、路面等基礎設施,更特別的是在牆面上比照興德國小牆面設計,彩繪為蒙德里安圖騰,這樣一來牆面不僅明亮美麗且具人文氣息,更讓學校周邊的環境為之一亮;由於學校附近巷弄轉彎處的路邊,經常有車輛違規停車妨害交通,經過學校師生與里辦公處的集思廣益,學生與家長一起進行牆面設計與實地彩繪,彩繪圖設計內涵中融入興德國小最引以為傲的「興德娃娃」學校辨識系統、學校特色精神標語及象徵社區與學校融合的意象-「公車及站牌」;張里長與校長、主任、家長會長及熱心家長等多人,帶領興邦里的興德學子們,揮灑著彩筆及汗水,讓平凡無奇的老舊水泥牆,在眾人的努力及集體創作下,逐步彩繪成為極富教育意涵及社區營造意義的生動美觀活靈活現景觀。
  興德國小每年都會辦理成人教育班,目的是讓社區曾經失學的民眾進入校園內學習;張里長也是成人教育的推手,他推動樂齡共學的活動,延攬興德退休的教育人員成為師資,將學校教育人員的專業與熱情持續的延伸擴大到社區,透過樂齡共學讓這些教育人員的專長得以延續發揮,同時也讓里民受惠。
  「認真做好每一件事」是張朝雄先生的座右銘,他常常說自己的做事態度與方法,都是在興德國小擔任志工的時候所學習到的,包括安排年度行事、資訊收集、編輯活動資料、刊物的編排,準備評鑑工作等,這些都是在興德參與各項事務時,經由學校校長、主任、老師的經驗傳授而累積下來的。他同時也靈活的運用這些理念與經驗來經營里務。
  熱愛興德一路走來,始終如一!學校有任何需要,無論是會議、座談、評鑑或活動等等,無論再忙也都會想盡辦法撥出時間。張里長多年來點點滴滴的奉獻,讓興德與社區變得密不可分,真善美的循環讓興德國小以及所處的興邦里一起變得更美好、更有愛!
  資料引自:曾韻任主任撰寫之台北市108年度杏壇芬芳錄推薦文
     校長 賴延彰


2019年9月26日 星期四

興德週報第768期

§校長隨筆§

民俗體育在健體領域屬於表現型運動,在教學中可以培養學生對傳統技藝及民俗體育的興趣,從學會專注、訓練知覺動作的敏捷性、手眼及肢體的協調性,進而面對自我能力的挑戰,學會從失敗經驗中重新出發,豐富生活視野。民俗體育向來是興德國小極為重視的特色課程,具有五大核心價值:「健康--帶給孩子良好體魄」、「均衡--帶給孩子身心靈協調」、「優勢--培養孩子優勢才能」、「自信—建立自我學習信心」、「動能—自我實現與團體貢獻」。近來為因應時代的變遷、學生學習的需要,及108課綱之「自發、互動、共好」的理念,特別在現有良好的基礎上,進行整合與轉型,除了經由橫向聯繫、縱向統整,著重激發學習意願與動力、民俗體育技術之指導外,更致力於指導學生運用所學,進行專長認證,積極培養分享實踐的能力,將課程由精緻邁向卓越。
  民俗體育課程是本校「雙核心、三主軸」中之領域應用學科。本課程實施時間涵括部定課程之健體領域及彈性學習課程時間,進行時並適度與學校行事活動結合。學習表現包含認知、情意、技能、行為,學習內容則整合了部定健體教材、自編民俗體育教材,並統整晴空享閱與科技創思,進行跨領域教學。
  本校民俗體育課程的學習在「自發悅自在、互動e起來、共好樂生活」的學校課程願景之導引下,期許培養具備健康生活與終身運動知識、能力與態度的健全國民。其課程設計符應願景之說明如下:
一、自發悅自在:強調學習民俗體育之意願和動力之培養,希望透過活動設計,引導學生樂於投入、喜歡參與、學習專注、挑戰自我,並能享受各項民俗體育相關學習活動之樂趣,進而培養內在的學習動機與意願。
二、互動e起來:強調民俗體育技能的學習,從低年級基礎跳繩、協調性之學習開始奠基,逐步引導學生在中年級時能運用觀察與分析,以學會多種跳繩技巧並流暢操作一項民俗體育技能,注重基本動作與串接,而在高年級時能自我檢視與監控,完成組合動作與遊戲,重視技能學習及方法的探究力。
三、共好樂生活:強調民俗體育所學之運用與實踐,透過課程設計,引導學生將晴空享閱與科技創思等課程進行統整學習,並能與他人分享所學,通過專長認證,參與校內外競賽與展演,以落實素養導向學習之精神,進而在實踐中培養良好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精神,發展健康與體育相關之文化素養與國際觀。
  興德民俗體育課程期許在「自發悅自在、互動e起來、共好過生活」的學校願景之導引下,發揮五大核心價值,以學生為主體及全人健康之教育方針,結合生活情境的整合性學習,確保人人都能參與民俗體育,讓學生身心潛能得以適性開展,並能提升身體活動能力、欣賞能力,促進運動文化素養,以鍛鍊身心,培養競爭力,成為終身學習者。
     校長 賴延彰


2019年9月19日 星期四

興德週報第767期

§校長隨筆§

本校推動小田園計畫已4年多,興德農藝薈連續兩年榮獲全市特優,實屬不易,不僅代表硬體建置、管理與維護得到肯定,最重要的是我們嘗試融入課程的方向與做法得到認同,從108學年度開始,田園教育在校訂課程中開始實施。
  近年隨著極端氣候、能源枯竭與人口激增,21世紀面臨糧食危機,國際間皆致力於發展兼具供應糧食系統與氣候調適能力的永續生態城市,各國重新將農耕機制融入於生活中。臺北市面對環境劇烈變遷,以發展田園城市為目標,臺北市田園教育就此孕育而生。興德田園樂活課程希望透過孩子與田園的接觸,聆聽環境的脈動,用心跟大自然學習;愛護動植物,從喜歡自己、尊重環境、共享與關懷,讓學生應用所學,體驗生命意義,致力於社會與自然的永續發展。
  興德田園樂活課程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從激發學生對自然科學的好奇心與主動學習的意願為起點,從既有經驗出發,進?主動探索、實驗操作與多元學習,使學生能具備自然科學核心知識與探究實作、?證溝通能?。在符應108課綱之「自發、互動、共好」的理念下,不僅強調主動學習的意願,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有系統地建立學習方法,訓練良好的生活態度,開拓世界觀的視野,實踐力行則擴及食農教育、共食共享、生活美學、社會參與至社區關懷。
  田園樂活課程在本校「雙核心、三主軸」之中屬於領域運用學科,與晴空享閱、科技創思之雙核心互為統整連貫,實施時間主要在彈性學習課程與自然科學領域,另部分涵跨藝文領域與語文領域。強調維持高度興趣與動機,重視並貫徹探究與實作的精神與方法,提供學生統整的學習經驗,並強調跨領域的整合,讓學生經由觀察、紀錄、分析、探究、成品製作等多元途徑獲得深?的學習,應用實踐於生活中。因此,在田園樂活課程中,學生應培養對田園課程的興趣,成為自發主動的學習者;在參與探究與實作的過程中,學生應積極與他人及環境互動,並能廣泛運用各種工具,重視田園教育基礎知識學習與方法,以符合「互動」的理念;透過對田園植物的了解,學生應學習欣賞大自然之美,善用並珍惜自然資源,參與社區關懷,以符合「共好」的理念。
  本校田園樂活課程的學習在「自發悅自在、互動e起來、共好樂生活」的學校課程願景之導引下,期許培養學生成為具備未來競爭力的世界公民。其課程設計符應願景之說明如下:
一、自發悅自在:強調親近田園的意願和動力之培養,希望透過課程設計,引導學生樂於投入、喜歡參與,啟發探究田園的熱忱與潛能,使學生能對田園學習具備好奇心與想像力,並能享受與田園相關學習活動之樂趣。
二、互動e起來:強調基本的科學知識、探究與實作能?及科學方法的學習,從低年級認識工具、觀察植物;中年級觀察測量、描述發現;高年級分析資料、驗證解釋,以學習新課綱中所強調之統整運用、手腦並用,解決問題的方法。
三、共好樂生活:強調田園樂活所學之運用與實踐,透過課程設計,引導學生以田園作物製作成品,運用於共享共食、生活美學、生活用品、食物保存,並擴展至社區關懷,涵育正向的生活態度,將所學分享、應用並實踐於生活中,落實素養導向學習之精神。
  興德田園樂活課程期許在「自發悅自在、互動e起來、共好過生活」的學校願景之導引下,課程成果展現聚焦於「認知能力」、「操作能力」、「科學態度」、「社會關懷」,透過田園樂活課程,奠定持續學習科學與運用科技的基礎,養成學生對科學正向的態?與興趣,從而習得解決問題的方法,並進而培養社會關懷和守護自然之價值觀與?動?!
     校長 賴延彰


2019年9月12日 星期四

興德週報第766期

§校長隨筆§

本學年度開始,家長們會發現學校的課表變得不太一樣,除了原有的國語、英語、數學等領域外,還多了一些新課程,例如興德時間裡有環宇學堂、晴空享閱、科技創思、田園教育、探索體驗與民俗體育等,經過兩年的研發,興德的校本課程有了嶄新的風貌,我們希望透過課程的滾動實踐,提升孩子核心素養與競爭力,在科技創思課程方面,其課程、理念與目標概要說明如下:
  在知識經濟的時代,經濟成長的原動力在於知識的運用與創造,資訊科技的應用是重要特徵,因此二十一世紀的教育,須倡導知識的價值,鼓勵學習與創新,並結合科技的力量來建構新的知識網路,擴展知識的流通,以因應個人學習、團隊學習和組織學習,培植知識經濟時代的競爭力。
  興德國小多年來申請資訊教育精進教學方案,相關軟硬體已有不錯的基礎,但近來為因應時代的變遷、學生學習的需要,及108課綱之「自發、互動、共好」的理念,除發展並轉型為跨領域課程之外,亦須與其他課程進行系統整合,以期為事證導向和問題導向的學習提供必要的條件,並再一步的建構合作學習的環境,師生和同儕間可以相互激勵、正向互動,更有助於提升學習效果。
  科技創思課程是本校「雙核心、三主軸」中之工具學科。本課程於彈性學習課程時間實施,進行時並適度與學校行事活動結合。學習內容則整合了運算與設計思維、資訊科學與科技應用、資訊科技與人類社會等三個學習向度,同時適當連結晴空享閱核心課程與田園樂活、民俗體育與探索體驗三主軸課程之相關素材等,務期發揮其在「雙核心、三主軸」之「核心」角色。
  本校科技創思課程的學習在「自發悅自在、互動e起來、共好樂生活」的學校課程願景之導引下,期許培養學生成為具備未來競爭力的數位公民。其課程設計符應願景之說明如下:
一、自發悅自在:強調主動學習資訊科技意願和動力之培養,希望透過活動設計,引導學生樂於投入、喜歡參與,並能享受各項資訊科技相關學習活動之樂趣,進而培養內在的學習動機與意願。
二、互動e起來:強調資訊科技方法的學習,從低年級運用行動載具與平臺、繪製流程圖與操作OSMO Coding;中年級會操作Scrach與3D建模的初級功能、善用用點陣繪圖、簡報編輯與文書處理軟體;高年級會操作Scrach與3D建模的進階功能、能使用向量繪圖工具並學會編輯程式,以培養新課綱中所強調之科技應用涵養。在科技創思的表現方面,則從科技知識、操作技能進而邁向問題解決、合作共創與溝通表達,以期發揮科技創思學習的工具性並促進學生多元展能,厚植基礎知識。
三、共好樂生活:強調科技創思所學之運用與實踐,透過課程設計,引導學生將科技創思與晴空享閱、田園樂活、民俗體育、探索體驗等課程進行統整學習,並能與他人分享所學,以落實素養導向學習之精神,進而在實踐中體會資訊科技對於學習和生活的意義與樂趣。
  興德科技創思課程期許在「自發悅自在、互動e起來、共好過生活」的學校願景之導引下,發揮「核心」的功能,協助學生充實科技知識、完善操作設計外,更能透過問題解決、合作共創與溝通表達,展現晴空享閱、田園樂活、民俗體育、探索體驗的學習成果,培養興德學子能具備深度學習的關鍵能力,同時成為數位時代下負責任與良好態度的數位公民!
     校長 賴延彰


2019年9月4日 星期三

興德週報第765期

§校長隨筆§

站在勤學門前迎接小朋友開學,跟孩子們開心擊掌,開始新的學習歷程。孩子長高長壯了,校園也有一些改變,在暑假中,幼兒園也完成整修,提供孩子更優質的學習環境。
  這幾年來,興德國小師生表現很亮眼,103學年度興德孩子參加校外競賽有46人次獲獎,104學年度有96人次,105學年度增加至238人次,幼童軍團連續12年獲頒績優、毽球隊亦屢屢獲得教育盃、青年盃等重要獎項。近三年學生在語文、藝文、自然科學、資訊、體育等校外競賽共參加129項,共計430人次獲獎,孩子多元展能各有亮麗舞台;去年的國語、數學基本學力檢測成績亦有良好成績,為孩子奠定良好的基礎能力。
  從105到107學年度,本校獲獎連連,教育部閱讀磐石獎、教師行動研究團體優勝、推展傳統藝術教育優等、英語教學績優學校、資源統整優質學校,校際交流特優、兒童深耕閱讀活動團體獎優選、小田園綠屋頂訪視特優,兩位老師榮獲小田園暨綠屋頂百大良師的肯定;今年更獲得學生學習優質學校、校園百大珍食達人暨推動珍食共享Food績優團隊、交通安全教育訪視特優、兒童深耕閱讀活動團體獎特優等殊榮。
  同時,學校努力進行各項硬體改善工程,優化了廊道、圖書室、生態池、樂學堂、巧藝廊、操場、梯間、樂活操場、高年級教室、能源教育設施、幼兒園空間等校園環境,共約20餘項工程,合計爭取經費約參仟餘萬元,興德小校實屬不易,未來也將積極爭取經費,開始著手進行廁所空間及潛能多元班的改善。
  這些成果是在家長們鼓勵肯定,產生正向循環,全校同仁共同努力,家長會鼎力協助、社區里長支持下才有的精采表現!
  本週六就是學校日,以下幾點與各位家長分享,讓我們繼續攜手合作,共同為孩子建構美好的學習環境:
一、興德的老師都很用心地在培養孩子語文、數學、自然等學科的基本學力,但無論未來社會如何變遷,全人發展才能彰顯一個人真正的價值,人生的旅途上有許多第一,不需要靠比賽,只要下定決心,孩子就可以拿到第一?『生命第一、健康第一、品德第一、行善第一、夢想第一』,而且這些第一名,將對孩子及社會帶來美好的影響,希望家長一起鼓勵孩子朝向全人發展。
二、國小階段非常強調孩子能夠適性發展,只要孩子具備積極的學習態度,希望家長不要過度重視孩子的學業成績(分數),能了解自己孩子的性向與興趣,讓孩子發展他的優勢領域,讓孩子充分發揮。
三、孩子的表現傑出,學習也是快樂的。甚麼是快樂學習呢?因著孩子興趣有發揮的舞台,獲得肯定,他會覺得快樂;因著孩子的能力設定目標,他做到了,他會覺得快樂;因著孩子的目標堅持過程,他做到了,他會覺得快樂。例如,為了準備臺北市多語文競賽、毽球比賽、直笛表演,老師常要求利用休息時間練習,一開始孩子常覺得苦不堪言,沒有老師的引導,很有可能半途而廢,但比賽後就會有新的體驗與成就感。所以我們要鼓勵孩子接受磨練,學會忍耐,鍛鍊毅力,這種經過努力,達到目標而得到的快樂,就會培養出積極的學習動機與態度,也希望家長以共同的理念來教養我們的孩子!
四、自本(108)學年度開始,全國各國高中小實施108新課綱,本校自前年針對特色課程開始盤點、轉型與研發。校本課程包括部定課程(國語、數學等領域)與校訂課程(興德時間:雙核心-閱讀及資訊科技、三主軸-民俗體育、樂活田園、探索體驗),透過老師素養導向的教學,逐步提升孩子的生活素養;另外一年級除原有英語寰宇學堂外,英語亦融入健體領域進行教學,增加孩子聽、說英語的學習機會。
五、在資訊科技時代,沒個人無法自外於資訊科技之外,藉助科技的進步,「人機互動」能讓「人際互動」無遠弗屆,更加快速便利,但絕不能取而代之,更不能讓資訊科技過度干擾生活,例如手機成癮、網路成癮。根據調查研究,2030年最有價值的資產是人際關係能力,希望家長能有效引導孩子從事更多的人際互動,讓「人機互動」成為「人際互動」的助力,而非阻力。
六、我們不僅欣賞興德孩子的個殊性,也要培養興德孩子的合群性。因此也希望家長多與老師合作,疼愛不溺愛、寬容不縱容,在家裡以溫柔但堅持的方式,指導正確合宜的生活態度,由於少子化的關係,在家庭中少了很多兄弟姊妹之間情誼的互動,到學校或在群體中要學會尊重、分享與合作,都需要教導孩子如何忍耐與等待。
七、小學是孩子成長過程的關鍵階段,健康的體魄是未來亮麗人生的重要基礎,所以也期待家長能與學校配合,在家中留意孩子牙齒與視力保健,提醒孩子適度使用3C產品;雖然興德沒有很大的操場,但無損於孩子體育學習活動,老師還是用心的規劃多元有趣的體育課程,希望家長與學校一起合作,從小培養良好的運動習慣。
八、各位家長都深知閱讀對孩子學習的重要性,但是由於資訊發達,3C產品隨手可得,孩子閱讀習慣的養成,沒有家長的配合亦是事倍功半。所以要懇切的請家長在家務必陪孩子一起閱讀,家長們如果能夠在家中營造有效的閱讀環境,對孩子的學習一定有極大的助益。
九、現在是強調終身學習的時代,請家長踴躍參加本校辦理的親職教育成長講座。透過講座的授課及家長們的分享,可以有效開拓自己的視野,並提升教導子女的知識與技巧。
十、請各位家長共同維護校園安全,定期到校服務的志工家長請佩戴志工識別證,一般家長到校請換證並著訪客背心,共同維護校園安全,並讓我們的孩子學會應變與應對。
十一、在上學期末,本校針對家長進行校務經營辦學滿意度調查, 22個面向都獲得九成以上家長(覺得滿意與非常滿意)高度肯定,感謝家長對老師與同仁們的支持與鼓勵,您的讚美與掌聲都是我們繼續奮發向前的動力。
十二、各位家長都非常關心孩子在學校的學習與生活,興德雖然是個規模很小的學校,也是個友善的校園,希望家長有任何意見,可以透過導師反映或打電話、E-mail或來一趟學校,表達意見或請求協助,我們都樂意為大家服務或說明。

2019年6月27日 星期四

興德週報第764期

§校長隨筆§

回顧近年來的表現,興德國小璀璨輝煌,從105到107學年度,本校獲獎連連,教育部閱讀磐石獎、教師行動研究團體優勝、推展傳統藝術教育績優、英語教學績優學校、資源統整優質學校、校際交流特優、兒童深耕閱讀活動團體獎優選、小田園綠屋頂訪視特優,兩位老師榮獲小田園暨綠屋頂百大良師的肯定;今年更獲得學生學習優質學校、校園百大珍食達人暨推動珍食共享Food績優團隊、兒童深耕閱讀活動團體獎特優等殊榮。
  學生部分也大放異彩,幼童軍團連續12年獲頒績優、毽球隊亦囊括教育盃、中正盃與青年盃等重要獎項;近三年學生在語文、藝文、自然科學、資訊、體育等校外競賽共參加129項,共計430人次獲獎,孩子多元展能各有亮麗舞台;今年的國語、數學基本學力檢測成績亦有進步,與去年相同,平均成績皆高於文山區與臺北市,為孩子奠定良好的基礎能力。同時,學校努力進行各項硬體改善工程,優化了廊道、圖書室、樂學堂、巧藝廊、操場、普通班教室、梯間、樂活操場、興德星巴克、綠能設施等校園環境,共計近20項工程,合計爭取經費近三仟萬元,今年暑假將進行幼兒園修建工程,明年將開始著手進行廁所環境改善,興德小校實屬不易;前年在家長會游騰頡會長、史耀雄會長與諸位幹部努力不懈、排除萬難下,整合家長意見,積極募款,為各班級裝置冷氣,在酷暑下有效提升孩子的學習品質。
  為了因應108新課綱,耗時兩年,在全校教師攜手努力下,我們完成校本課程轉型研發,提供孩子紮根學力、豐富多元的學習課程,聚焦核心素養,為孩子奠定紮實的競爭力;因此,特別要感謝興德的教師們以孩子為中心,認真用心有方法的教導孩子,為了興德的未來,耗時費力投入課程發展;行政同仁任勞任怨,打造優質學習環境,安排多元活動,努力研發課程支援教學,簡化行政流程,積極提升效能;研發處與家長會積極投入校慶、園遊會、幼兒園基礎評鑑、優質學校評選等各項校務,無怨無悔熱情支持與協助,讓校務運作更為精緻有活力。
  未來的一年,我們興德親、師、生未來還要共同努力,在既有堅實的基礎上,積極落實素養導向校本課程與教學,繼續研發雙語實驗課程;並輔以精緻空間、多元活動、精進教學、關懷弱勢、正向文化、型塑特色幾個面向,才能提升社區對興德的認同感,讓我們繼續攜手邁向新的學年,合力打造一所有特色的好學校,也是一所幸福的學校,辦學沒有最好,只有好上加好,一起加油!
     校長 賴延彰


2019年6月20日 星期四

興德週報第763期

§校長隨筆§

校長隨筆
  學校教育的深遠價值在於培養學生解決問題適應困境的能力,探索體驗課程訓練學生從做中學、反思、團隊合作、自我挑戰、建立互信、傾聽與表達,不僅是解決問題的關鍵能力,也是重要的自主學習策略。本校校地狹小,必須以戶外為教室進行探索體驗,在108課綱之「自發、互動、共好」的理念引領下,強調經驗學習,重視學習歷程,進而產生學習移轉,能將所學運用在未來實際生活中。
  探索體驗課程在本校「雙核心、三主軸」之中屬於領域運用學科。經由探索體驗課程的體驗、思考、歸納、運用等步驟,習得自我覺察、探索問題、自主反思,以提升孩子內在動機與興趣,發揮學習潛能,知識能力更貼近生活,並逐漸培養核心素養,可以成為具備未來競爭力的世界公民。

本校探索體驗課程與晴空享閱、科技創思之雙核心互為統整連貫,實施時間主要在彈性學習課程,另部分涵括生活領域、綜合活動領域及學校行事活動,一至六年級循序漸進,學習素材包括學校與社區、田園教學、低冒險與中冒險活動。在「自發悅自在、互動e起來、共好樂生活」的學校課程願景之導引下,課程設計與教學實施聚焦三個核心目標:
一、自發悅自在:強調誘發意願和動力,透過活動設計,一至六年級從認識自己、發現自己、學會思考、學會負責、學會省思、學會獨處,孩子勇於接受挑戰、樂於投入、喜歡參與各項探索體驗活動,並能維持高度的學習動機與意願,發展自我與主動學習。
二、互動e起來:強調生活知能方法的學習,從低年級之親密與關心、中年級之多元與包容開始奠基,逐步引導學生在高年級時能學會合作與競爭,以培養新課綱中所強調之思考解決問題能力。在探索體驗的表現方面,則從低年級感官探索體驗開始,中年級學習透過資訊媒介、工具、實地訪查進行探索,高年級則結合工具、資訊、實地訪查、人際溝通互動進行探索,以期發揮探索體驗的挑戰性與生活性,學會合作與解決問題的方法,並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探究力。
三、共好樂生活:強調分享與實踐,以高度意願與動力為基礎,以合作與解決問題為內涵,一至六年級分別設計服務他人、關懷環境、迎接挑戰等活動,運用團隊合作,參與服務學習,每個孩子都能在生活中實用解決問題的方法,並分享發表探索體驗的成果。
  興德探索體驗課程成果展現聚焦於「敏於解決問題」與「勇於接受挑戰」,在引導學生實踐、體驗與反思中,自主行動、溝通互動、社會參與互相結合,興德的孩子能將所學應用於日常生活,成為能生存、會生活、愛生命、展生涯的終身學習者!

     校長 賴延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