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26日 星期一

興德週報第873期

1.謝謝學務處的用心,本校榮獲💖推動友善校園週績優學校 -111 學年度「友善校園無界限—陪你勇敢,不再旁觀」,以品德教育為核心,傳達關懷尊重互包容,營造校園友善零距離💖。
2.感謝教務處雅菁主任規劃探索課程,也謝謝五年級羡石老師和志嘉老師帶隊前往芝山公園進行攀樹活動,學生們進行不同體驗,完成自我挑戰。
3.謝謝璟儀主任、志和組長、名辰老師和文齡老師進行童軍集會活動,有炊事學習及至文山老人養護中心發揮愛心贈送農藝薈收成的蔬菜及手作品。
4.感謝總務處次寶主任及培堅組長順利完成特色遊戲場工程,小朋友下課都玩得非常開心。
5.感謝孟津組長規劃天下雜誌行動閱讀書車活動,全校學生都能享受好書閱讀。

2022年12月19日 星期一

興德週報第872期

 

1.本週三、四、五完成六年級畢業旅行,畢業旅行的三天體驗讓學生們收穫滿滿。特別感謝辛苦規劃的璟儀主任和志和組長還有隨行帶隊的麗媚老師和文齡老師。




























2022年12月5日 星期一

興德週報第871期

 




12 月 10 日體育表演會

當天表演活動各年級彩妝表演活潑多元,展現青春活力,表演節目除了本校獨輪車及舞龍帶來精彩的民俗演出外,各學年的健康操、趣味競賽更是多采多姿。特別感謝研發處楊文凱主任和研發處的同仁、蔡孟芹會長和家長會志工們以及張朝雄里長和巡守隊員們協助當日活動工作,讓校慶圓滿成功!








1.12 月 10 日為本校的校慶活動,最近各班級有的練習表演、有的演練趣味競賽,本週也安排了兩次預演活動,全校充斥著校慶歡樂的氛圍。這次因應疫情趨緩,校慶活動開放家長入校參與,也精心安排親子趣味競賽,一定精彩可期!
2.本校榮獲 111 年度小小神農綠屋頂組特優學校,於 12 月 6 日接受頒獎。

2022年11月28日 星期一

興德週報第870期

本校參加 11 月 29 日、30 日臺北市 111 學年度國民小學南區運動會學校
榮獲精神總錦標第三名
女子乙組田賽總錦標第 5 名
男子乙組推鉛球第 4 名林子堯
男子乙組跳高第 5 名蘇炳光
男子乙組壘球擲遠第 5 名李玹縉
女子乙組壘球擲遠第 5 名高樂紜
女子乙組推鉛球第 6 名溫巧綾
女子乙組跳高第 8 名蔡鳴煦


2022年11月21日 星期一

興德週報第869期

 

本週六進行市長、市議員及里長選舉事宜,本校出借場地為生活一、生活二和英語教室。當天投開票工作順利完成。


2022年11月14日 星期一

2022年11月7日 星期一

興德週報第867期

 《學校重要行事》

善行小點滴,培養有品好兒童

學校教育不是只有傳遞知識而已,也應該教給孩子一個正確的人生態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出,新世紀的教育,讓學生變好,遠比讓學生變聰明來得更重要。因此,為了培養孩子適應未來的世紀,學校教育的過程更需要重視品德的養成,讓學生不僅擁有知識,同時具有良善的品德。

品德的培養是每天的事,在我們學校的品德聯絡簿,除了每月的品德核心概念與行為準則之外,裡面還設計了善行小點滴,讓孩子們從日常生活中記錄自己的善行。點點滴滴小善行可以替孩子留下一幕幕美好良善的畫面,將會深刻的刻畫在心靈裡,成為永久的記憶。而且,當孩子朝著一個光明的正確的方向在改善想法和行為時,哪怕只有一點點,也可別小看啊!善行一點一點累積,到最後就會成就內心珍貴的美德。

「善行」涵蓋的範圍很寬廣,只要從身邊良好的小善行開始做起。輕輕一句感恩的話,謝謝爸爸媽媽,每天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把書包整理好,只要說好話、讀好書、做好事,這些都是善行。

2022年11月2日 星期三

興德週報第866期

 《學校重要行事》

興德國小品德聯絡簿

美國羅斯福總統曾說:「只教一個人認知,而不教他道德,就等於培養一個威脅者到社會中。」因此,世界各國教育都相當重視品德教育。

興德一直很重視品德教育,希望教導學生品德核心價值和行為準則,引導學生「知道良善、喜愛良善、做出良善」,當學生能夠明辨是非,心存善念,並養成良善的行為習性,我們的家長會安心,社會也會放心。

10 項品德教育核心概念

這學期開始,興德設計了「品德聯絡簿」,擬定了 10 個品德核心概念(1 勤學、2 公德、3 尊重、4 感恩、5責任、6 關懷、7 誠信、8 友愛、9 孝悌、10 助人),期望每個興德的孩子,都是懂得孝悌、尊重他人,認真勤學、重視公德、惜福感恩、勇於負責、樂於助人、關懷周遭,並且信守誠信。更期望所有的家長們,大家共同引導孩子們都能成為良善、有品有德的謙謙君子。



2022年9月7日 星期三

興德週報第865期

            《校長的話》林碧雲校長

成功的學習,請讓孩子學會自我管理

        讓孩子管得住自己—建立自我管理的能力(Self-Management Skills),就是邁向成功的關鍵能力。「自我管理」非常的重要。處於當前競爭激烈的時代,如果我們想要成功,就必須要學會自我管理,才容易達成目標。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在「二十一世紀的管理挑戰」一書中寫 道,有偉大成就的人,向來善於自我管理。也就是說,很多有成就的人都具有自我管理的能力 和習慣。 

        此外,許多專家學者都認為,「人生最大的敵人,是自己」,阻礙自己前進的也往往是自己。因此,想要戰勝自己,從自我管理開始。 

        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面向,來培養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從生活自律開始,其次做好時間管理、情緒管理、學習管理等,進而達成「自我了解」與「自我超越」,相信對孩子的學習與發展會有很大的助益。 

        一、 生活自律開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自我管理從生活自律開始,我們應該讓孩子知道「對自己要求,是為自己好」。自律可以從自己的儀容與行為舉止開始,要求自己做好基本的生活禮儀,諸如整潔合宜的服裝儀容,乾淨整齊的生活環境,平時對人謙恭有禮貌,應對進退態度良好。平日就不斷練習,久而久之, 可以為自己帶來良好的人際關係,也能為自己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 

        此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每一次每一件事都用心做好,這就是一種自律。建立起「身在哪裡,心在那裡」的用心態度,在書房裡讀書時,就能夠定下心來不理會其他人的喧鬧,不念完書,不寫完功課,絕不中斷做其他的事情。吃飯時用心吃飯,遊戲時用心遊戲,掃地時用心掃地,在每一個當下做好每一件事,就能學會「專注」,而能專注的人,學任何事情都容易上手,做任何事也容易成功。 

        二、 做好時間管理:主動規劃好該做的事情

        孩子想要紮紮實實的學習,又能優游自在的生活和遊戲,就需要學會有效的管理時間。因 此孩子需要養成規律的生活作息,我們協助孩子設定好每天的作息時間,從起床、上放學,到 晚上寫作業、親子共讀、上床睡眠的時間都能做好時間安排,然後盡可能按表操課。讓孩子在 什麼時間做什麼事,做什麼事就像什麼事,不馬虎、不拖延,所做的事就會有成效,有成果。 尤其要建立「今日事今日畢」的好習慣,時間久了就能「日起有功」,累積點點滴滴的成果, 就是邁向成功的基本功。
        其次,孩子最怕整天閒散的無所事事,或者做事一再拖延的壞習慣,這樣想要養成學習的 好習慣就比登天還難了。因此,我們還要協助孩子設定重要事項的學習或者處理事情的時間, 例如讀書學習、運動遊戲、才藝訓練、親子心靈溝通……等重要事項,預先安排在每週的作息 中,然後再依安排的時間確實執行,這也是自我管理很重要的一環,當孩子過著規律的生活, 就會從容自在,也容易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 做好情緒管理,提升挫折忍受力
        自我管理的另一個面向就是做好情緒管理。一個人的情緒狀態,會造成身體跟著變化,比 如憤怒或恐懼時,心跳會加速,失控時往往會把事情搞砸。所以啦!只要當孩子能有效管理好 情緒,不被情緒所左右,他們就能夠平平穩穩地做好自我管理。
        情緒需要有出口、被瞭解。當孩子在情緒中產生衝動時,我們需要有耐心去理解孩子背後 想表達的感受,然後給予適切的回應,滿足孩子表達情緒的真正需求,好的同理可以讓孩子學習將情緒導向理性的方向。
        然而情緒管理不是情緒壓抑,一定要注重方法和策略。比如,我們可以多給孩子們鼓勵和 肯定,告訴孩子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引導孩子遇到不如意的時候,練習調整心情,把挫折當 作磨練。舉例來說:孩子無法按照預定的時間完成功課,正在休息玩耍還不盡興,就被要求先 做完功課,這時候孩子可能會生氣沮喪,這時候我們可以陪孩子一起分析問題之所在,以及討 論如何改善。我們可以建議孩子回到到家先完成功課再做其他的事,就不會產生這種掃興的事 情。
        四、 做好學習管理:
        希望孩子的學習成效好,我們可以引導孩子做好學習管理,包括做好「讀書計畫」以及養 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台大教授呂宗昕在《教出學習力》一書透露,他從小讀書名列前茅的 原因,除了良好的生活習慣之外,還有就是他會做讀書計畫。 
        指導孩子學會計畫學習時間,回家以後,先條列出當天應該完成哪些事情?接著按照事情 的輕重緩急判斷每件事情的先後順序,諸如念書、寫功課、讀課外讀物、參加社團活動、藝能練習和休閒遊戲等,然後按照時間許可的狀況下,選擇應該做可以做的事情,安排好順序,再 一項一項去完成,那麼不只可以在黃金時間唸書,也能確保按部就班完成進度。 
        再者,引導孩子擬定計畫時也要規劃休息時間,適時放鬆身心狀態。由於每個人的專注時 間不同,當我們發覺某段時間孩子的專注力下降了,就應該適時安排短暫休息時間,以提升後 續讀書效率。
        家長不要吝惜給孩子掌聲,我們要多鼓勵孩子,如果孩子能在自己設定的目標時間內完成 任務,就應該及時給予鼓勵。此外,當孩子完成作業,或者交代的任務之後,剩下的時間就是孩子的自由時間,千萬別因為他們提早完成任務了,又塞更多評量卷或學習工作給他們。
        孩子自信心的建立,多半仰賴每天完成應該做的事情,在點點滴滴的小成就中累積成功的 經驗,就好像長時間從事小額存款,最後就可以累積成為大資本,也就成為孩子自信的泉源。 且讓我們陪伴孩子做好時間管理、情緒管理、學習管理,讓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不斷為自己 贏得許多的掌聲與榮譽,將來的他們將更能肯定自己。



2022年4月27日 星期三

興德週報第856期

           《校長的話》林碧雲校長

祝福全天下的媽媽—母親節快樂

五月的第二個星期天(5/8)就是母親節了,很多孩子都在想,母親節要送媽媽什麼禮物呢?其實大部分的媽媽最喜歡的禮物,就是我們的孩子都能夠做好自己—做好自己該做的事,不讓我們擔心,那就是最好最好的禮物了。比如說,孩子自己整理好房間,自己主動寫好功課,自己自動認真學習,自己照顧好自己,還能夠分擔家事,每天都健健康康、快快樂樂的成長,這樣一來,我們當媽媽的,就好像天天都在過母親節,非常非常的高興了。

至於母親節這一天,我告訴孩子們可以用一朵康乃馨祝福媽媽,祈禱媽媽身體健康、精神愉快;也可以寫一張祝福卡,感謝媽媽,跟媽媽說些貼心的話。當然,這一天如果可抱抱媽媽,親口跟媽媽說:「我好愛媽媽!」或者做一些媽媽喜歡的事,媽媽一定會更感動、很窩心

另外,我也提醒所有的孩子,也許在家裡主要照顧我們的人可能是其他的長輩,比如說爸爸、奶奶爺爺、外婆外公,或者是其他的長輩,他們每天辛苦的照顧我們,就好像我們的媽媽一樣。我們當然應該把他們當作媽媽一樣來感謝,在母親節那一天,一樣用一朵康乃馨、一張祝福卡、一段貼心的話,來祝福他們。

母親節到了,就讓我們一起祝福所有的媽媽和辛苦照顧孩子們的長輩們,母親節快樂!


2022年4月20日 星期三

興德週報第855期

         《校長的話》林碧雲校長

請不要打擊孩子


每次到了學校期中評量的時候,就會聽到有些學生抱怨,這幾天家長經常會氣急敗壞地罵他們:「你怎麼考得那麼爛?這不是都教過了嗎?你怎麼什麼都不會。」或者是:「你可不可以再用功一點?」、「你到底有沒有認真讀書啊?你的書讀到哪裡去了?整天只會玩玩玩…。」其實孩子也想考好成績呀!孩子考不好時已經夠難過了,還要被家長打擊,更是備受委曲。

換個角度來看,家長也不是不明白孩子無可奈何的情形,責備孩子的目的不過是希望孩子認真一點,在擔心著急的情況下,所說的話就變成情緒的宣洩。這類慣性的否定,在孩子看來卻是輕視和打擊。

根據研究,在家裡「經常被罵」的孩子,容易有「自卑」、「冷酷」、「暴躁」、「自我放棄」的不良性格。此外,國小孩子正在成長中,尚處於心理未成熟階段,需要不斷尋求自我認同,很容易因為這樣的打擊變得不自信或者自卑,以至於不願說出心聲,甚至疏遠父母。
很多時候,我們無意中的一句氣話,卻會在孩子心裡留下不可磨滅的陰影。有哪些傷害孩子的語言,我們曾經不小心說出口呢?以下一些語句,值得我們警惕,盡量避免,或許可以減少負面的情況發生。

一、「這麼簡單的事都做不好,你還會做什麼?」
這麼一句話不僅在責備孩子不用心,也否定了孩子的能力。其實有些看起來簡單的事,做起來並不容易,不是孩子不願意做好,可能他們還沒了解事情的狀況和處理的方法,所以不要去否定孩子,而是先培養孩子處理事情的技能,支持他們再試一次,透過實際經驗的積累,才慢慢地熟練處理的方法。

二、「怎麼這麼笨!」
有時候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我們總說孩子笨,孩子聽多了,會在意識形態中覺得自己真的很笨。慢慢的,「笨」會成為孩子的自我形象,面對任何學習,遇到困難,他會覺得因為笨所以做不好、做不來,久而久之,變得自卑又膽怯。所以,千萬不要說孩子笨,小心他們真的被我們說笨了。

三、「你看看×××就很棒,再看看你!」
每一個人都有他的長處和短處,很多時候跟別人是沒有比較性的,所以完全不需要拿自己的孩子去和別人做比較,更不要用別人的長處來打擊自己孩子的短處,尤其不要拿兄弟姊妹之間做比較,這樣孩子會以為家長偏心,還會產生「嫉妒」和「仇恨」等其他情緒,嚴重影響了兄弟姊妹間的情誼。

四、「我怎麼會生出你這樣的孩子!」
每個人都會犯錯,當孩子做錯了一件事情,請不要否定他的全部。如果每次孩子犯了錯,你就抱怨這句話,孩子會懷疑你不愛他,覺得他是多餘的,覺得他不應該生存在這個世界上,搞不好還會懷疑他們是不是父母親生的,親子關係也就容易產生裂痕。

五、「我再也不管你了,隨你的便好了。」
通常我們說出這句話的時候,都是在氣頭上,可是孩子聽在心裡會當真。他們會以為「爸爸媽媽/師長隨時會放棄我,不要我了。」進而產生恐慌感,在恐慌缺乏安全感的情況下,變得沒有自信。

六、「一天到晚就知道玩,我看你沒救了。」
絕大多數的人在小時候都喜歡玩,玩遊戲的過程中同樣可以學到很多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和技能,所以玩本身不是問題,而是玩到失控才是問題。教導孩子不是禁止孩子玩,而是教導孩子正確的玩、有趣的玩,而且能好好安排時間,該玩的時候玩,而在該讀書該做功課的時候,就認真做該做的事。

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人,所以不要期望孩子很完美;既然不完美是常態,所以我們千萬不要再用負面的語言刺傷孩子的心了。此外,我們可以透過耐心,不斷的改進,不斷的學習,一起為培養健全的孩子共同努力。


2022年4月13日 星期三

興德週報第854期

          《校長的話》林碧雲校長

想讓孩子變聰明,就讓孩子多閱讀。


前教育部長、中研院院士曾志朗鼓勵大家多閱讀,他認為閱讀可以活化人腦,提高思考的能力。當我們進行閱讀時,一開始,我們的眼睛要專注在字形跟字音的辨認,理解文句的意思,然後推論內容的意義。因此閱讀除了培養專注力之外,還在訓練我們的理解能力和推理能力。曾志朗還說,經常閱讀的人,腦神經元的連結愈多愈密,便會一直保持活躍;久而久之,大腦便會提高理解系統的能力,理解能力會愈來愈好,這也就是所謂的「變聰明」。

除此之外,透過閱讀學習各個領域的知識,學習變廣了,見識也變廣了,思考能力變強了,人自然也變聰明了。就從學校現場來看,愛閱讀的孩子通常很專心,而能專心閱讀的孩子,也通常在學習過程比較容易理解教材內容。這樣的孩子,學習表現也都不會太差。

想讓孩子獲得快樂,就讓孩子多閱讀。
曾志朗還說,當閱讀進行時,文字的訊息進入大腦前額葉,會產生類嗎啡作用,讓人產生快樂;而當愈多新的訊息進入時,快樂的感覺也就愈強烈。
閱讀,能使生活增加很多樂趣。很多書籍內容可以帶來很多趣味,比如看偵探故事,可以跟著發掘線索、練習推理;看到冒險小說時,心情會跟著劇情緊張;看到好笑的內容或語句時,也會忍不住笑了出來;而看到悲傷的情節時,會不禁發起同情心,也可以藉此抒發心情。

所以說,閱讀是悠遊在腦袋裡的快樂。因此,讓我們閒著的時候,不管是打發時間也好,還是增廣見聞也好,多閱讀可以調適心情,當我們陶醉在閱讀的時刻,我們的思路可以自由自在的悠遊在書籍裡,也就進入了心情愉悅的情境。

想拓展孩子更廣視野,就讓孩子多讀課外書。
閱讀還可以豐富我們的生活,很多我們沒辦法親身去看去體驗的事物,可以透過閱讀相關書籍獲取資訊。我們經常聽到家長叫孩子去讀書,然而讀什麼書呢?很多時候指的是學校所使用的教科書。其實學校的教科書範圍很有限,內容也多屬基礎知能的訓練。如果想要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建議鼓勵孩子多讀課外書。課外讀物的世界裡包羅萬象,類別多,範圍廣,可以讓孩子有多樣的選擇,也可以開展孩子的無限想像。

國小階段是培養閱讀習慣的關鍵期,在學校有老師鼓勵孩子多到圖書館借書看書;在家則需要父母投入陪伴與引導,親子共同看書、聊書。慢慢的,薰染之下讓孩子感受到閱讀的樂趣,閱讀習慣也就容易養成了。


2022年3月1日 星期二

興德週報第850期

        《校長的話》林碧雲校長

關懷的力量大 


我們的一生,從懷胎、出生、青少年、成年、老年到臨終,每一個階段都在各種關懷下才能順利成長與發展。聖嚴法師推動「大關懷教育」,他說每個人的身心都希望獲得安頓—安心、安身、安家與安業,能夠得到「四安」的關懷與祝福,也就能夠為自己注入安定的力量。 

尤其對陷在困境中的人來說,關懷的力量很大很大。在災難受創的人們,面臨生命或心靈的難關時,更需要我們的關懷去獲得力量。而關懷他們的時候,我們可以「傾聽、分享、支持、覺醒—陪他/她轉念,陪他們找尋生命希望」,有親朋好友的關懷,甚至一個陌生人的關懷,都可能讓他們轉念,從困境中重新站起來,從災厄中復原。 

每位孩子都需要我們的陪伴與關懷,有了愛與關懷,孩子的世界會更美、更光明。然而在關懷孩子時,我們要與他們同在,理解他們,用他們的眼睛去看他們的世界,並且站在他們的高度,用他們的角度去了解他們需要什麼,最重要的就是幫助他們成長和實現自我。 

那麼該如何關懷孩子呢?從字義上指關心與牽掛,含有幫助、愛護、照顧的意思。關懷的表現有時候是一個眼神,給孩子無聲的支持;有時候是一句問候,溫暖孩子的心窩;有時候是一個微笑,給孩子親切的呵護。 

關懷孩子最重要的是尊重我們的孩子,他們是個獨立的存在,而且有成長的需求;其次是發自內心真誠的回應孩子的需求而去幫助他們成長。切記,關懷不是一種手段,不能用愛或關懷來綁架孩子。 

最能激勵孩子的關懷是,讓他們體會到我們是發自內心給他們真心的讚美,我們對他們是由衷的開心及喜悅,並且感覺到我們是真的為他設想,也肯定他的努力。此外,我們應適時的鼓勵孩子,激勵他鼓起勇氣做自己。例如,父母親見到孩子懂得自己整理房間便欣喜地擁抱他們,這樣的舉動會進一步鼓勵孩子,而這種欣賞的眼神、不由自主的開心,往往可以傳遞無法言喻的信任和支持。當孩子體認到自己被關懷時,會覺得自己被理解、被接納,並且由衷發出喜悅的笑容,當他們收到我們的鼓舞,會更勇敢地去面對這個世界。尤其是我們對孩子的信任,會鼓勵他們信任自己,因此增長自信。所以呢,關懷孩子最簡單的一個方法就是,真心讓他們知道:「你們做到的事,真的好棒!」 

然而孩子的成長過程總是會遇到各種挑戰,如果孩子碰到困難,表現不佳或者害怕失敗時,孩子可能在說他們需要幫助。這時候我們要做的是理解他們,鼓勵他們量力而為,再協助他們運用合宜的方法克服困難;讓孩子知道,我們與他們同在,為他們設想而且願意陪他們一起面對問題。哪怕最後失敗了,孩子也能因為我們的關懷,提升抗壓性而且變得更堅強。 

2022年2月16日 星期三

興德週報第849期

        《校長的話》林碧雲校長

「愛」與「關懷」—建構生命韌性與復原力 


「愛」建構了人的生命韌性;「關懷」強化了人的生命復原力。 

善牧基金會的執行長湯修女說:「唯有愛能治癒創傷、唯有愛能完成一切。」安置在中心的諸多嚴重受創傷的婦女和孩子,就因為「愛」的支撐,即使面對極其艱困的環境,依然可以表現強勁的生命韌性,對抗命運。 

有位朋友說,她從小到大經常看著病弱的母親,面對貧病交迫的日子仍強韌的擔起家庭責任,教養她們姐弟長大成人,而她們姐弟也不負母親期望,相互扶持出人頭地。她一直在想:到底是什麼建構了一個母親和幾個子女的「生命韌性」和「復原力」?等她長大了,也成為一位母親後,她深深體會那是「愛」與「關懷」。一家人的愛,凝聚了堅強和韌性,共同挺過艱困的生活;相互的關懷給他們大大的支撐,勇於挑戰未來而最終能苦盡甘來,有著圓滿的結果。 

我曾經教過一個家境貧苦的女學生,因父親驟然過世,母親體弱多病,被社會局安置在清潔大隊工作,這個母親深愛自己的丈夫和孩子,為了教養二個孩子,她長年拖著身子、頂著風吹日曬雨淋,在大街小巷掃地,兢兢業業的工作,一定要給孩子一個良好的榜樣。這樣強勁的生命韌性,令人動容,不僅贏得街坊鄰居的讚揚,也讓孩子懂事、貼心,力求上進。這個故事同樣印證了「愛」與「關懷」的強大力量。在社會上、在學校裡,我們往往也能看到或聽到很多父母親為了愛,寧可苦自己,也要培養孩子出頭天。在在都令我們動容,令我們敬佩。 

「愛」與「關懷」的力量非常強大,當孩子深深體認到我們對他們的愛與關懷時,就可以提升孩子的安全感,從而建構孩子的生命韌性和復原力。具有堅韌生命力的孩子將來面對各種挑戰與困境時,都將能夠克服並且為自己創造光明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