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2日 星期三

興德週報第848期

       《校長的話》林碧雲校長

愛的真諦—父母親最真摯的愛 

父母親的愛,是孩子健康平安幸福的資糧;父母無私的愛,是孩子感恩父母的原石。所以,我們需要了解愛的真諦,當孩子心中有愛,就有勇氣和力量去面對未來種種的挑戰;也能夠抱持感恩的心來回饋我們父母。有一首歌「愛的真諦」最能闡述「愛的意涵」和「感恩的心」,值得我們帶孩子一起討論,一起努力做到。 

「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做害羞的事, 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家的惡,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 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凡事要忍耐,愛是永不止息。」 

首先,我們讓孩子了解:愛要學會「忍耐」,不管是父母還是孩子都要有耐心地等待,對孩子,我們永遠都不氣餒不放棄,當我們親子之間產生爭執和衝突的時候,彼此都要學會不輕易發怒,不口出惡言反擊,不計算彼此的過錯。當父母表現疼惜和慈愛的態度,孩子就能感受父母親深切的愛,深刻感念父母的恩典。 

其次,跟孩子一起學習「不嫉妒」,當家中有多個子女,或者其他成員時,我們要告訴孩子,愛是無限的,我們對每一個兄弟姊妹和家人都有滿滿完整而且源源不絕的愛,所以,不需要嫉妒任何人,也不需要霸佔,反而應該跟其他的兄弟姊妹或家人一起分享彼此的愛。 

再者,父母親和孩子彼此都要學習「不自誇、不張狂」,這對子女人格的成長有著最深刻的影響。自誇和張狂的行為往往是說謊的起端,父母親自我吹噓和言過其實的行為,會讓孩子對父母親不信任,也變得浮誇不實在,甚至於學會說謊和欺騙。因此,真正愛孩子的父母親,會做好表率,同時引導孩子誠實說話,實實在在做人做事。 

最重要的,父母與子女彼此都「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什麼是「害羞的事」?就是不義的事,讓孩子知道不得體和不適當的行為都會讓父母蒙羞,父母自己也以身作則,那麼孩子記在心裡,行為就不至於偏差。此外,父母親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是無私的,「不求自己的益處」,同樣的,孩子就學會為家人奉獻而不求回報,當孩子心胸坦蕩開闊,就會以感恩的態度面對父母,也就不會總是一定要得到自己想要得到的,而變得自私自利。 

最積極最正向的愛是:父母與子女彼此「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無論父母或子女都要接納自己及周遭的人事物,包容我們的不完美,並且相信彼此親愛,然後共同盼望我們的未來一定更美好。 

最後,深信「愛是永不止息」,父母親真實而恆久的愛,可以陪隨孩子走過人生的每一程;而子女感恩的心,可以帶領我們體恤自己的父母親,讓父母親深切的也感受到你對他們的愛並讓他們感到驕傲。 

2021年12月15日 星期三

興德週報第847期

        《校長的話》林碧雲校長

紅燈過後就是綠燈 

  大家都有過這樣的經驗:站在馬路的十字路口上,往往可以看到紅綠燈一直在循環交換著閃燈,呈現的規律是:綠燈後閃著黃燈,再過一會兒就變成紅燈,但是紅燈之後一定會變成綠燈。
  有時候我們遠遠看著是綠燈,可是等快到了跟前,卻突然變紅燈了;有時候遠看是紅燈,到了跟前就變綠燈了;有時候,連續遇到幾個路口都變成紅燈,有時候則通暢無比,到每個路口都是綠燈。
  這人生的旅程,就像路口的紅綠燈一樣,一會兒紅,一會兒綠,既不會永遠紅燈,也不會永遠綠燈。紅燈的時候,只能放慢速度,不能強行通過,隨意亂闖就會出事故;直等到綠燈的時候,才可能順暢通行。而人生的步伐也就因為有了紅綠燈的變換,需要因應燈號調整速度,有時快有時慢,有時暫停觀看,有時通暢無阻,只有樂觀看待,才能使得人生旅程更加精采。
  既然我們知道,走到十字路口時,很可能會碰到紅燈,那麼就停下來,看看周遭的風景,耐心的等候綠燈的到來。何必為了一、二次紅燈而焦慮不安,只要有信心、有耐心,紅燈過後一定可以等到綠燈。俗話說「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當我們遇到困境走不動時,只要想著:「事情沒那麼糟糕,一切都會好起來的。」樂觀的看待,前邊真的可能就是綠燈。
  有一部真人真事改編的電影《佐賀的超級阿嬤》,劇中艱困的生活,始終不能動搖阿嬤樂觀向前看,在大水溝裡撈拾從上游市場流下來的菜葉,人不堪其苦,阿嬤卻得意的跟孫子說:「晚上有野菜雜炊可以吃,是河濱免費超商送來的!」為了有點收入,阿嬤在腰上綁上繩子,尾端拖著一塊磁鐵,一路走,一路吸引一些鐵釘鐵片。人不堪其苦,阿嬤卻笑顏逐開,很高興的從磁鐵上取下一堆歹銅廢鐵,很得意自己又有收穫。最後就這樣,阿嬤和孫子看到綠燈亮了。
  走在人生的道路上,再難也要堅持,再差也要自信,總會有紅燈變成綠燈的時候。

2021年12月8日 星期三

興德週報第846期

        《校長的話》林碧雲校長

讀書好→讀好書(二) 

(承接上篇)

讀什麼書才好? 

目前市面上充斥各式各類的書,好書很多,不良書籍也很多。讀到好書,讓自己知識更豐富;讀到不良書籍,不僅浪費時間,還會讓我們產生負面思想,不利於身心健康。因此,讀書不能來者不拒,而是要選擇好書,選擇那些能讓我們增長知識,幫助我們修養品格的好書。 

一、選擇怎樣的好書? 

如果一本書,讓我們產生積極樂觀的願望,想要探索世界的奧秘,想要讓世界變得更美好,讓我們想要學得更多、更有知識,那肯定是一本好書。 

如果一本書,讓我們覺得世界無比廣大,讓我們覺得心胸特別開闊,不會因為小事斤斤計較,不會鑽牛角尖在同學間的小摩擦,這樣的書會是一本好書。 

如果一本書,無法讓我們產生積極樂觀的感想,我們就可以暫時放下它。也許那不一定就是不良書籍,但是我們年齡還小,現在不必花時間去耽擱,可以等到有更強的理解能力時,再決定是否要閱讀。 

二、如何避免不良書籍? 

不讀低級、下流、色情的書,這類書會荼毒我們的思想,危害身心,並且讓人墮落。尤其是小朋友們,因為不懂得判斷,常常深受此害而不自知,不僅浪費了很多寶貴的時間,也使自己變得不長進,越來越墮落。 

不讀譭謗、破壞他人名譽的書。有些書用刁鑽惡毒的語言譭謗他人,這種文章品性低劣,我們無須浪費時間觀看。 

不讀品味低俗,沒有價值的書。讀書就像交朋友,接近好的朋友,會有好的影響,接近壞的朋友,也會受到不良影響。有些書用低俗粗暴的語言譁眾取寵,或者危言聳聽引起人心惶惶,內容卻沒有深度,都不宜閱讀。像介紹鬼怪亂神的、談論怎樣自殺,介紹如何嫁個有錢人,或者突然致富等等書籍,很多都是無稽之談,這些書不讀還好,讀了對人生產生不切實際的幻想,不僅汙染自己的心靈,還可能讓自己缺乏積極上進心呢。 

讀好書→讀書好 

「讀好書,讀書好。」讀一本好書,猶如沉浸在智者的思想裡,身心清爽;讀不良書籍,就好像泡在墨汁裡,全身髒汙。因此,我們要讀好書,然後汲取書中的智慧,向上學習,才能產生讀書好的結果,讓自己變得更完善。 

2021年12月1日 星期三

興德週報第845期

         《校長的話》林碧雲校長

讀書好→讀好書(一) 

 在我們生活周遭,有兩種香氣可以讓我們神清氣爽。一種是花香,能夠使空氣清新,心情舒暢;另一種是書香,能夠陶冶品格,提昇心智。花香可以從植物中品味,而書香就要靠我們自己親自閱讀去萃取。 

讀書有什麼好? 

一、拓展視野、認識世界 

讀好書可以讓我們增廣見聞、開闊視野,幫助我們認識這個奇妙的世界。這個世界非常廣大,我們不可能每一件事情,都有機會去接觸,慢慢去體驗。幸好我們可以透過各類書籍快速去認識這個世界,比如從各國風情畫、環球地理等相關書籍,看到世界的風貌;比如透過古今中外的文學、歷史書籍,去瞭解這個世界的演化和變遷,就好像穿越各個時間和空間,去結交無數橫渡國際、跨越歷史的好朋友。 

二、汲取知識、開啟智慧 

大文豪莎士比亞說:「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生活裡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裡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當我們讀了一本一本的好書,就好比大腦吸收了一份一份的營養,讓我們更有智慧。讀書越多,大腦滋養的越豐富,我們的思想也更加活躍。好比從好書中,我們可以懂得很多道理;讀到絕妙文章,會積累許多好詞、佳句和精彩的描述;那麼就可以運用在平時的作文中;所以說,想要寫好作文就從讀書著手。 

三、學習典範、提升境界 

好書內容不只是提供我們做人的指標,還能提供很多成功者的精神和典範。很多偉人或者有成就的人,因為離我們太久遠了,我們無法親自向他們請益,就可以透過他們的書籍以及所留下的智慧語言,讓我們去瞭解,去思索,去感受,然後學習他們的思想,知識和經驗。 

比如從一些勵志小品中,我們可以學到從失敗中不斷累積成功的經驗;從寓言故事中,領悟人生的道理;從偉人傳記中,我們可以看到許多成功者原來也是個小人物,但透過積極奮鬥的歷程,最後開創不平凡的人生。 
四、舒緩心情、陶冶品格 

每一本好書,都可以作為我們的好朋友。每當我們無聊時、孤單時、不安時,好書就可以陪伴我們打發時間,撫慰我們的心靈,並且帶領我們看看外面的世界,不安的心情會變得比較舒緩。不僅如此,經常讀好書,就好像接受溫暖的陽光開啟我們的心靈,讓我們覺得心曠神怡,看什麼都舒服,聞什麼都清爽。 

讀書還有一個很大的好處,那就是能陶冶情操。如果我們經常讀好書,耐性會變強,忍得住脾氣,對外界的人事物變得更寬容,培養出很好的品格。 

(下篇後續) 

2021年11月24日 星期三

興德週報第844期

          《校長的話》林碧雲校長

 我們都是一家人 

牽起孩子的手,我們是一家人。 

親師的關係就像一家人,因為我們有共同關愛的對象,共同希望孩子盡情的遊戲,快樂的學習,健康的成長,所以我們是一家人。 

為了孩子,首先我們需要搭起親師關係的最佳橋樑,從「掏心」開始,將孩子當作我們的主角,建立學習夥伴關係,在關懷、理解、體諒的涵養下,共同為我們的孩子努力。 

一、親師一起「掏心」:老師以同理心去感受父母親對孩子的盼望,家長以同理心相信老師教學的真誠。我們要教給孩子的,不單單只是傳授「知識」而已,更要引導孩子走向正確人生道路,以及激發孩子的潛能,培養孩子帶得走的能力。所以,每每看到老師殷殷勸誡孩子,叮囑孩子用心學習時,我們應該看到了感恩;每每看到家長支持老師,尊重體諒老師時,我們應該看到了感動。只要親師共同用心讓孩子學得開心,孩子也會跟我們掏心。 

二、孩子是我們的「主角」:珍視每一個孩子,為孩子努力是親師共同的目標。不管成績優劣,在我們的心中每個孩子都是主角,所以我們要跟孩子做朋友,把他們當成一個大人般尊重對待。平時多關心多留意孩子平日表現,培養孩子凡事自動自律自重,有責任心並且懂得謙卑感恩,進而對於父母及師長的教導都能虛心接受,感恩學習,久而久之孩子才能成為熱愛學習的主角。然而我們不能寵溺孩子,不能讓孩子養成「唯我獨尊」的想法,更不能讓孩子養成「茶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姐、少爺習性,那樣會「養廢」了他們。 

三、親師是「學習夥伴」:為了教導孩子,親師應該相互信任,視彼此為教育孩子的夥伴,能共同為孩子的進步而努力。不管父母或老師都不是完美的聖人,因此都需要相互激勵學習。時代變遷很快,教育已不再是傳統的知識灌輸,所以我們都需要不斷的吸收教育新知,一起學習成長。家長明理配合、友善溝通,是老師最大的肯定與鼓勵;老師針對孩子的學習與品格,與家長適切地分享經驗及交流看法,可以協助建立和樂的親子關係。所以老師跟家長是相互學習的夥伴,建立良好的夥伴關係,更能讓孩子在溫馨的氛圍下快樂學習。 

四、關懷、理解、體諒是最佳親師涵養:關懷、理解、體諒可以為我們的孩子營造更好的學習環境。老師和家長其實都很努力想讓孩子學得更好,然而有時候可能有疏漏的地方,所以有智慧的家長和老師,應該誠懇的提出彼此的看法,改善不足的部分,才真正對孩子有幫助。
因為透過關懷能讓彼此感受到溫馨,透過理解能知道彼此的困境,透過體諒能一起解決問題,唯有在親師良性的互動下,彼此才能更理解孩子的需求,提供孩子更好的學習情境。 

「敬愛父母」與「尊師重道」在孩子學習歷程中往往是並行的,只要親師手牽手、肩並肩,一起為我們的孩子教育打拼,孩子在感念父母與師長們諄諄教誨和恩澤時,就同時激勵向上向善意志。也就是說,當親師能溫馨與感性的互動,就能共同陶鑄學童優良品格,一起見證孩子的成長。 

2021年11月17日 星期三

興德週報第843期

           《校長的話》林碧雲校長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俗話說,「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我們平時忍耐得了最艱苦的磨鍊,日後才能出人頭地。古時候,讀書人為了考狀元,平時刻苦讀書,窮人家孩子甚至要忍飢耐餓、吃盡苦頭,也要紮好學問基礎。有一本書《官場現形記》就曾經描繪讀書人刻苦讀書,終於苦盡甘來獲得成就的情況:「為這上頭,也不知捱了多少打,罰了多少跪;到如今才掙得兩榜進士……」。
這也就告訴我們有很多人上人,其實都吃盡了苦頭。 

所以啦!我們不要害怕吃苦,更不要害怕失敗,因為吃苦可以讓我們更堅強、更聰明、更有毅力,才更有成功的機會。 

一、吃苦,讓我們更堅強: 

「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說的是我們經常會遇到不順利的事情,我們會犯錯,我們會跌倒,我們會失敗,當我們碰到這些困境時,就是在吃苦。只要我們勇敢改錯,積極解決問題,那怕失敗了也會自己爬起來繼續努力,雖然很辛苦,一旦我們克服了,以後就少有事情能夠打敗我們,一定可以變得很堅強。 

二、吃苦,讓我們更聰明: 

所謂「不經一事,不長一智」,每一次經歷困苦和磨難後,都可以增加我們處理問題的能力和智慧,幫助我們將來減少更多的問題。所以說,當我們覺得痛苦的時候,正是在磨練我們的心智,讓我們成長。 

三、吃苦,讓我們更有毅力: 

「不經一番寒澈骨,哪得梅花撲鼻香」,說的是,梅花經過寒冷的冰天雪地,綻放時香氣更加迷人。成功的秘訣就像這樣,身在困境中能夠堅持到底克服困難,遲早能解決問題,走向成功。所以說,吃苦,讓我們真正體會,很多成功是靠毅力不斷努力而來的。 

我們閱讀很多大人物的傳記和回憶錄,可以發現,很多大人物都是受苦受難的,只不過他們在面對苦難時,都能超越苦難,把苦難化成生命中最肥沃的養料,最後變成他們成功的催化劑。 

華人首富李嘉誠曾說:「吃別人所不能吃的苦,忍別人所不能忍的氣,做別人所不能做的事,就能享受別人所不能享受的一切。」他17歲開始當推銷員,辛苦工作讓他很能體會賺錢不容易和生活的艱辛。別人做8個小時的工,他做16個小時;同事們去玩的時候,他去求學問;他努力提高自己的學問,擴大自己的胸襟。因為他勤奮、節儉、有毅力,所以當他遇到逆境的時候,就有足夠的條件去克服!最後,他成為一個大富翁。 

因此,小朋友不要害怕吃苦,因為吃苦是人生的家常便飯。我們面對困難時,告訴自己,勇敢面對挫折。只要肯學習,肯努力,肯吃苦,最後一定可以取得勝利的果實。在學校裡,最常聽到小朋友說讀書很累,每天需要寫作業、背書、準備考試等,很辛苦。其實,讀書是我們開啟智慧最簡便、最快速的途徑,所以,政府規定每個人在小時候都要到學校就學,讓小朋友獲得更多知識,變得更聰明。將來,才更有能力好好生活,更有能力去了解世界。 

讀書也一樣,總要經過一番磨練,才會有所成就。所以讀書做學問,當然得下苦功夫,不管是因應考試、寫作業、為了獲得好成績,都應該用功讀書。 

如果我們未來想要成為出色的人,現在就應該學習把吃苦當成吃補,並且把把困難當成邁向成功的必經階梯,千萬記得「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2021年11月10日 星期三

興德週報第842期

      《校長的話》林碧雲校長

 孩子的必要能力—挫折忍受力 

讀書可以隨時開始用功,走錯了路可以重新調整再往前走,但是一個人的行為態度一旦養成了,就很難改變,而且會影響未來的成長與發展。所以,教養孩子與其要求他們考試考高分,不如培養他面對
世界的勇敢與堅強。 

「挫折忍受力」是個人變得勇敢和堅強必須具備的重要能力。孩子們一天天長大,不斷的接受世界給他們的刺激,也不斷在承受世界帶給他們的考驗,所以受挫是必然的現象。因此他們需要學習遇到挫折時還可以再站起來,這就是挫折忍受力。挫折忍受力是一股很強大的力量,孩子有了它就能夠勇敢面對困難,即使一路跌跌撞撞也能順利成長。相反的,經不起挫折和打擊的孩子,很容易自暴自棄,或者怨天尤人變得消極懦弱。 

怎樣才叫做具有挫折忍受力呢?第一,能勇敢面對困難和挑戰,適應日常的不順心;第二,能有效處理緊張和壓力,積極解決問題;第三,能從失望、困境及創傷中復原,堅定自己的目標;第四,能與自己和他人自在相處,尊重自己和他人。 

那麼,如何提升孩子的「挫折忍受力」呢?我們應該從生活的點點滴滴中開始培養,以下幾點可以作為參考: 

一、訓練孩子學會忍耐和等待:當孩子有需求時,應該訓練孩子有耐心的等待,不是馬上就能獲得滿足;如果遇到困境時,訓練孩子要學會忍耐,等待時機好好解決困難。我們常常很急於滿足孩子的需求,害怕孩子餓著凍著,怕孩子不開心,經常在孩子一有需要,我們就立刻給予滿足。結果造成孩子予取予求,養成自我中心,不但沒有耐心等待,一旦有絲毫不滿足,也無法忍耐。這樣一來,將來只要有小小的挫折,就會覺得都是別人的錯,而且依賴他人解決問題,成為挫折忍受力極低的草莓族! 

二、學習面對失敗:所謂勝不驕,敗不餒,激勵孩子把失敗當作成長的養分。人生不如意十常八九,當遇到失敗時就引導孩子檢討缺失,勇敢面對再繼續努力。有些孩子容易因小挫折而發脾氣,如考試考不好、比賽輸了,就心情不好、情緒失控。然而如果因為這樣就沮喪放棄努力,那就是挫折忍受力太低了。所以,讓孩子知道,人生遇到失敗是家常便飯的事,我們需要勇敢接受失敗,下一次記取教訓,不要重蹈覆轍,就會更進步了。 

三、陪孩子分析挫折的原因,尋求解決方法:當孩子碰到挫折時,可以安慰他們,但最重要的是陪他們分析問題的原因,試著找出解決的方法。不斷的練習,不斷的嘗試解決問題,久而久之,就會成為有能力且勇敢的孩子。有首兒歌「再試一下」說得很好,歌詞中說「…一試再試做不成,再試一下。這會使你的見識多,這會使你的膽子大,勇敢去做不要怕,再試一下。」 

四、讓孩子知道我們支持他:告訴孩子他們是被愛的、被接納的。當孩子感受到自己有愛與被愛,通常具有較好的挫折忍受力。根據研究,挫折忍受力高的孩子,在他們的概念中,自己遇到困難時,有人可以提供支援和協助度過難關。尤其是擁有家人支持的孩子,當挫折來臨時,更有自信可以解決困難。 

五、讓孩子練習解決自己的問題:我們應該相信孩子有解決問題的能力。孩子從小就需要適度讓他們自己解決自己的問題。每當他們解決一次次困境或挫折時,這些經驗就會累積成為他們深層的智慧和能力,並且成為日後面對問題的勇氣。切記,當小孩們一遇到「挫折」,我們就急著介入幫忙解決,無形中就剝奪了孩子面對困難的學習機會,這不是愛孩子,反而是害了孩子。 

寵溺孩子只是在剝奪孩子變勇敢的機會,千萬別讓孩子以為出了事情,父母會幫他扛,更別讓孩子碰到困難,就依賴父母幫他解決。否則長久依賴下去,孩子會因為挫折忍受力不足,變成草莓族,往後再遇到挫折時,就只會埋怨、逃避,推卸責任,甚至以發飆或沮喪來回應,當然也不可能
扭轉危機。因此,有一些事情,我們應該讓孩子從小就學習自己一個人去面對,他們才能學會運用方法去解決問難,成為有能力、有信心的孩子。 


2021年11月3日 星期三

興德週報第841期

     《校長的話》林碧雲校長

 

  讓專注力UP UP的好習慣 

其實,很少有孩子「故意不專心」,大多只是「不知道如何專心」。如何提升孩子的專注力呢?專注力指專心而持續的進行活動,同時忽略外在環境干擾自己的能力,是影響孩子學習成效的重要因素。 

經常聽到家長抱怨,孩子寫作業拖拖拉拉,整理書包丟三落四,物品經常忘東忘西,聯絡簿還三不五時就出現「上課不專心」評語,連課本也可以念到不見……他不笨,就是不專心!。像這樣,頗多家長為了孩子不專心而傷透腦筋。 

其實專注力要從日常生活中訓練。家長可以先從自己與家人的日常生活習慣開始檢視,家庭裡是否充滿了「讓孩子無法專心」的因素,然後去除那些破壞孩子專注力的無形殺手,再透過一些策略,提升孩子的專注力。 

一、充足的睡眠 

「沒睡飽」是孩子上課無法專心的頭號殺手。根據研究,睡眠可以恢復、修補腦部受傷的組織,而且白天所吸收的資訊,也需要在睡眠中整理、儲存。而睡眠不足,會影響到孩子的大腦,也造成孩子無法專心學習。 

分析原因,家庭作息不正常是孩子沒睡飽的最大因素。家庭原本應該是提供孩子穩定作息的地方,如果有家庭經常吵架和衝突時,會讓孩子因擔心而無法安眠;又有的家庭經常到12點還燈火通明,聲響不停,孩子也無法安心睡覺,睡眠品質自然不好,白天上課時注意力自然難以集中。 

因此,家庭應提供孩子穩定安全的作息,讓孩子每天至少有8小時的睡眠,有安心且充足的睡眠,應能提升孩子的專注力。 

二、健康的飲食 

根據研究發現,早餐進食後十五分鐘,就有增強記憶力的表現。而且吃了早餐的孩子,遠比那些餓著肚子上學的孩子專注力更能集中,學業表現也比較好。 

此外,我們腦細胞中的神經傳導物質需要依靠食物提供原料,才能有效率形成神經迴路。因此提供
孩子健康均衡的飲食,攝取充分的營養,才能維持腦神經傳導物質的充足。 

三、足夠的運動量 

許多人誤以為「安靜」就等於「專心」,不斷要求愛動的小孩安靜下來;但事實上,愛動的孩子,往往是動不夠,所以靜不下來,反而需要將內在精力消耗掉,才可以繼續進行靜態學習。此外,負責處理長期記憶的大腦皮層需要充足的血液,透過身體活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大腦就可以得到血液,有助於注意力的提升。 

家長們不妨經常帶孩子在日常生活裡活動筋骨,包括盡量走路上學,假日帶孩子運動或騎腳踏車,或是與孩子固定一起從事一項體能活動,對大腦對專注力的提升都有幫助。 

四、遠離聲光的過度刺激 

強烈的媒體聲光是破壞孩子專注力的大殺手。孩子長期沉浸在聲光刺激,以及一心多用的生活型態,會對大腦產生巨大影響。 

台大心理系副教授連韻文指出,很多小孩看電視可以很專注,但這種專注較缺乏心理的主動性,就好比動物聽到就會轉頭一樣,是本能反應而非主動控制。聲光刺激越多,孩子「主動專注」的機會更形降低,這不利於腦功能發展。因此,孩子看電視玩電動的時間要儘量縮短。 

五、專注在每一個「當下」 

訓練孩子「專注」在每一個時間點所做的事,也就是練習「正念(mindfulness)」。家長可以跟孩子在家裡玩「靜心三分鐘」的活動,然後分享彼此聽到的聲音,來加強聽覺的專注程度;或者專心慢慢做一件家事,來體驗專注的感覺,如專心慢慢整理書桌10分鐘,觀察手的動作,觀察物品擺放的技巧,不急不徐的感受每一個步驟,在每個細節上體會專注的感覺。 

家長也要以身作則,跟孩子相處互動時,就要專注在孩子身上,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注意力」和「愛」,如當家長和孩子聊天時,就專注在孩子身上,聽他們說什麼,忘掉自己的其他事務,只是專注於你跟孩子的對話。陪孩子吃飯時,就關閉電視機,放下手邊的工作,和孩子專注於眼前的食物,體會食物的味道,外觀和氣味,分享進餐的感受:在此時此刻就只有親子交流。請記得父母經常分心的情況,也會讓孩子在潛意識裡產生一心二用的現象。 

2021年10月27日 星期三

興德週報第840期

    《校長的話》林碧雲校長

 

 做什麼事,像什麼事 


 校長最常勉勵小朋友的一句話「做什麼事,像什麼事」,其實就是希望小朋友凡事「全心全意」去做。無論讀書、遊戲、運動、做事,都要全心全意把事情做到位。讀書的時候專心一意的讀出書籍的道理,遊戲的時候全心全意的享受遊戲的樂趣,做家事的時候專注的把家事做好,運動的時候專心體會每一個動作帶給身體的能量,即使跟家人聊天的時候,都要全心全意享受家人間情感的流動。也就是說,全心全意做好每一件事,再全心全意體會、享受所做的事情帶給自己的成長與滿足。其實就是小朋友們培養「專注」的能力與態度,因為一個人只要能夠專注做好該做的事,這不僅是學習做人做事的基本態度,更是將來成功的基本功夫。 


「做什麼事,像什麼事」最重要的是「全心全意」的態度,所謂「心在哪裡,成就在哪裡」。在每一個當下,當我們能用心做好每一件事情時,就能得到一個個好結果,累積眾多的好結果,就能創造巨大的成就,而且這些好結果與成就將奠定個人未來成功的基礎。所謂「行行出狀元」的成功,其實沒有秘訣,不過就是全心全意的做什麼像什麼。看看我們周遭很多事業成功的人物,他們成功的秘訣說穿了,就是全心全意投入工作或事業中,時間久了最終獲得滿意的成就。 


小朋友們平時讀書更需要學習「專心一意」的習慣與態度。「身在哪裡,心在哪裡」,當我們上課時,在課堂上就專心一意聽課,用心讀書學習,學習效果就會顯著;回家寫功課時,專心一意完成功課,作業就會寫得好;課餘閱讀課外讀物時,就盡情享受讀本的樂趣,這樣會獲得更多的知識見解;長時間下來,就能累積點點滴滴的知識,讓自己更加有內涵有見解。 


讀書做事最怕「三心二意」,上課時想著下課玩遊戲,下課玩遊戲時又擔心書讀不好,結果課沒上好,玩得又不盡興;或者是回家邊看電視邊寫功課,結果功課沒寫好,電視也看得頭尾不連貫;又或者是運動的時候隨便擺動,做家事的時候應付了事,結果呢?花了時間卻得不到成效。「三心二意」的結果就是各方面都做不好,時間久了,很容易成為一個知識營養不足,運動技能不足,做事又沒有效率的人了。 


只要我們能用「全心全意」讀好書做好事,不論小朋友們的天資聰穎或是普通,一定能夠讓自己開啟智慧,享受到讀書的樂趣,也能做出成就來。因此,請記得隨時隨地「全心全意」的「做什麼事,像什麼事」,總有一天一定會有「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的優異表現。 

2021年10月20日 星期三

興德週報第839期

   《校長的話》林碧雲校長

 

說你行 你就行-自我感覺良好與正向期待 


「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說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看似一句繞口令,卻告訴我們「正向期待」對孩子的影響非常大、非常深遠。 


一個孩子對自己有怎樣的看法,未來就會長成那個樣子;對自己有怎樣的期待,未來就有那樣的發展。因此教養孩子,從一開始就要教他們正向看待自己,對未來充滿希望,那麼孩子就會朝向正向光明的理想去成長與發展。這在教育心理學叫做「畢馬龍效應」,又稱為「自我應驗(self-fulfilling prophecy)」或「期待效應(Expectation Effect)」,應用正期待效應來教養孩子成功有三部曲:第一,協助孩子建立正面的形象;第二,協助孩子儲存正向的能量;第三,追求自我心像的成功,堅定的信念明確定位、儲存能量、逐步踏實。 


首先培養孩子建立一個健康、正向的「心像」。「心像」是一個人對自己的看法,又叫「自我形象」。當一個孩子內心裡充滿正面的、積極的自我期望時,會覺得自己很棒,會希望有好表現,不知不覺的在讀書、做事或各方面更加認真求好表現,表現越好,自我感覺越好;自我感覺越好,表現就更好;然後在良性循環下,還會影響周遭人對自己的態度與看法,進而獲得肯定和助力,連帶為自己帶來正向的力量,最終往自己期待的方向去發展,成為自己所塑造的樣子。相反的,一個沒信心的人,總覺得沒希望的人,就會往失敗去發展,也就很難成功。 


其次,協助孩子儲存正向的能量。父母親或師長對孩子傳達正向期待時,也會影響孩子的自我看法,孩子會往我們期待的方向去發展。所謂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就是這種效應。當我們對孩子說正向的、肯定的語言,孩子會把這些語言的意涵滲透到生命裡,影響情緒和心態,發出正向的能量;當我們給予孩子更高的期望時,孩子就有更優的表現;當我們深信孩子會達成目標時,孩子就會如我們所願;也可以說,對一個孩子傳遞積極的正向期望,就會使他進步得更快,發展得更好。反之,對一個孩子傳遞消極的期望,將會使他自暴自棄,放棄努力。 


儲存孩子的正向能量,還需要訓練孩子心存善念—最簡單的是存好心、說好話。心存善念,可以讓孩子帶著充滿平和的心,過快樂的生活;說好話,就是說積極正面的話,並且停止說抱怨的話,如「這次考試我一定考不好」,可以改為「這次考試我會努力看看」或者是「我希望考得好……」。正向思考還包括勇敢面對困境,當孩子遭遇到挫折時,勇敢面對,積極處理困難,然後轉換心情,重新面對新的事物。俗話說,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人不轉境轉,境不轉心轉,正是處理困境的最佳心態。 


第三,應用「自我預言」,培養孩子專注願望,觀想願望達成的畫面—只要我努力,我就會更好,不斷認為自己做得到,同時專注於願望的實踐,並常在腦海想像「願望已實現」的畫面,體會它帶給自己的愉悅,可以強化自己實踐願望的動力,增加實踐的機會。抱持這樣的態度,自我的心情、行為與環境都會被這樣的氣氛包圍,自然而然朝此方向前進,實現預言。 


培養孩子正向思考、正向期待,是個累積的歷程。一個人的信念或期望,沒辦法一兩天就能訓練出來,然而受到師長關懷、重視和鼓勵下的孩子,無論自尊、自信、學習成績或其他方面都會有很大進步;相反的,受到漠視甚至是輕視的孩子,就有可能一蹶不振。因此,無論父母或老師,如果能應用畢馬龍效應,把孩子看成有希望的人才,提升孩子的自尊心,配合欣賞和稱讚,來啟發孩子的上進心,提供機會讓他們的潛能表現出來,最終就能如你所期望,孩子一定可以有令人滿意的成就。 

2021年10月13日 星期三

興德週報第838期

  《校長的話》林碧雲校長

 

 面對太陽,看到光芒 

我很幸福,每天迎著朝陽上班去,再送著夕陽返家。 

因著上下班的路線,我總是面對陽光與雲彩交織出來的天空,來往於學校和住家之間。長時間觀察下,我發現天空總是千變萬化,很難有相同的景致;尤其是陽光不時的在詭譎多變的雲彩中,產生的萬丈「光芒」,往往帶給我出奇不意的驚喜;除了為大自然的奧妙所咋舌,更覺得這世界充滿光明和希望。 


我很希望經常看到萬丈光芒。然而卻發現萬里無雲的時候,刺眼的強光產生不了萬丈光芒;烏雲遍布的時候也看不到萬丈光芒;而且天空很難連續多日晴空萬里,總會出現烏雲密布、雷雨交加的時候。然而也唯有在空中有太陽,有雲卻又有空隙或狹縫時,陽光才能透過缺口形成輻射狀的一條條光芒。 


就好比人生,很難總是一帆風順,挫折與困境反而能顯現出絢爛的生命光芒;而人們如果對著太陽的方向,即使在雲霧遮掩下,只要有縫隙,就能透出光芒;所以,我們只要心中抱持希望,就能在與挫折交替中,蹦出生命的光彩。 


其實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既然事事不能盡如人意,遇到困難和煩心的事情,就只能向前看,朝正面看,樂觀的看;並且抱著希望,勇敢面對,事情總有解決的時候。俗話說,天塌下來,還有高個兒撐著;而且人生就是在碰釘子,每碰一回釘子,就長一分見識,增一分閱歷。

所以呢,當我們遇到困難時別擔心,一切都會變好的。  

2021年10月6日 星期三

興德週報第837期

 《校長的話》林碧雲校長


「祝福」孩子,孩子會更好 

 證嚴法師說:「如果父母希望他的孩子有福氣,就要多多祝福他的孩子。」要相信,祝福的力量很大,用父母那一念虔誠的心,可以匯合很大的力量,帶給孩子最好的福氣。 

 父母親是一個家庭的頂梁柱和靈魂人物,支撐了一個家庭,更掌握了一個家庭的氣氛,因此,當父母親快樂的時候,這個家庭就充滿快樂,當父母親對人充滿感恩的時候,家人就會與人和善相處;相反的,一個不快樂的父母親,就很難有一個快樂的家庭。 


 然而,大多數的父母親都過度擔心孩子,擔心孩子課業跟不上,煩惱孩子的健康、交到壞朋友,憂心孩子將來的工作不順利,即使孩子成家立業了,父母親還是無一不煩惱,擔心這個擔心那個--幾乎無所不擔心。大家想,這樣的父母親會快樂嗎? 


 話再說回來,心理學有一種理論叫「畢馬龍效應」。一件事情如果你用強烈的「意念」去相信它,它就會如你所願「實現」你的想法。當父母親相信自己的孩子有能力去面對他生活困境與難題時,那麼她的孩子就會變得勇敢,這個「相信」就變成一個「祝福」,而她的孩子也會因為這樣的祝福而得到福報的。「願」有多大,實踐的力量就有多大,這就是所謂的「願力」或「心想事成」。 


 相反的,如果一個父母親老是想著:孩子不聽話,不懂得照顧自己,可能交上壞朋友,可能會吃虧上當, 那麼這個「擔心」很可能就成了「不好的暗示」,孩子很可能因此不穩定,就像父母親所擔心的那樣,老是出狀況。所以所有父母親,都要謹慎,不要變成證嚴法師所說的:「如果一個父母常常擔心他的孩子,他的孩子會沒有福氣;因為福氣都被父母給擔心掉了。」 


 因此,真正愛孩子的父母親,與其擔心,不如祝福孩子吧!大家隨時檢討自己的「念頭」,對孩子時時多一點祝福,少一點擔心。此外,對我們所關心的人,包括其他的家人、朋友、師長、同學、同事等,我們也都要給予祝福,這樣一來,周遭的人變好,自己和孩子當然也跟著變好了! 

2021年9月29日 星期三

興德週報第836期

校長的話:林碧雲校長

正向期望 走向成功 


當孩子被賦予正向的期望時,內心裡會帶著正面的自我期望,會變得更加具有自尊自信,表現得更好,也更容易成功。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稱為「自我應驗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又稱為「畢馬龍效應 (Pygmalion Effect) 」或「期待效應(Expectation Effect)」。 

許多學術研究驗證,當我們對孩子的期望增強,孩子的表現也相對增強,當我們對孩子抱持正向期待時,孩子會往正向發展;當我們給予孩子更高的期望時,孩子就有更優的表現;當我們深信孩子會達成目標時,孩子就會如我們所願。以白話來說:「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說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也可以說,對一個孩子傳遞積極的正向期望,就會使他進步得更快,發展得更好。反之,對一個孩子傳遞消極的期望,將會使他自暴自棄,放棄努力。 

另外,自我驗證預言的力量對個體發展影響很大,自我正面期待會促使個體為了達到此期待而積極行動,最終達成目標。古今中外,許多有成就的人都對自己具有高期待,充滿自信,並且深信自己會成功,這種積極正面期待的態度就是贏家的態度。我們教導孩子時,要訓練孩子對自己有正向期待,並且深信自己的期待是會達成的。因為孩子心中怎麼想、怎麼相信,就會有怎麼樣的成就。 

那麼,我們該如何應用畢馬龍效應來教導孩子呢?可以從幾個方面來努力: 

首先,幫助孩子為自己勾繪一個健康正面的自我圖像(心像)--父母希望孩子成為怎樣的人,就要協助孩子形塑心目中的自我形象,諸如「我很好,我很棒,我是健康快樂且積極努力的人」,藉由心像的建立,培養孩子喜歡自己、接納自己,並能充滿自信,對未來永遠抱著希望。 

第二,訓練孩子正向思考—最簡單的是存好心、說好話。心存善念,可以讓孩子帶著充滿平和的心,過快樂的生活;說好話,就是說積極正面的話,並且停止說抱怨的話,如「這次考試我一定考不好」,可以改為「這次考試我會努力看看」或者是「我希望考得好……」。正向思考還包括勇敢面對困境,當孩子遭遇到挫折時,勇敢面對,積極處理困難,然後轉換心情,重新面對新的事物。俗話說,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人不轉境轉,境不轉心轉,正是處理困境的最佳心態。 

第三,應用「自我預言」—只要我努力,我就會更好;並且不斷認為自己做得到。抱持這樣的態度,自己的心情、行為與環境都會被這樣的氣氛包圍,自然而然朝此方向前進,實現預言。 

第四,專注願望,觀想願望達成的畫面—專注於願望的實踐,並且常在腦海想像「願望已實現」的畫面,體會它帶給自己的愉悅,可以強化自己實踐願望的動力,增加實踐的機會。 

培養孩子正向思考、正向期待,是個累積的歷程。一個人的信念或期望,沒辦法一兩天就能訓練出來,然而受到師長關懷、重視和鼓勵下的孩子,無論自尊、自信、學習成績或其他方面都會有很大進步;相反的,受到漠視甚至是輕視的孩子,就有可能一蹶不振。因此,無論父母或老師,如果能應用畢馬龍效應,把孩子看成有希望的人才,提升孩子的自尊心,配合欣賞和稱讚,來啟發孩子的上進心,提供機會讓他們把潛能表現出來,最終就能如你所願,孩子一定可以有令人滿意的成就。 


2021年9月15日 星期三

興德週報第835期

       §校長隨筆       林碧雲§

淺談「正念」—培養「專注力」與「善念」

「正念“mindfulness”」,這個用詞有兩種說法:第一種從社會普遍說法來看,「正念」是一種正向思考,「心存正念」即激勵自己用正向的觀點去看待周遭所發生的各種事物,積極的作為還可提升為「善念」。另一種說法從當代醫學、心理學或宗教用詞來看,「正念」是對當下時刻非判斷性的覺知力,將注意力放在此時此刻,清楚地覺知當下這一時刻的身心現象,包括身體的感覺、情緒、想法,以及對外在環境的感受。
近10幾年來,西方的身心醫學、心理學、腦神經科學,甚至教育界,對於「正念」進行了相當廣泛的研究,許多知名學府,如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英國牛津大學等都有相關研究。研究顯示正念練習可以帶來個人的身心健康,大致可分為四方面:在情緒調節上,可以減少壓力、焦慮和憂鬱等負面情緒;在學習上,可以提升專注力和記憶力等認知功能;在心理素質上可以培養正向心理特質,如耐心、同理心和慈悲心;並且可以幫助孩子改善人際關係與社交能力。
「正念」的訓練,最關鍵的要訣是把「心」放在當下,也就是「身在哪裡,心在哪裡」,有意識地覺知自己的身心在當下正發生什麼事。在事件發生的過程中,仔細觀察身體相關部位的動作變化,從每一個動作、每一個細節裡,體會自己和這些事物接觸互動的感覺,清楚明白自己在當時的情境下所引發的情緒和念頭,並且感受它們帶給身體的影響。透過這樣關照自己的行為和情緒,練習讓自己的心平靜下來,並且更妥善的處理事情。
最簡單的正念訓練,可以從「用心呼吸」做起:身體放鬆自然地呼吸,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當吸氣與呼氣時,注意空氣與鼻端接觸的感覺;或者觀察呼吸時身體的變化,例如腹部上升、下降移動的感覺。這樣的練習,只是感覺呼吸,不做任何好壞判斷。久而久之,當我們遇到事情時,可以藉著用「心」呼吸來平靜情緒,減輕焦慮的現象。又因為我們能覺知自己的身心、感受和四周環境所發生的事情,也能盡早覺察,避免傷害自己與他人。
此外,日常生活的各種行動也可以進行正念訓練。吃飯時,感受吃飯的過程,從食物送進嘴裡,牙齒咀嚼、吞下食道時,各個部位和食物接觸的感覺,以及吃飽飯後身體的感覺。
掃地時,從手和掃帚的接觸,掃帚和地面的接觸,細細去體會掃地的過程中,身體一舉一動的感覺。走路時,覺知自己走路的感覺,從腳步的提起、移動、放下到著地時的感覺。這些日常訓練也就在培養自己的覺知力和耐心。
正念訓練還可以提升一個人的專注力,當我們習慣把意念專注在每一個當下時,專注力慢慢的就提升起來了。換個說法,也就是「全神貫注」地做一件事,然後從中體會並理解自己與這件事的關係。課業學習也是如此,讀書時專注於讀書,聽課時專注於聆聽,寫功課時專注於功課這件事。我們經常聽到「在什麼時間,就做什麼事」,以及「做什麼事,就像什麼事」,說的就是透過正念訓練專注力,我們學習任何事物,只要心無旁鶩,學習成效也會跟著提升。
正念發揮到極致時,可逐漸轉變為正向思考,再提升形塑為個人的「善念」。透過正念訓練,個人會覺知到如何讓自己和他人都獲得快樂。如體會到對人說話有禮貌,真心關懷別人,可以增進友誼;使用積極正向的語言,可以激勵自己和朋友,也可以增強信心和希望。當孩子感覺到當我好、你好、我們一起好時,將更容易與他人合作,也更容易與人共同完成任務。
連帶著,孩子們的人際互動也會轉換為更佳模式,這就是正向思考帶來的正向力量。在正向思考的循環與增強下,正念有可能發展出個人的「善念」。當我們從對人說好話感覺到彼此都愉快,從關懷他人感覺到彼此都溫暖,從幫助他人感覺彼此都幸福。漸漸地就能體會:以善言能使大家溫暖,以善行能使大家心安,累積一個個善行小點滴,可以成為愉快的經驗,並且樂於為自己、為他人營造更快樂的生活園地。


2021年9月8日 星期三

興德週報第834期

        §校長隨筆  林碧雲§

培育孩子新世力,親師一起來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普遍家長的心願,因此很多家長想方設法為孩子安排各種學習,以至於孩子課後穿梭在家教、補習、才藝班之間,希望孩子不要輸在起跑點。然而未來的世界難以預知,社會環境複雜多變,我們的孩子到底需要學什麼,才能迎接未來的挑戰?

綜合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王品董事長戴勝益、洪蘭教授等人給孩子或青少年的幾個建議,或許可以提醒我們教養孩子們該努力的方向:培養正確的好習慣、體會人生甘苦、培育新世力(未來世界的競爭力)和學會解決問題。

一、培養正確的好習慣

洪蘭教授認為「習慣決定機會,品格決定命運」。幫助孩子選對正確的習慣,並且以足夠的自律,培養成為習慣,擁有正確良好的習慣,這將是孩子們未來成功的秘訣。無論說話的態度、坐的儀態、讀書習慣、處事涵養等,都會影響別人對你的觀感,直接或間接影響你的人際關係與學習的成果。

因此,希望孩子學好,先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一次養成一種習慣,讓它成為孩子生活的一部分,只要孩子養成了良好的習慣,家長就不必費力一再叮嚀或產生衝突。就好比晨起刷牙洗臉,當成為習慣時,每天起床自然而然反應這些行為,不但不費力,而且有助於健康。

讀書學習也是一樣,每天在固定的時間,固定的地點,培養孩子閱讀做功課的習慣,時間久了,不必家長催促,孩子就能夠自動自發的看書做功課,家長也不必為了叮囑孩子做功課而親子衝突。

二、體會人生甘苦,累積成功經驗

人生起起伏伏,很難一帆風順,我們應該讓孩子體會人生甘苦,成功不會自動降臨,而是靠自己努力,一步一步往上爬,而且了解生命的價值要靠自己去創造。世界首富比爾蓋茲告訴青少年他不是靠運氣或偶然獲得成功,而是在每次跌倒中記取教訓,重新站起來。

王品董事長戴勝益很重視讓小孩體味人間疾苦,要孩子不依靠父母家族而自力更生。他以為要有血有汗有淚的人生,才是精采的真人生!

因此讓孩子擴大視野,接觸多元的社會文化,多結交形形色色的朋友,增廣見聞,這些對未來的發展遠比功課或者考卷成績還要重要。

三、培育新世力(未來世界的競爭力)

教養孩子,不是累積很多財富讓他們繼承,而是幫孩子打基礎,為孩子儲備未來發展的力量。

(一)建立正向思考模式:正面的念頭影響人最深,最需要從小培養。孩子若有了正向思考的習慣,即使遇到挫折或困境,都能看到正面光明的希望,並且樂觀看待生活。我們可以告訴孩子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但別希望不勞而獲。因此鼓勵孩子試著定出自己的努力方向,然後一步一腳印,打下良好的基礎。比如在小學階段,孩子們應該認認真真的做好各項學習,有了良好的學習基礎,未來也就能飛得高,飛得遠。

(二)打好健康基礎—培養運動的習慣:健康的秘訣在運動。運動使人生理健康,健康的體魄能催化堅強的意志力和智力,而正常的生活才能健康的學習和工作。因此培養孩子,除了讀書學習之外,還要幫助孩子養成每天鍛鍊身體,建立固定的運動習慣,正是建立未來成功的基礎。

(三)打好學習基礎—善用時間勤讀書:養成每日讀書的好習慣,尤其善加利用晚上課餘時間。大科學家愛因斯坦說過:人的差異就在於這個人如何利用業餘時間,業餘時間能成就一個人,也能毀滅一個人。能善用課餘之間,多學習,多讀書,累積知識,成為一個有智慧的人,爾後遇到事情可以很快抓住資訊解決問題,紮下自己成功的基礎;相反的,整日無所事事耗時間,終將一事無成。奉勸家長別讓孩子看連續劇,否則孩子迷上電視連續劇後,糾葛於捏造的劇情中,喪失判斷力,學習將更加困擾。

更別讓孩子整天沉溺於手機上,因為沉溺在手機的孩子,很容易用玩手機來逃避現實壓力,甚至因為手機而阻礙了身心的發展。孩子真正需要的是家長溫馨的陪伴與關懷,如果家長能夠每天陪著孩子一起善用時間,培養殷勤閱讀好書的習慣,當他們把閱讀好書成為習慣時,就不用擔心孩子不知道怎麼打發時間了。

四、學會解決問題,培養強韌的生命力

有多少壓力,就有多少潛力。讓孩子學會自己解決問題,強化挫折忍受力,並培養強韌的生命力。孩子唯有憑藉自己的力量前進,才能學到成功的精髓。

比爾蓋茲曾經公開語重心長告訴青少年,社會充滿不公平現象,先不要想去改造它,而是適應它。陷入困境時,先不要抱怨,而是默默的吸取教訓,悄悄的振作起來,重新奮起。

我們不要總是幫孩子解決事情或收拾殘局,這會剝奪孩子成長茁壯的機會。王品董事長戴勝益表示解決問題本來就是一種學習,若家長什麼都幫孩子弄好,那他們要學什麼?孩子學得愈是辛苦,愈要告訴自己:「好啊!正是孩子濃縮學習的時候!」

我們還要引導孩子勇敢面對困境。當孩子陷入困境,那不是我們的過錯,所以不要讓孩子尖聲抱怨,避免用「無所謂」、「隨便啦」塘塞過去,而是讓孩子從中吸取教訓。讓孩子知道「成功不是第一個出發的,而是最後一個倒下的」!


2021年3月10日 星期三

興德週報第824期

      §校長隨筆§

開學不久,教務處同仁精心策畫世界母語日活動,不僅讓孩子展現平常母語學習的成果,也藉由活動讓孩子了解台灣各族群文化差異,進而學習接納、包容與尊重。台灣是多族群社會,最早在台灣生活的原住民族,亦需要我們深入其語言、生活方式、信仰與文化。臺灣有其綿長久遠的歷史,至少六千年前,原住民族就已經住在臺灣,並發展出多元而獨特的文化,在 17 世紀外來移民擴張以前,原住民族乃為臺灣之主體族群。
原住民族係指「原居住於這塊土地的諸多族群」,臺灣原住民族是指原居於臺灣的各個民族,亦即相對於 17 世紀漢族移民移入臺灣前,便已定居在此的數十個語言及生活方式不同之族群所構成,屬於「南島民族」;其中臺灣本島的所有民族為「南島語系臺灣南島語群」,蘭嶼上的「達悟族」則屬於「南島語系馬來-玻里尼西亞語族的巴丹語群」。中華民國原住民族委員會在介紹臺灣原住民族與世界南島語系民族的關係時即表明「臺灣原住民族屬於南島民族,在人種上屬馬來人種,臺灣是南島民族分布的最北端。」由於西方早期以「福爾摩沙」一詞稱呼臺灣,在部份文獻中又被稱為「福爾摩沙人」。目前經政府認定的原住民族有:阿美族、泰雅族、排灣族、布農族、卑南族、魯凱族、鄒族、賽夏族、雅美族、邵族、噶瑪蘭族、太魯閣族、撒奇萊雅族、賽德克族、拉阿魯哇族、卡那卡那富族等 16 族。不同的原住民族,皆有其特有的部落社區的文化特性及內涵。原住民族長期受到不同外來政權輪番的統治,賦予不同名稱,例如:「番」、「山胞」。這些詞都帶有很深厚的歧視。
臺灣原住民族各族曾是臺灣的主體族群,但 17 世紀後受外來移民數量的擴張以致居住範圍受到排擠,治權領域逐漸縮小;這些區域現今主要位於臺灣本島東部、西部山區以及蘭嶼,並由官方劃定為原住民族地區,簡稱「原鄉」,原住民族並享有自治權。此外,原住民族長期以來因都市化而流入各大都會區,現今已有約 46%人口設籍於都會區,部分區域之族人甚至認同其現居地為原鄉而形成部落。臺灣原住民族各族有其獨特的語言、生活及藝術所形塑而成的文化。臺灣原住民族給人的共同印象就是性情爽朗率性、有強健的身體素質、極佳的運動能力與天賦的美妙歌喉,讓人容易親近、很好相處。然而,在時間的流動中,因外來移民閩、客、荷、日等政治、文化的入侵,人口退減外,文化也面臨適應與同化的衝擊。
原住民族的文化,是臺灣發展的根,是臺灣在地認同的深層底蘊。我們期待政府能重視原住民族的生活空間保護及生存權益保障,讓他們的歷史價值,能持續的關照每個人的心思,讓人們懂得惜福感恩,懂得尊重相容,懂得感謝這些原先在臺灣生活多年的族群所耕耘的點滴生命力。讓我們所有人透過認同及理解原住民族群的文化角色,拓展我們的前瞻視野,保護我們的歷史傳承,開拓我們的胸襟與深化真善美的價值,讓我們共勉之!


2021年3月3日 星期三

興德週報第823期

     §校長隨筆§

前幾天在報紙一隅登載了台北市校園內訂閱紙本雜誌與報紙的報導,大略是說台北市的民意代表希望在推動電子資訊化的時候,不要忽視紙本讀物的重要性。我們長年在學校推動閱讀,同時常常提醒家長試著在家裡進行寧靜式身教閱讀,一起幫孩子建立閱讀習慣,紙本閱讀是不可或缺的。
電子書由於有快速、簡便、經濟、隨手可得的優勢,在生活中已佔有一席之地,但紙本閱讀的功能仍然是電子書無法取代的。洪蘭教授是認知神經科學的權威,有關紙本閱讀與電子書閱讀的科學見解有獨到的看法,我試著整理如下,我們的大腦對於地點的記憶是不花力氣,登錄在基因上的。我們的祖先必須對地點記得很清楚才能生存下來,例如在這個地方有好吃的果實,明年此時再來就有東西吃;在某個河邊打水,差點被老虎吃掉,下一次就得換個地方。對於地點的資訊會自動和知識掛勾,也就是 what 和 where 是緊密連結的,它幫助我們記憶的產生。但是電子書的「行」和「頁」會不停地依照螢幕大小而改變,缺乏紙本的穩定性。讀電子書時,眼睛也容易疲勞,尤其螢幕小要不停的往下滑來顯現下面的文字,這對閱讀來說是一個干擾。閱讀和瀏覽在大腦訊息的處理是不一樣的,瀏覽是「掃描」,大略的看過去,坐著,躺著,站著都沒關係,因為只要知道內容而已。但是要讀到比較深奧的東西,例如『相對論』和法律條文之類,就必須坐下來好好閱讀。讀書是眼睛一邊讀,大腦一邊依照前文去預測後面應該是什麼,如果後面的字符合大腦的預測,眼睛便一路看下去,如果不符合,眼睛會立刻「回歸」到前面去看哪裡出了錯。如果沒有邊讀邊想,書的意義就不會進入大腦,這跟孔子說的「學而不思則罔」是相同的意思。我們有時讀書心不在焉,不專心,雖然已經看過了,但書一合上馬上就忘記這本書在講些什麼。電子書的壞處是它不太讓你想,有時因為設了節電模式,停下來一想螢幕就沒了,你也不能一邊想一邊去找前面的句子,因為地點改變了,這個回歸的歷程是不自覺的,如果用眼動儀來作閱讀的研究,就會發現眼球是不停的來回跳動,尋找前後文的呼應。雖然在讀電子檔時也會,但過程不像讀紙本書那樣完全自動化。
科技帶來便利,電子書在現代資訊社會有其價值與需要,但若手邊有一本好書、一份報章雜誌,好好享受紙本閱讀的樂趣,增加閱讀的效能,這是電子書無法取代的。
資料來源:
洪蘭,紙本閱讀樂趣大 電子書無法取代」,國語日報,20190507


2021年1月20日 星期三

興德週報第822期

    §校長隨筆§

學期即將結束,回顧去年整年,在全校師生與家長攜手努力下,又是興德國小豐收的一年。 我們爭取了 300 多萬的經費,辦理廁所修建工程,提供師生更好的生活環境。在學生學習方面:參加語文、繪畫、閱讀、科學、田徑、毽球等項目,獲獎連連,尤其是本校毽球隊今年更囊括全國與臺北市比賽多個項組的冠軍、亞軍獎項。我們是小班小校,但是小校志氣高,在德智體群美五育均衡發展的教育理念引導下,給每個孩子機會,給每個孩子舞台,從這些亮麗的成績也得到印證。我們的小朋友在各自的舞台上意氣風發,後面卻有一群熱情專業的老師默默支持教導,老師們的表現也不遑多讓,臺北市第 21 屆教師行動研究競賽榮獲乙組團體第二名、農藝薈綠屋頂連續四獲得特優;行政同仁兢兢業業,努力不懈,雅菁主任、哲賢老師與正翎老師分獲百大行政故事、體育衛生績優人員殊榮的肯定!
本校也從去年 9 月份開始,自一年級實施雙語實驗課程,以部定課程採主題式融入生活領域、健體領域及英語為主;未來至中高年級時,則加入自然領域、藝文領域以及閱讀課程。另運用彈性學習課程,進行一般英語教學以及跨領域英語課程。實施一學期來,孩子增加英語聽與說的機會,領域學習也不偏廢,家長反應良好,這要歸功於老師認真準備,用心教學。
這學期最重要的重頭戲便是辦理興德 60 歲的校慶,我們的孩子展現最棒的學習成果,贏得熱烈的掌聲,謝謝老師們用心辛勤的指導!謝謝家長會雅萍會長率領幹部與志工們,合作無間,創意與執行力令人驚豔。除了動態演出,近年來有社團學習成果,相關課程與活動也置入校慶元素,孩子的靜態學習也是精采萬分,有老師認真指導,教務處同仁發揮巧思規劃布置,幕前幕後相得益彰。成功的活動有賴學務處整合行政團隊縝密規劃穿針引線,才能互相補位,有條不紊,非常感謝行政同仁。謝謝興邦里守望相助隊協助巡守校園,師生好安心;謝謝楊文凱主任帶領研發處幫忙接待貴賓,協助校友與退休同仁茶會,尤其鄭芳枝主任擔綱主持主軸活動,帶動活動氣氛,功力一把罩,令人佩服。在天時、地利、人和下,煦煦暖陽為興德 60 周年校慶畫下超完美句點!
今早,雅菁主任也傳來令人興奮的喜訊,也是新年最佳禮物,臺北市國語數學與英語基本學 力檢測成績公布了,維持往年的好表現,國語數學成績超越全市與文山區的平均水準,英語也是明顯進步,追上台北市相同的平均水準,這表示除了各項多元展能好成績外,在基本學力方面,興德孩子是非常有競爭力的。在這份榮耀後面,其實是老師們汗水與心血的累積,同時也代表我們精進教學的策略不僅是正確,而且還能落實在教育現場中,非常感謝所有同仁的用心與付出,我們辛勤耕耘看到可貴成果,令人欣慰與感動。未來我們仍將努力認真,為孩子扎根,並提供孩子們多元適性的學習機會。新的一年,興德團隊仍然堅定共同攜手建構小而巧、小而美、既精緻又卓越的優質品牌,讓興德好上加好。適逢年末,祝福大家新年愉快,闔家平安,順心如意,扭轉乾坤好運來!

2021年1月13日 星期三

興德週報第 821 期

   §校長隨筆§

108 新課綱已實施一年多,其核心理念在培養孩子能夠成為自主學習的終身學習者,那麼, 孩子具備自主學習能力便成為關鍵。在課堂上,老師運用素養導向教學來引導孩子習得學習策略,便是邁向自主學習的第一步。寒假快到了,所謂的「寒假自主學習」恰可成為孩子的學習任務,讓孩子為自己的學習負責。
臺北市教育局於 104 年 11 月廢除行之多年的國小寒暑假作業實施要點,改以「自主學習」取代,當時充斥著許多疑慮與擔憂,引發社會熱議。最主要的爭議在於:家長不知如何幫助孩子規畫作業;不加以規定,在漫長假期中學生會無所事事;老師設計的作業活潑多元,對孩子也很好;弱勢孩子可能力有未逮。幾年下來,台北市學校也已習慣寒暑假的作業方式,但當時的疑慮在現在看來,仍有值得深思之處。
林玫伶(2018)認為,不是沒作業,而是讓孩子「自己」出作業。「自主學習」是讓孩子當學習的主人,自己決定學什麼、如何學,是學習權的轉移。學期間活動緊湊,趁著寒暑假少了課程進度的壓力,則是展現學習自主的大好時光!但孩子很少傾聽內在的聲音,即使知道自己可以作主,也不知道自己要什麼,所以老師的角色就顯得重要。老師會幫助學生找到適切的學習主題,包括「爸爸生日快到了,我想做手工餅乾當禮物」、「我喜歡變形金剛,想利用假期完成模型」、「我想讀完《哈利波特》,研究魔法師」或「冬天泡溫泉很舒服,想探討溫泉的功效」等,從日常生活中的事件來尋找主題,引發孩子的興趣,進一步才會想去探索、去了解。
長久以來,孩子一直都是被動式的吸收老師在台上所講,沒有學過如何做學習的主人,框框
拿掉以後怎麼辦,但這需要暖身與覺察。因此,老師與家長可以從引導式的問題開始,誘發孩子一起思考:自己想做的、自己很想做的、平常沒時間做的、有能力完成的、 對自己有幫助的、對別人有幫助的,然後綜合上述要項並舉實例給孩子參考,孩子會開始思索自己想學什麼。 要讓寒暑假自主學習能夠成真,打破自主學習「唱高調、難實施」的想法,可從:認識自主學習 → 學習自主學習 → 觀摩自主學習 → 回饋自主學習,展開一系列破冰之旅。所以,興德的孩子在寒暑假前,在老師指導下,要學習選擇主題,規劃學習的過程,知道如何記錄,可能遇到困難如何解決,最後說明自己的心得與感想;在完成寒暑假自主學習後,老師要搭設鷹架,指導發表的流程與內容,掌握表達的技巧,讓每個孩子都有機會發表與給予回饋,在班上或全校都是很好舞台。
有方法的引導孩子,可以讓學生意識到「學習權正在轉移」,絕大多數家長老師們,對「孩子該自主學習」的理念是認同的,只是對「小學生有沒有能力自主」掛個大問號?但如果「理念」是對的,那麼應解決的是「做法」,而非改變理念。
資料來源:
給孩子自主學習的機會「為自己」出寒假作業,林玫伶
未來親子學習平台,
https://futureparenting.cwgv.com.tw/family/content/index/10410,2018


2021年1月6日 星期三

興德週報第820期

  §校長隨筆§

全球疫情方興未艾,世界情勢與社會運作瞬息萬變,培養孩子具備分析情境脈絡,解決各種 複雜問題的能力將是未來重要的教育目標,可以預期將會更強調培育學生各種關鍵能力的「素養導向教學」,這當中包括解決問題、溝通協作、系統思考、策略規劃等關鍵能力。




在「系統思考----科學的平行世界在日常生活中」(2020)一文中提到,我們常聽到這種呼籲:「期待同學們不要頭疼醫頭腳痛醫腳,要對症下藥,有系統地解決問題」;或者「這個問題很複雜,環環相扣,是一個系統性的問題,不是單一個環節出了錯」;抑或是「那個市長的思慮不周延,思考的系統性不強」。這些例子都提到一個概念「系統思考」。那麼,何謂系統思考?科學如何建立系統思考?如何實際進行系統思考?

多數人的難題多半是實際困難的冰山一角,當「現象」出現時,大家總是急著解決眼前的問題,而往往忽略了整體的險境。如果有所警覺,當同一個狀況一再重複,大家就應該警覺這不是偶發事件,而是有可能因為連鎖、多重因素及結構性,造就了這個反覆發生的「表徵」。這種窺見整座冰山的穿透力以及完整的歸因邏輯,正是進行系統思考的啟發。
系統的組成,需要具體物件,物件彼此有關聯,且形成規則,這就是系統。

系統是有階層性的。大部分的系統都由更小的系統組成,也會連結到更大的系統。所以,舉個例子來說,當我們以人類社會為系統關照時,所謂的小系統(微系統),就是指家庭、學校或同儕團體建立的基礎系統,以此向上堆疊成中系統(社區管委會、學生聯合會),大系統,或超大系統(國家、聯合國)。另外,影響系統的外部單位,例如:家庭與學校就是外系統,對於個體是會間接產生影響的。而像政黨、公司與社會網絡等,也是大系統,這種系統則受社會文化、意識型態或價值觀宰制。在這個系統中,看的是個人的世界的穩定或變化程度。時間系統則是很特別的系統,在時間系統中,別具意義的日期會反覆不斷地影響系統,讓系統活躍,或者震盪,或者陷入集體的沉靜。例如:傳統節慶、神明的誕辰、戰爭紀念日或重大天災。

第五項修練的作者彼得·聖吉曾說:「系統思考將引導一條路,使人由看片段到看整體;從對現狀做被動反應,轉為創造未來,從迷失在複雜的細節中,到掌握動態的均衡搭配。」
系統思考的益處,是幫助人們面對複雜性的問題,見樹又見林,克服了盲點,而且可以進行正確的預測,實際的做法,就是結構化,結構化促進了系統思考,這樣做一是要防止分割思考,能注意整體思考;二則要防止靜止思考,強化動態思考;三更要防止表面思考,關注本質思考,應用結構化進行思維,是遵循著思維的生理性與思維的習慣性,讓系統涵蓋問題面,使問題迎刃而解。

系統思考是一種以終為始原則,在教育界最常見的整體思考法可以說是 SWOT 分析法,透過衡量自身的優勢(Strengths)、看清自身的劣勢(Weaknesses)、審視外部競爭上的機會(Opportunities)和潛在或現存的各式威脅(Threats),用以在制定未來推展部署策略前,對自身進行深入全面的分析及定位,這個分析法還是符應系統思考的參照全局,把邊界框出來,把合理的目標設定。

系統思考其實可以追溯到很早的時期,古代有這樣的民謠:「釘子缺,蹄鐵卸;蹄鐵卸,戰馬蹶;戰馬蹶,騎士絕;騎士絕,戰事折,戰事折,國家滅」見微知著,民間的市場缺鐵釘,竟可預測國家的安危,這是一種基於本質的思考,也是系統思考的呈現。

第五項修練的作者彼得.聖吉說:「瞬息萬變的世界裡,該如何掌握重要資訊?系統思考幫助你看清複雜背後的結構」面對疫情衝擊,人類生活產生劇烈變化,具備系統思考的能力,無疑是重要的關鍵能力之一。
資料來源:
系統思考----科學的平行世界,斑馬無上師
,http://jawjinn.blogspot.com/2020/03/blog-post_27.html,20200327